专栏名称: 中国计算机学会
中国计算机学会官方订阅号,为CCF会员及计算领域的专业人士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  ·  明白这4个人性,没人能拿捏你 ·  昨天  
高校人才网V  ·  海外优青 | 湖州学院诚邀全球英才加盟! ·  昨天  
高校人才网V  ·  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2025年度博士后招聘公告 ·  3 天前  
十点读书  ·  春节后最痛的感悟:千万不要轻易离职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计算机学会

CCF会士录 | 北大教授崔斌:与CCF同行:参与、奉献、成长

中国计算机学会  · 公众号  ·  · 2025-01-26 17:00

正文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设立会士制度,用于表彰在计算机领域有卓越成就或为CCF做出突出贡献的CCF会员。会士是会员在CCF的最高学术荣誉。

——《CCF章程 会士条例》



在CCF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无数平凡的志愿者,用他们的力量和无私奉献,共同构筑了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前行的CCF。会士,是CCF赋予志愿者最高的荣誉。他们中的很多人,都经历了计算行业的时代变迁,也同时见证了CCF的成长与辉煌。他们书写和传承着最动人的CCF志愿者精神。我们记录下他们的故事,希望从过往中找到能给予当下前行者更多力量的人和事,用至真的志愿者精神,以力量予光阴,以感动予岁月。




本期CCF会士:崔斌 北京大学教授



我于2006年入职北京大学,次年便加入了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自此便与这个充满活力与影响力的学术组织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过去近20年间,我在CCF的众多分支机构参与服务,包括YOCSEF、数据库专业委员会、专委工委、学术工委、青年工委、奖励委员会等。作为学会的志愿者,我见证了CCF的蓬勃发展与深刻变革,同时CCF也为我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在此,我想分享在学会中参与的两个主要机构的经历。


2008年,我北大的同事晓如(YOCSEF 2012-2013主席)引领我参加了YOCSEF的十周年活动。那可能是我在专委年会之外参加的CCF另外一种大型活动,YOCSEF展现出的活力、平等与创新精神让我深受震撼。我从未想到,国内竟有如此卓越的组织,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机制创新。此后,我深入了解了YOCSEF的历史与定位,被其独特的理念深深吸引。于是,在2009年,加入YOCSEF成为其中一员,并通过人生中的第一次竞选,有幸当选为AC委员(2010-2015)。


CCF YOCSEF是一个以活动为核心的组织,在YOCSEF期间我的重要工作就是组织前沿的报告会和有影响力的论坛。当时,社会计算和社交网络等新兴研究领域刚刚崭露头角,充满无限潜力。2010年和2011 年,我与刘挺携手先后组织了“社会计算”和“社会网络”两场学术报告会,2012年,又与文光共同策划了“社会网络深度分析” 学术报告会。 在那个学术活动相对匮乏的时期,我们的报告会聚焦热门话题,邀请了国内知名学者和企业专家担任讲者,每场活动会场都座无虚席,反响热烈,最多吸引了超过 200 人参加。 这些活动为国内相关研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


2010年CCF YOCSEF学术报告会“社会计算”


论坛是YOCSEF最具特色的活动,它为各界人士提供了一个思想碰撞的平台。2011年,我与明伟共同组织了 “高端人才引进计划的得失探讨” 论坛;2013年,与王涛合作举办了 “青年学者成长难在哪里?” 论坛;2014年,又和晓春一起策划了 “中国可以照搬美国的大学体制吗?” 论坛。这些论坛围绕大学体制改革、人才引进与培养等关键议题,邀请了来自大学、政府、企业和媒体等各界的精英人士,共同展开深入探讨与激烈争鸣。其中,“高端人才引进计划的得失探讨” 论坛邀请了李国杰和过敏意两位老师担任特邀讲者,中国青年报做了报道,论坛得到了很好的反响,后面还荣获了YOCSEF二十周年最具影响力论坛奖。这些话题即使在当下,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国家建设教育强国的征程中,它们仍是需要不断探索与改进的重要课题。

数据库专业委员会是我目前加入的唯一一个CCF专业委员会。经过YOCSEF和专委工委的历练,我在2016年参与竞选并有幸成功担任数据库专业委员会秘书长(2016-2019),2020年至今担任专委副主任。自2016年起,专委会明确了以两会(中国数据库学术年会、数据库战略发展 研讨会)、一刊(DSE期刊,Data Science Engineering)、一 校(中国数据库暑期学校)为工作重点,并严格遵循学会新的规章制度,对组织架构进行了优化调整。近年来,在专委会负责人和众多委员的共同努力下,专委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深入高校与企业,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致力于打造一个真正服务于会员的学术团体。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专委会不断发展壮大,影响力日益提升。

近10年来,我长期参与并重点投入的一项专委工作是DSE期刊的建设与发展。专委会前主任周立柱教授开创了CCF的先河,带领专委会创办了 CCF 首个英文期刊DSE,并担任首届执行主编(Managing Editor)。 此后,历届专委会主任杜小勇、李战怀、周傲英先后接过接力棒,担任执行主编,专委委员李建中、王晓阳教授两位专家则担任了前两届的主编。在这一过程中,我作为秘书长和副主任全程参与了期刊的发展,不仅在期刊第一期发表了论文,还先后担任了副执行主编、执行主编和主编等职务。在期刊发展的道路上,除了有众多资深专家的悉心指导与大力支持,数据库专委会的同事们也齐心协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DSE期刊不断取得突破与进步,先后被SCOPUS、EI、ESCI数据库收录,成功入选CCF C类期刊。如今,DSE期刊的年下载量已突破30万,2023 年SCI影响因子达到了5.1,在中科院期刊分区表中位列2区,同时也跻身SCI Q1区。未来也很期待在学会和国内相关领域学者的支持下,专委同仁共同努力,把DSE打造成数据领域国际领先的顶级期刊。

2015年DSE期刊签约仪式

2006年回国时,我对国内学术界了解甚少,是一名初出茅庐的青椒。在高校的工作岗位上,我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同时,加入 CCF 这个大家庭,成为一名志愿者,通过参与不同的服务工作,我不仅为学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也收获了宝贵的成长与进步。在YOCSEF,通过组织和参与各类活动,我结识了一大批来自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地域的优秀青年学者,他们中的许多人如今已成为学会和各分支机构的中坚力量;在数据库专委会,我有幸结识了本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的指导与帮助让我受益匪浅。

最后,我想真诚地推荐年轻的老师们积极加入学会,成为志愿者的一员。在CCF这个广阔的舞台上,我们可以通过服务他人提升自己,同时也能展现自己的才华与能力,让更多的人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帮助自己成长。我也衷心祝愿学会能够越办越好,给专委等分支机构更大的支持和自主权,办好学术年会和学术刊物,成为国际一流的学会,在推动我国计算机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


点击查看全部【CCF会士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