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证实,新型冠状病毒具备人传人的能力。
“有限人传人”
,指的是高度偶然的、不会多代传播的情况,通常只会发生个例传染,极少出现一个人传染给多个人的情况。
更危险的情况则是
“持续人传人”
。
一个宿主可传染多人,可多代传染。
举个例子,一位日本患者元旦在武汉照顾得了肺炎的父亲,遭受了感染。
他1月6日乘飞机去日本,6-10日在家养病,10日去了医院,16日确诊。
在16日之前,他接触过几百人,目前还没有发生传染。这就属于“有限人传人”情况。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高占成表示,根据现有病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
潜伏期平均在7天左右,短的在2-3天,长的10-12天。
如出现发热、干咳、呼吸衰竭、休克等症状,请及时就医!
从防微生物角度来说,
最佳选择是合规的、无呼吸阀的防颗粒物口罩
,但这种口罩佩戴时较为闷热。
如果仅仅是日常使用,不去医院等病原感染风险高的地方,则可以选择医用外科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的标准中,对细菌过滤效率和颗粒过滤效率也进行了明确的要求,虽然无法高效阻挡气溶胶,但能有效阻隔飞沫传播,作为日常防护已经足够了。
口罩除了要选对,还要用对。
仔细阅读包装上的佩戴方式,戴好后确认气密性。如果戴眼镜,镜片上出现雾气,那一定是口罩没戴好。
同为“密切接触者”,为什么到现在为止,缺乏防护的家人感染的病例数相对较少,反而是有防护的医护人员感染的病例数更多呢?
肺炎患者进行气管插管会产生气溶胶。
气溶胶的传染力是很强的,可以达到飞沫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很多患者本来不会把病毒传染给别人,插管产生气溶胶后,就可能造成传染。
由于插管都是在隔离区里进行,普通人感染的风险就会小很多。
这也是SARS发生时,医护人员感染占总病例数约1/3的原因之一。
可以这么说:
在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上,医护人员用生命组成的保护伞,保护了亿万人的安全。
“
超级传播者
”,简单理解就是传染能力超级强的个体,一位感染者就能够将病毒传播给很多人。
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出现变异或者适应人体的情况,导致病毒的传播能力增强。
一旦出现“
超级传播者
”,周围的医护人员也是最容易遭受成群传染的。
野味市场是疫情最先爆发的地点。
近来的几次冠状病毒严重疫情,都是通过其他脊椎动物感染人的。
目前看来,很可能是这样一种情况:
只有当所有病例都痊愈后,突变危机才能算大概率解除。
只有寻找到宿主动物,彻底整治野味市场这种疫情源头后,才有可能防止这样的疫情再度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