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养
以视频形式呈现优质育儿、父母教育内容,推荐高品质成长教育资源。助力中国新一代父母升级,由著名主持人周洲匠心出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个妈妈六个娃  ·  DeepSeek出现后,又一大批家长放弃了鸡娃 ·  昨天  
常青藤爸爸  ·  开学一忙,居然把这么重要的事儿给忘了…… ·  2 天前  
科学家庭育儿  ·  这种死磕面料的童装,我好担心以后就买不到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有养

胆小者也可入丨中元节你怕了吗?

有养  · 公众号  · 育儿  · 2019-08-15 14:00

正文


今天是中元节,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不写点与“鬼”有关的文章实在有违我们有养工作者的风格。

恰巧又在这时,有父母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询问孩子怕鬼怎么办。


前段时间,孩子和同学看了场电影,什么精灵2,回来说特害怕,怎么劝也没用。 好多天都不敢单独走夜路,关灯后会紧张紧紧抱着我脖子。

小侄女不知道从哪里听来了一串鬼故事,吓得不行,现在晚上不能一个人睡觉,白天也害怕一个人独处(视野里一定要有人才行)。

我弟弟现在12岁还是特别怕鬼怎么办? 和他解释过很多次他都不相信,就连早上起床都要人陪着,要不然就不去上学。

此时,我们有 养的专家团和小伙伴们当然要站出来帮父母解答下这个问题!

图源:《家有儿女》


1



不只是孩子,即使知道世界上没有鬼的大人 (理智上这样认为) ,也会怕鬼。

我这么大个人了还是怕鬼怎么办?小时候看过的恐怖片历历在目,晚上走夜路总觉得背后有人,晚上睡觉只要醒着把脚伸出被窝就怕得胡思乱想了,晚上宁愿憋着尿也不敢上厕所,路过寿衣店都会害怕。 我还有救吗?

——来自一个资深怕鬼人士的个人体验

图源: 《家有儿女》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怕鬼”的经历,纵使我们从小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鬼,但那冷不丁地从脑袋里面冒出来的可怕念头:



什么13层楼梯,什么床底下的手,什么电梯里的断头鬼,都还是能让我们吓破胆。 (有没有小可爱今天就不敢坐电梯了)

胆小如鼠的我,即使看个《寻龙诀》,一些稍微恐怖点的场景都能吓得我睡不着觉。

图源: 《寻龙诀》



2



当然,不乏一些脑洞大开的小主跳出来给广大怕鬼人士指点迷津:

一想到我万一被他们给吓得狗带,就一定要跟他们打一架的,气死我了,我被吓死的样子肯定比他们吓我的样子可怕,哼╯^╰!

我同学以前天黑不敢往小区里走,全程放着《 好运来 》和《义勇军进行曲》回去的,她说蛮有用。

每到晚上,钻回被窝,裹紧被子,心里默念,急急如律令,别来找我,保证灵!

图源: 《家有儿女》

其实,孩子来到世上,本不知道世上有“鬼”这种东西的存在 ,之 所以“怕鬼”,也是接受了家庭或者媒体所传递的信息:“鬼”是一种很可怕的生物。


若父母不用“鬼”来恫吓孩子、没有“鬼敲门”之类的民间传说、媒体所传播的“ ”也如黄百鸣主演的“开心鬼”那般可爱,孩子自然就不会怕鬼了!

图源: 《开心鬼系列》

从粉丝们的留言来看,这些怕鬼的孩子大都看了比较恐怖的影视剧,再加上有些孩子天生比较胆小,所以就有了怕鬼而不敢睡觉,怕鬼不敢独自上学这些让父母头疼的事。



3



那么,如何让孩子相信这世界上没有鬼,如何才能让他们不因“怕鬼”这件事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呢?

1⃣️ 其实,孩子怕鬼不是一个需要刻意去纠正的观念。

大多数孩子到了初中开始接触生物学、物理学、科学之后,认识就会很自然地发生变化。

现在这种情况,父母们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看像《寻梦环游记》这样比较温馨的动画片,引导他「你看,鬼也不一定都是坏的」, 帮他克服这种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感。

这里推荐一篇文章: 99%的成年人比孩子更需要死亡教育

图源: 《寻梦环游记》

2⃣️ 千万别强行解释「没有鬼」

学龄前儿童的大脑还在不断发育,硬件(大脑)还跟不上,所以父母最好不要擅自改变他们的软件(信息)。

此时,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塑造鬼不可怕的形象,就好像他们相信圣诞老人,这个可爱爷爷的存在一样。

图源: 《好运查理》

孩子的恐惧来自于没有安全感,所以父母要注意和孩子说话的分寸,帮助他面对恐惧,捋顺脑海中对鬼的想法。 说出来、画出来、编故事都是非常有用的方法。

3⃣️ 如果害怕的时间持续得很长,他可能就不只是单纯的怕鬼,而是整体的安全感出了问题。

与其给孩子讲道理,不如多陪伴,带他去一些不同的地方,给他讲故事、陪他做游戏,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感受到陪伴产生的安全感,慢慢地就不会那么害怕了。

图源: 《家有儿女》

根据世界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来说,4—8这个年龄段的思维常是「泛灵论」的—— 把一切事物都看成和人一样是有生命、有意识、活的东西。

因此,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才会常把玩具当作活的伙伴,与它们游戏和交谈。


所以此时,我们要解决的不是如何让孩子相信没有鬼,而是如何让孩子不再感到害怕。

图源: 《好运查理》

孩子不切实际的恐惧很多时候都是先天人格和早年环境基础的反应 ,例如安全需要没有被满足、社交困难、创伤性经历、游戏内容缺乏等等。

与其强硬地告诉他们“你长大了,不应该这么胆小”,不如在他们早年间就多陪陪孩子,给他们一个安全舒适的成长环境,这将会是最有效的做法。


留言区告诉我们你的问题,
说不定下次就会给你答案哟!

更多内容,点击查看,原创视频


推荐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