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
康德/报道
1. 抗PCSK9疫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内胆固醇
近期,生物技术公司 Affiris首席科研官Günther Staffler博士领导的团队研发出一款疫苗AT04A,成为
首款
能够激发心血管病小鼠模型产生抗PCSK9抗体的疫苗。这意味着,一旦PCSK9被清除,体内就会释放出更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受体位点,使得机体更快清除血液中“不良”胆固醇。
当该项疫苗注射至心血管疾病小鼠体内,总胆固醇量下降53%,对血管壁损伤系数下降64%,并且血管炎症反应水平下降21%。
此项研究发表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杂志上。PCSK9已成为心血管药物开发的热门靶点,目前已开发出针对这一靶点的诸多单抗。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该款疫苗正在进行1期临床试验,倘若其最终成功,将极大降低患者给药频率,易提高患者依从性。
▲抗PCSK9疫苗极大降低
小鼠LDL水平(图片来源:《European Heart Journal》)
2. 指南:健康脂类摄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发表在《Circulation》上的最新研究显示,受试者在饮食结构中,将饱和脂肪成分替换为多元或单一不饱和脂肪,其患心血管类疾病的风险会得以极大下降30%,且效果堪比服用他汀类降血脂药物。不过,来自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心血管疾病预防系Frank Sacks教授表示,
健康的饮食不仅需要限制诸如饱和脂肪在内的不健康成分,还需要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的健康食物,如果蔬、坚果和全麦等。
▲
Frank Sacks教授(图片来源: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官网)
3. 相关性研究:青光眼会是中风的风险因素吗?
近期,发表在《PLoS ONE》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ormal-tension glaucoma,NTG)患者,其患中风概率较高。此项基于上千名20岁左右NTG患者,并且上述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和脂类代谢紊乱等重大并发症也得以记录。通过对其进行长达20年随访后,研究人员发现上述NTG患者,其进展为中风的概率高于对照组6.34倍,并且,具有上述重大并发症的患者,其患中风的概率更为明显。
这一大规模、长时间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NTG是中风的风险性因素,对于新诊断为NTG的患者来说,需要对其进行早期中风疾病干预措施。
▲
入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并发症等统计学特征(图片来源:《PLoS ONE》)
▲
NTG患者vs对照组在中风发病率间的对比(图片来源:《PLoS ONE》)
4. 光敏感性细菌,在心脏不适时“救”你一把
近期,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Joseph Woo 教授提出一项创新型想法,将光敏感性细菌运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救中。在这项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Woo博士和其研究团队展示了将
Synechococcus
菌株注入小鼠受损的心脏组织内,在20分钟后,该受损部位的代谢活动得以增强,45分钟后,小鼠总体心脏活动得以提高。
这表明,该菌株在该部位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足够的氧气和糖分,对受损心肌细胞活动进行物质支持
。研究人员表示,在人体上进行该项成果转化还存在诸多难题,比如该项菌株的安全性、人体心肌组织相比更厚等。不过,此次初步临床前验证给予科学家以信心,其下一步打算在大型模式动物上进行假说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