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药渡
药渡以自有药物大数据为依托,对上市及临床在研药物、药物研究进展和重要药物市场商业动态作出信息整合分析,传递最新最快最具价值的药物创新一手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云南药品监管  ·  甲磺酸吉米沙星片说明书修订 ·  2 天前  
医药经济报  ·  e药房 | ... ·  3 天前  
Insight数据库  ·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大卖 293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药渡

管线还有希望,但公司已经倒闭了

药渡  · 公众号  · 药品  · 2025-02-08 07:30

正文


现金流问题似乎在成为许多Biotech公司需要注意的焦点。即便管线的数据看上去不错,但是融不到钱是硬伤。管线是还有希望的,但公司已经倒闭了。

近日,Viracta Therapeutics就面临这样一个处境,在其2月5日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中显示,公司董事会已于2月3日批准了关门决定。公司现正为其开发项目寻求潜在的战略替代方案。

管线机制

Viracta虽然是2015-2016年成立的,自身核心管线却来自于收购2000年成立的Chroma Therapeutics的早期研发产物口服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药物VRx-3996(又名nanatinostat)。

随后公司将其开发为“Kick and Kill”(激活与杀灭)策略,专门针对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这类在人体内具有潜伏作用的致癌病毒。EBV的原发感染通常发生在儿童期,首先发生在鼻咽,通常无症状;然而,以后的感染可能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一旦被感染,个体将终身成为病毒携带者,世界上超过90%的人口无症状地感染了EBV。

在Kick阶段,HDAC抑制剂可以改变染色质结构,激活潜伏的病毒基因表达,使病毒从休眠状态进入活跃状态。因此使用 nanatinostat 作为“激活”阶段的药物就能够激活潜伏在癌细胞中的病毒。

在Kill阶段,在病毒被激活后,就可以再利用抗病毒药物缬更昔洛韦(valganciclovir) 来清除被感染的癌细胞。作为抗病毒药物。缬更昔洛韦是一种前体药物,进入体内后会转化为更昔洛韦(ganciclovir),后者能够被EBV编码的胸苷激酶(TK)磷酸化,进而抑制病毒DNA的复制并诱导癌细胞死亡。

融资起点太低,烧钱速度太快

可以说,Viracta的目标是直指EBV相关的癌症。不过由于EBV相关癌种较为多样,实际临床管线开设时需要分为多个癌种。这使得实际管线开设时,加重了公司的资金消耗。

而同时,虽然公司看上去获得了多轮融资,但是等到实际2021年借壳上市时才发现公司账面现金才堪堪超过1亿美元,后面还需要借助硅谷银行和牛津金融5000万美元的信贷资金服务撑住场面。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家公司的资金那么少,但可以明确的是,在这种现金状况下根本经不起多临床开设的消耗。

如果说需要外部合作伙伴支援,Viracta确实在2018年时找到了信立泰,获得了1000万美元的股权融资,然而信立泰在2021年“退货”了,这可能说明信立泰也不看好Viracta的前景。

而直到三年后,这家公司才终于传出好消息,不过这可能为时已晚。

当时,该公司公布了组合疗法在21名EBV阳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患者中的2期数据。研究显示,总体缓解率(ORR)和完全缓解率(CRR)分别为33%和19%。在10名二线患者中,ORR为60%,CRR为30%。

这一数据促使 Viracta 全力投入 PTCL 的研究,停止了该疗法在实体瘤中的开发,并裁掉了当时约23%的员工。9月底发布的财报显示,公司账面上只剩下了2110万美元,2025年3月之前就会耗尽。

11月初,该公司做了最后的努力,继续进行第二轮裁员,这次是剩余42%的员工,依然试图力推PTCL适应症。

然而,这并不能挽救公司的财务状况。

到了去年12月时,公司彻底放弃治疗,停止PTCL II期临床,寻找探索性替代方案。

今年2月公司因为每股股价长期低于1美元而从纳斯达克退市,公司也失去了作为壳的机会,如今宣告关门也是在意料之中。

参考来源:

https://viracta.investorroom.com/2020-11-30-Sunesis-Pharmaceuticals-and-Viracta-Therapeutics-Announce-Definitive-Merger-Agreement


药渡媒体商务合作
媒体公关 | 新闻& 会议发稿
张经理:18600036371(微信同号)

点击下方“药渡“,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