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8月10日,彭博社就有消息称,海航集团将以每股3.89美元的价格向锦江国际出售丽笙酒店集团51.15%的股权;同时,锦江国际还将从海航瑞典手中收购另外18.5%的丽笙股权,进而达到100%控股。
一旦这笔估值20亿美元的交易顺利完成,锦江国际将凭借丽笙此前在北美及欧洲-中东-非洲部分的布局,迈出其国际化战略的新征程,并跻身全球前三大酒店集团行列。
10月中旬,丽笙酒店集团执行副总裁披露,该收购案将于11月7日完成。而此次丽笙酒店的信息泄露事件,就发生在交易的6天前。这不禁令人好奇,此番收购还能否顺利进行呢?
对此,陈翔表示,在这样的时间节点被曝光这样的负面新闻,难免有些“阴谋论”的意味。但飞宇并不认同这样的看法,其认为,从事前的沟通过程来看,这似乎已经是一场“板上钉钉”的交易;即便发生这样的事件,应该也不至于带来推翻交易的影响。
从海航方面来看,其急于出售资产的意愿已经十分明显,况且对方是具有国资背景的锦江国际。丽笙酒店集团的前身是卡尔森酒店,于2016年4月被海航集团收购后更名。而卡尔森酒店是美国最大的私营公司之一,覆盖多种酒店类型,在飞宇看来,丽笙酒店应该算是海航并购项目中比较优质的资产,此番决定被出售,或许也是希望能够卖得一个好价钱,因此海航轻易放弃的几率并不高。
从丽笙的角度来看,飞宇认为,正是因为其自身仍具备不错的发展潜力,面对海航如今的周转困局,换一个东家不失为一个更好的选择。
而从锦江方面来看,丽笙酒店作为未来可补足其国际化版块,尤其是提升锦江在美国市场的知名度方面,或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也有文章分析称,从20亿美元的收购价格也可见锦江在竞购者中的优势。
因此,飞宇认为锦江对丽笙的收购并不会受到实质性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10月31日晚间,上海锦江国际酒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减持:出售其所持有的长江证券、申万宏源、交通银行及全聚德等四家上市公司部分股权,预计会带来约12981万元的收益。
据悉,这已经是锦江股份在今年内第二次减持金融资产。3月份,锦江股份出售其所持有的长江证券股份1300万股,最终收益为7737.61万元。
对此,陈翔表示,虽然此前锦江先后大手笔完成多项收购,包括铂涛、维也纳、卢浮等多家知名酒店品牌,并表示出成为全球酒店行业巨头的壮志;但在后续整合的过程中,锦江却表现出了相对疲乏的姿态。在这样的情况下,锦江再次花重金收购丽笙,对锦江自身而言,确实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除此之外,锦江目前正在面临高负债的压力。有机构预测,如果此次顺利收购丽笙,锦江的负债率将达到80%以上。这也是陈翔不看好此番并购交易的原因之一。与陈翔态度类似的,则是资本市场的反应。今年7月开始,锦江国际旗下两支股票——锦江股份和锦江投资,基本处于跌停状态,市值跳水严重。有分析称,不同于以往并购则大涨的情况,两支股票的跌停似乎正在说明着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不看好。如此情况下,陈翔认为,此次交易的最大的变数或许在于锦江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