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宇宙解码
宇宙起源,黑洞,虫洞,多维空间,相对论,量子力学,地外文明,迷失古迹,不解之谜,科技前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宇宙解码  ·  关于鸡的10个有趣冷知识,你知道多少个? ·  2 天前  
科普中国  ·  什么是监督、非监督、半监督学习? ·  3 天前  
科学网  ·  《自然》(20250130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宇宙解码

公鸡为何在半夜打鸣?

宇宙解码  · 公众号  · 科学  · 2024-09-01 17:57

正文

公鸡深夜打鸣确实是件让人苦恼的事情,因为公鸡打鸣的声音非常的响亮,尤其是在寂静的夜里,会显得格外的刺耳,最关键的是往往一只公鸡打鸣后,会有多只公鸡紧随其后。但是,正常情况下,公鸡会在天亮之前的2个小时左右才会打鸣,为何会出现深夜打鸣的现象呢?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了解一下。

公鸡为何要打鸣?

公鸡打鸣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生物钟和习性 ,其中习性通常是指白天公鸡打鸣的现象,家鸡的这种习性是遗传自它的野生祖先红原鸡的,在野生环境下,红原鸡是典型的群居鸟类,在一个鸡群中,通常只有一只成年公鸡,剩下的都是母鸡,也就是说原鸡过着“一夫多妻制”的生活。

但是,原鸡的活动范围很广,在觅食时,成员通常是离得比较远的,此时就需要公鸡打鸣了,其目的是召集同伴。

除了召集同伴外,公鸡在白天打鸣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宣誓主权,公鸡也是有领地意识的,尤其是在繁殖期,公鸡白天打鸣的频率是比较高的,这并不是为了召集同伴,而 警告其他的公鸡“这是我的领地,不要过来”,这是避免同性打斗比较好的方式,而听到叫声的公鸡会根据其声音大体的判断一下对方的实力,选择远离或者打斗。

我们重点来说一下生物钟 ,生物钟就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它可以让生物的生命活动有节律性,所有的生物都具备生物钟,公鸡也不例外,它的表现就是 每天几乎都在黎明前固定的时间打鸣。

早在2013年发表在《现代生物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该论文的作者是两位日本名古屋大学的研究者,他们选择了40只30周龄的公鸡,并且将它们单独放在一个笼子里,之后放到一个光照12个小时的房间里一周,结果发现一周后,这些公鸡总是会在光照之前的2个小时打鸣(开灯)。

之后,研究者又将这些公鸡放到了24小时都处于黑暗的房间里,观察了两周,结果发现这些公鸡平均打鸣的周期在23.7个小时,不过在实验中,随着鸡在黑暗中待的时间越来越长,它们出现了明显的打鸣规律紊乱的现象。

这代表着公鸡在黎明前打鸣确实是生物钟控制的,而生物钟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好比一个人长期熬夜,昼夜颠倒,他的生物钟就会出现紊乱。而且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这一群公鸡中,第一个打鸣的公鸡总是固定的,这代表着公鸡打鸣是有等级的,叫的越早的公鸡地位越高。

小结:公鸡打鸣的因素很多,其中白天打鸣多是一种交流方式,而黎明前的打鸣是由生物钟控制的,而这种生物的形成与光线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研究表明公鸡在夜晚松果体会分泌褪黑素,褪黑素会影响性激素的分泌,当有了光明后,它们的褪黑素会被抑制,性激素开始大量分泌,此时它们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鸣叫,好像在说:终于天亮了,不用担惊受怕了。(鸡几乎没有夜视能力,在夜晚非常的紧张)

深夜鸡打鸣的原因

从鸡打鸣的习性看,它们是没有半夜打鸣的习性的,而且鸡是一种昼伏夜出的鸟类,它们晚上是要休息的,因此公鸡半夜打鸣是一种异常的行为,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有三个主要的原因:

第一:光照出现了问题 。这个原因我自己也亲身经历过,记得小时候,一个冬天,晚上爸爸起夜,以前我们这的厕所跟猪圈是一起的,所以为了方便晚上不至于“踩便便”,里面是有电灯的,结果就是那一晚上,我家的公鸡也是间歇性的叫。

当我爸去查看时,发现厕所里的灯忘记关了,而厕所门外就是鸡舍,显然是灯光刺激了鸡的松果体停止分泌褪黑素,让鸡以为是天亮了,所以才打鸣的。

第二:生物钟紊乱 。不节律的光照会导致鸡的生物钟紊乱,这一点从日本研究者的实验就可以看出来了,而如今即使在农村路上也有通宵达旦的路灯了,如果住户家离路灯比较的近,这样晚上充足的光照也会打乱公鸡原有的生物钟,从而出现半夜打鸣的现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