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特斯拉不放低身价回归现实,不迅速落户国产,最终丧失的将是市场机会。
上周
特斯拉
国产再起波澜,最终以两起声明而暂时平息,背后折射出的是,特斯拉与上海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
上海临港6月22日发布澄清公告:"本公司未与特斯拉公司进行过接触,亦未与特斯拉公司就其在中国建厂事宜有合作意向,并且未签署任何协议。"
紧接着,特斯拉方面又公开声明:“为更好的服务中国市场,特斯拉正与上海市政府探讨在该地区建设工厂的可能性。”
而双方发表声明的原因是,媒体纷纷报道特斯拉已经决定落户临港,并且已经与临港政府签约。
“特斯拉从两年前就将临港作为国产的选择之一,不过,因为开出的条件太高,上海市政府一直没有同意,所以才迟迟没有落实。”
6月22日,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落户上海,已经没有悬念,只是强势的特斯拉碰到强势的上海市政府,谁都不想轻而易举放低自己的条件,所有才会上演了这样一幕“国产乌龙”。
“两者的措辞并无矛盾。”几位接近上海市政府部门领导的相关人士均向智库君解读:“特斯拉的谈判方为上海市政府,而非上海临港,上海临港官方回应不知情,貌似在情理之中。”
另一位投资领域的专家也认为:“很多事情很难说,关键是后面的事实,如果最终还是落户临港,就要看看如何自圆其说了。”
实际上,特斯拉从一开始就不是直接与上海临港接触,而是直接与上海市政府谈判。之所以选择临港,一是因为土地问题,特斯拉在国内的国产项目,规模与美国内华达的工厂相当。
之前根据媒体报道,特斯拉在美国内华达州的超级工厂(Gigafactory)目前仍十分神秘,占地达1360万平方英尺,在其完全竣工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实体建筑结构体之一,将极大地提升特斯拉电动汽车的产能,而特斯拉对工厂要求的面积,也超出了上海市其他区域能给出的地块面积。
其二,上海临港招商由上海市直接负责,在特斯拉看来,直接对接上海市政府,政策会更好。也有消息称,特斯拉是在与上海浦东金桥开发区没谈拢后,又直接找的上海市政府,希望通过上海市政府,拿到最好的政策。
然而,接触两年来,特斯拉与上海市政府却迟迟没有签约,有消息称最主要的问题是特斯拉要价太高,上海市政府一直未最终答应。
在与上海市政府沟通的过程中,特斯拉落地国产的“绯闻”不断,其中闹的最轰轰烈烈的是去年3月份,疑似特斯拉落户苏州的“炒作”。
去年3月,一份疑似苏州市政府的“文件”在坊间流传,这份“文件”显示:苏州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周伟强定于3月13日上午9:00在市政府1号会议室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协调特斯拉汽车项目落户苏州的相关事宜,当然,最终此事也是以“谣传”告终。
当然,特斯拉方面也希望能够尽快找到合作伙伴,实现本土化生产。然而,特斯拉雷声大雨点小,落地国产拖延至今。
“特斯拉多头下注,试图获取最大的优惠条件,中方都想抢项目落户,但谁都不想当冤大头,特斯拉也在玩心理战,用此压彼。”汽车资深分析师钟师认为。
“上海毕竟是国际化大都市,地方政府也是见多识广,重量级的国际企业也见的多,所以也不可能轻易示弱,而这也是影响特斯拉国产进程的主要因素。”钟师认为。
实际上,现在急的反而不应该是地方政府而是特斯拉。“正如之前所沟通,到今年年底,我们的国产化计划将会更加清晰。特斯拉一直致力于深耕中国市场。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全球各地市场,我们也不断在全球范围内评估潜在的制造工厂的选址。尽管我们预计大部分生产仍将在美国完成,但我们需要设立海外工厂以确保更多的当地消费者能负担得起我们的产品。”特斯拉在声明中同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