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书店坚持以“人文精神,思想智慧”这一核心理念关注快速变化的时代,开拓思想空间,以书籍的出版与传播,将人们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汇合交流。我们为具有人文理想和文化追求的读书人出版图书。人文阅读、学术思想、文化艺术、大众新知,是我们的四个出版面向;我们秉持“新锐,一流”的标准,为读者提供多元的阅读服务。
与往年一样,我们从今年出版的三联图书中为读者朋友精选六十种,请投票告诉我们您的选择。
投票时间:12月13日-12月22日
点击
左下角
“阅读原文”,
可进
入投票页面
2019 年 度 十 本 好 书
入围书单(60种)
| 人 | 文 | 阅 | 读 |
ISBN:9787108066954 定价:298.00元
这部关于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著作,是李零研究中国史的延伸。与以往从希腊视角解读波斯帝国史不同,《波斯笔记》从中国与波斯比较的视角出发,换了个方向看波斯,也换了个方向看西方、看世界,用“我们”的眼光重新审视东西之争和世界历史。
作者系统详实地整理了波斯帝国的历史,全面地比较古代中国与波斯帝国的方方面面。全书分为上下篇,上篇十章为“历史—地理篇”,有关波斯帝国的政治、疆域、制度、宗教,下篇十章为“考古—艺术篇”,介绍宫殿、石刻、艺术品、博物馆文物。此书为我们看待欧亚大陆两千年以来的文明进程开启了当代中国的全新视野。
除了研读大量的著作资料,李零还前往伊朗考察三次,每次都有摄影师随行,拍摄了许多令人赞叹的资料照片。这些照片,不但在视觉上有震撼人心效果,而且以其资料的完整性,做出了当代中国域外考古、考察的非凡贡献。
【相关专题】
李零:不要用一把尺子量天下
红军长征记
原始记录
刘统 整理注释
ISBN:9787108064721 定价:86.00元
《红军长征记》是毛泽东同志1936年组织编写的长征回忆录汇编,其底本是《西行漫记》的重要资料来源,是有关长征的最原始记录。
回忆录中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不仅体现了长征过程的艰辛,也记载了沿途的地理、气候、民俗、生活、交通等多种情况,是研究长征历史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
【相关专题】
刘统 |《红军长征记》的价值在于历史的真实
费孝通晚年谈话录
(1981-2000)
张冠生 记录整理
ISBN:9787108064165 定价:88.00元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的时间段为1993—2000年,为张冠生跟随费孝通时,亲笔记下了费老当时的一言一行;第二部分的时间段为1981—1999年,为费老生前陆续交张保存的一些谈话录资料,不是张在现场记录整理出来的文字,但亦为费的“晚年谈话”,具有史料价值。
全书费的语言简淡而意蕴深远,真实地记录了费于近二十年时间内,不知疲倦地奔走于大江南北、老少边穷之地,他的足迹遍布除西藏与台湾外的全国各地。可这一切不是流于表面的官员视察,而是真真切切的调查,并希翼从中找问题、想办法,为老百姓找出路,真实呈现这位大知识分子救民济世的赤子情怀。
全书还记录了费对中国文化与中国现代历史的纠葛、对于中国农民问题、对于中国文化如何自觉的思考,对于学术生命的延续、做学问与做人,以及对于反右、“文革”等问题的独特思考。
费孝通先生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极为少见的具有自己学术理论语言的学者,他在官与学之间的经历也给他的谈话带来许多值得后人认真思考的空间。此书即为这样一本充满费氏语言特色、令人捧卷深思的著作。
ISBN: 9787108064080 定价:68.00元
《大明》是一部具有创新性和可读性的历史读物,通过丰富的图像和实物材料,呈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高峰——明朝。它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帝王的更迭,没有面面俱到介绍明朝的人物和事件,也没有大轮廓地勾勒明朝的兴衰,而是为现代读者进入明代历史提供了一组新颖的切入点:有关动与止的观念,有关文字书写的位置和特色,有关娱乐、暴力和年龄的观念……甚至讨论明代灭亡之后的“明代”,即明代的图像和物品是如何被重新编排、重新想象的。作者通过强调同时期中国与亚洲其他地区的相动往来,挑战了明代中国固步自封、孤立于世界其他文明而存在的观点。
书中运用的插图资料选自世界范围内的公私收藏,既有大量书画、瓷器, 也有兵器、家具、服饰、货币、丝织品、书籍印刷品,用以阐明明代艺术与文化的多样性。作者还广泛考察了现代的影像和创作资源。明代作为中国文化资本的宝库,一再被加以阐发和利用。《大明》为所有中国文化史的研究者、与早期现代世界领域相关的历史学家和艺术史学者,以及对中国历史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了多种多样富于启发的素材。
本书源于作者柯律格2004年在牛津大学所做的八次“斯莱德美术讲座”。作者的目标是震撼西方的听众,让人们抛掉心中可能有的对明代中国的成见,尤其是那种认为明代中国在本性上静止不动而且尘封闭塞的看法。事实上,明代产生的图像和物品极具多样性和复杂性,包裹在各式话语之中,为后人探究明代的社会生活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可能。
【相关专题】
“乐而忘世”:古时贤者的“幽居乐事”
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
巫鸿 著
ISBN:9787108063465
定价:168元
艺术史研究中长期以“仕女画”或“美人画”来表述以女性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但这样的术语不仅相对晚出,在形成过程中还带有一定的画科定位和评论取向,也无法囊括所有围绕“女性”产生的绘画作品。本书中,巫鸿先生提出了“女性题材绘画”这个概念,并引入“女性空间”作为讨论的核心,意图把被孤立和抽出的女性形象还原到它们所属的图画、建筑和社会环境中去。
围绕“女性空间”,作者梳理了从战国到明清各个历史阶段中女性主题绘画的发展状况——从武梁祠的列女画像砖到南北朝的《洛神赋图》,从青楼名妓的自我表现到展现理想化美人的《十二美人图》,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女性”在各种绘画场景和时代中的不同呈现,重构其所从属的原作;结合艺术评论、时代背景等因素,深度挖掘作品背后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的相互影响,进而思考女性题材绘画在社会、宗教与文化环境中的意义。
胡天汉月映西洋
丝路沧桑三千年
张国刚 著
ISBN: 9787108064035 定价:72.00元
“丝绸之路”内涵广阔,是前近代亚欧大陆的最大通道,连接着历史上各重要文明地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在东方文化与异域文化相互碰撞与交融的过程中,激发并形成了更加灿烂的多元文明。本书从历史与文化视角,重点讲述上古、汉—唐、宋—明、晚明—清中叶,“一带一路”的历史演进。透过人物、事件、器物、艺术诸方面,深入阐述文明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了解中国文化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和影响。
中国文学思想读本
ISBN: 9787108063281 定价: 128.00元
宇文所安在耶鲁大学讲授中国文学理论期间编选、翻译和评注的中国传统文论经典读本,所涉作品从先秦早期经典,到著名的《诗大序》《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二十四诗品》《六一诗话》,直至清初王夫之和叶燮几近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思想”。
作者以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的诗学传统为参照,通过英文翻译和文本解说的方式,为读者梳理和阐发了中国文学思想的渊源、特征、核心观念与发展脉络。对文本的精细解读和中西传统互参互照的独特视角,使本书独树一帜,成为东西方读者阅读和了解中国传统文论的必读经典。诚如乐黛云先生所言,“《中国文学思想读本》是中西文论双向阐发,互见、互识、互相照亮的极好范例”,虽以文本解读为形态,但本身也是一部极富创意的理论之作。
【相关专题】
宇文所安:《二十四诗品》的“玄妙”与“微妙”
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
王德威 著
ISBN: 9787108064479 定价: 65.00元
20世纪的文学与文化史,基本被“启蒙”与“革命”两大现代性范式所主导。本书另辟蹊径,一方面通过抒情话语对此两大范式重做检讨;另一方面则对“抒情”做系谱学阐释,认为西方美学话语和中国传统诗学,共同铸就了抒情现代性从古典过度到现代的艰难途径。
作者细致分疏沈从文、林风眠、台静农、费穆、梅兰芳、何其芳、冯至等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他们如何在20世纪中叶那个革命的“史诗时代”,以自己的才情和思想乃至挫败和苦难,与时代相撞相生,共同谱就了令人嗟叹回味的“抒情声音”。
第二个经典时代
重估唐宋文学
吕正惠 著
ISBN: 9787108063175 定价:49.00元
本书将唐宋文学放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大脉络里进行重估,也对很多具体问题提出了耳目一新的见解。比如李白能够写出了简洁鲜活、明朗自然的诗句与他的异族身份密不可分,激昂旷达的盛唐诗风与武周革命彻底改变了朝廷选拔人才的方式有关。相较被简化的“唐诗宋词”,作者特别强调了古文与宋诗。它们使士人摆脱了出身门第的束缚,更加看重内自我的人格实现,表现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对宋以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ISBN:9787108066268 定价:40.00元
北大哲学系教授吴飞最新作品,从哲学角度解读刘慈欣的《三体》。全书围绕《三体》三部曲层层推进的情节设计,分别从生命与人性,死亡与不朽,社会契约与差序格局三个维度解析这部宏大史诗,认为《三体》诉诸的终极问题是“生命”,全书的关键词是“宇宙很大,生命更大”。因此尽管小说贯穿了“黑暗森林”理论和“既没有物理学也没有神学、自然与道德彻底虚无”的“宇宙社会学”,但《三体》的全部指向则是在这暗无天日的宇宙中找到意义。因此,小说虽然始终围绕着黑暗森林中的生存问题展开,却始终没有脱离美好生活的主题;三体危机的实质,即是在黑暗森林中无处不在的死神面前,思考生命的意义。
作者认为,《三体》以天才的想象力,构建了一部恢宏壮阔的宇宙史诗,其中有着人性的真实、文学的真实和哲学的真实。“刘慈欣在生活经验和文学写作中对这些重大哲学命题的探讨,远远超过学院中的许多哲学工作者。这部史诗使以前停留在哲学层面上的东西突然变得很现实很具体了。”
【相关专题】
ISBN:9787108066657 定价:38.00
赵汀阳的最新“思想小品”,一个“实验性的文本”,由三篇长文构成,分别是《历史为本的精神世界》《山水是大地中的超越之地》和《渔樵为何论古话不休》。作者以一种“哲学与诗”的方式来论述他的历史哲学和对中国文明的基本理解:历史乃中国精神世界之根基,中国文明之所以始终以历史为本,在于把历史变成了方法。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密码或关键意象是山水和渔樵耕读。作者尝试提出一种“渔樵史学”,认为虽然在学术性、丰富性和可信性上远远不及以司马迁为代表的太史公传统,但渔樵的论古方式提示了一种不可替代的、有着形而上深度的历史方法论,尤其与一种文明的生死问题密切相关。
人之追问
来自史前考古学的思考
陈胜前 著
ISBN: 9787108064295 定价:38.00元
直立行走和狩猎为何成就了人类?从狩猎- 采集到农业产生,人类在演化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什么转折事件?战争如何影响人口变化?……史前考古学家研究人类超过99%的历史,本书探讨了现代人起源演化中的生计策略和文化适应,从各个细微方面体现了考古学的洞察力。
“逄先知文丛”四种
《伟大旗帜: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
ISBN: 9787108059475 定价: 54.00元
本书为“逄先知党史论丛”中的第一部,这是作者参加毛著、毛年谱、毛传编撰工作中写的心得体会文章和几次毛泽东思想研讨会上做的报告和讲话。这些文章、报告和讲话,着重介绍毛著、毛年谱、毛传,强调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论述毛泽东的历史功绩,以及如何看待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等,是作者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成果。这是作者多年来理论工作的集中体现,适合党史研究者和感兴趣者阅读。
《光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ISBN: 9787108059468 定价: 34.00元
《光辉道路》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要介绍邓小平著作和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共十五大定名为邓小平理论)。其中一个内容是阐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强调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了,就可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任何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割裂开来、对立起来,都是错误的。在文集其他部分的文章中,也讲到了这个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继邓小平理论之后,经过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关键在党:党的建设与党的历史》
ISBN: 9787108045850 定价: 38.00元
《关键在党》谈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党的历史。这一部分是以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讲话精神为指导,论述党建与党史方面的一些问题。这些文章主要是回答: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等等。
《怀人说史
》
ISBN:9787108059482 定价: 39.00元
收集了作者缅怀田家英、胡乔木、胡绳三位领导同志和好友龚育之的纪念文章,其中《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是纪念田家英的长篇回忆文章,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的思想变化,以及这一期间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历史命运。《我所了解的胡乔木同志》是作者在胡乔木诞辰八十二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发言,收入文丛时做了大量补充,所增内容均从作者笔记本中摘录,为当年胡乔木同志同作者或相关同志的谈话记录。
另外,根据原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五位老同志的座谈情况和一些知情的老同志提供的回忆材料,由作者执笔整理而成的《揭穿〈戚本禹回忆录〉中的谎言》一文,作为附录收入。
全书叙述平实、客观又充满情感,以亲身经历和档案资料为依据,客观呈现了田家英、胡乔木、胡绳、龚育之等党内高级大知识分子的工作作风、道德品质,以及高深的理论修养和厚重的史学功底,对于当代史研究者、党史研究者和党员领导干部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香港政制发展历程
(1843-2015)
王凤超 著
ISBN: 9787108064363 定价: 45.00元
作者从事香港工作二十余年,主要工作领域即为香港政制发展,参与过中英双方关于香港问题的有关谈判,对香港政制发展的来龙去脉,有深入了解,并能做出透彻的分析。书中将香港的政制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1843-1985年,是香港政制发展漫长的停滞期;1985—1997年,是匆忙的政改期;回归以后至今,是政制发展期。
作者利用包括中英之间政府文件、历史档案等资料,系统而清晰地介绍评介了香港政制发展的历程,重点在于1985年以后的中英关于香港政制问题的不同立场及其在中英谈判中的表现、香港回归后特首和立法局等选举过程中涉及的重大政制问题。
本书是目前系统了解香港政制发展的首选图书,对了解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近代日本的亚洲观
[日]子安宣邦 著 赵京华 译
ISBN:9787108066169 定价:49.00元
在《近代日本的亚洲观》中,子安宣邦集中考察了东洋、亚洲和东亚这三个概念的历史发生轨迹。特别是对其中的“东亚”概念如何在20 世纪初的日本,从文化概念逐渐转化为帝国地缘政治话语,而由日本首先提出并流通于该地区的历史过程,进行了知识考古学式的清理和解构分析。本书不仅重建了“东亚”这一概念的思想史,同时也密切关注当下知识生产并与其进行对话和辩驳。
基于学理考据而积极参与话语实践,是本书最突出的特色。通过阅读本书,中国读者可以了解近年来的日本思想界、知识界,乃至日本社会对于“东亚”这一曾经具有特定历史、思想和政治内涵的概念有着怎样的理解,这个概念又有什么样的思想史传承。战后七十年的今天,这些问题已经得到彻底思考,还是仍然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这些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也是可以通过本书得到一个脉络清晰的基本认识的问题。
【相关专题】
子安宣邦:昭和战争是明治维新的最终结果
中日间的思想
以东亚同时代史为视角
ISBN: 9787108064417 定价: 68.00元
本书旨在构筑思想、文学上的中日同时代史。上编以日本与亚洲—中国的相互关联为主要议题,下编以中国与亚洲—日本的彼此互动为讨论对象。这样的结构安排,目的在于努力实现中日间你来我往的“思想连锁”。
书中的“亚洲”,既是作为思想传播媒介的实体空间,也是方法论视角上的想象空间。正如我们不能在一国内部讨论近代历史一样,中日间的思想、文学也需要在广阔的亚洲空间下叙述。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西方现代化理论出现以来,中国学界受其影响形成了从西方或日本的“冲击”下来思考二十世纪中国问题的思维定式。中日同时代史的建筑,则是要改变这种状况,还原二十世纪东亚思想、文学的历史原生态。
| 学 | 术 | 思 | 想 |
ISBN: 9787108061935 定价: 165.00元
宿白先生是中国佛教考古的开创者和权威,《中国石窟寺研究》这部书正是他在石窟寺考古方面的典范性研究。本书一共收录了二十三篇文章,主要是宿先生从50年代起陆续写就发表的,内容包括对克孜尔、敦煌、云冈、龙门等著名石窟的造像形象、窟龛形制、艺术风格进行的比较分析,进而确定各窟的开凿年代、发展变化、阶段特征等,用语科学谨慎,论断明晰有力。
宿先生的石窟寺研究不仅长于考古方法充分、科学利用,更善于把考古事实与文献材料、历史宗教结合在一起,这种研究方式不仅开创了历史考古学的研究道路,也充分体现出人文性和综合性。也正因如此,《中国石窟寺研究》虽然是以石窟寺为主要研究主体的,却能也在各个方面渗透出历史、文献、宗教、版本等方面的知识。
《中国石窟寺研究》曾于1996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这次三联的再版是作为“宿白集”中的一种推出,旨在向学界整体呈现宿白的学术成就,亦能满足一般爱好者对于考古知识的需求。
海昏侯新论
辛德勇 著
ISBN: 9787108066206 定价: 66.00
《海昏侯新论》是《海昏侯刘贺》的姊妹篇,也是它的进阶读物。
结合不断刊布的海昏侯墓文献、文物,作者依据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对《海昏侯刘贺》中未及详论的内容以及存在争议或者新思考的问题,诸如“海昏”名称的涵义、刘贺墓园的平面布局形态及其与汉长安城平面布局的关系、墓室出土《论语》残简的文献学价值、所谓“马蹄金”的政治文化意义及其与秦汉间金币形制的关系等进行深入探究,希望在社会文化和学术研究两方面都能够对海昏侯相关问题的研究有实质性意义的推动。
古欢
黄易与乾嘉金石时尚
薛龙春 著
ISBN:9787108065711 定价:82.00元
人称“司马小松”的黄易(1744—1802),不仅是书法、篆刻和绘画上成就卓越的艺术家,同时也是清代最重要的金石学家之一。黄易的访碑、拓碑活动,在嘉祥重新发现并就地复建武梁祠;其首屈一指的拓本征集并通过刊布、题跋等等,三十年间,积五千件拓本的收藏,使得他成为乾嘉金石学中最为活跃的关键人物,为后人留下了《小蓬莱阁金石文字》与《小蓬莱阁金石目》等著作。
本书从黄易发现武梁祠入手,展开对乾嘉金石活动的生动记述。在“金石亦时尚”的潮流中,翁方纲、王昶、钱大昕、孙星衍、洪亮吉、瞿中溶、阮元等众多学术精英,散布各处的地方官员与雅嗜金石的布衣学者,各以友朋的身份纷纷登场。
作者以清代金石学家黄易为中心,围绕金石收藏的信息渠道、征集网络、回报方式、藏品的经典化策略,以及金石学共同体的形成等等,重构了乾嘉金石学的社会生态样貌。
封扉书名题字为黄易手迹;封底印章为邓石如铁笔。
【相关专题】
武梁祠的发现与乾嘉时期“访碑第一人”黄易
汉语的意义
语文学、世界文学和西方汉语观
ISBN:9787108062864 定价:52.00元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对汉语的认识构成了西方现代知识的一部分。本书从世界文学的思想谱系出发,论述了语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主要考察西方汉语观形成、发展、传播和扩散的过程及其在思想史上的意义,尤其重点关注它在西方思想史内部的承续,以及对现代中国语言、文学和思想的影响。通过将西方汉语观与中国语言文字改革运动联系在一起,作者发掘了现代语言思想和知识话语体系之间的联系,说明中国语言改革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并不是孤立的、完全本土化的社会实践,而是具有世界意义的现象。汉语成为西方现代学术与现代中国文化之间接触的纽带和媒介,这就是“汉语的意义”。
【相关专题】
五四文化精英为什么激进地反对汉语?
ISBN: 9787108065223 定价: 38.00元
通过对中国深圳、东莞和广州266名农民工的深度访谈,本书描述了中国的城乡迁移对家庭和性别关系的改变。而这一探讨,是通过聚焦于男性和男性气质的改变来完成的。
作者在书中展示了这场始于三十多年前的大规模城乡迁移是如何重塑男性农民工作为爱人、丈夫、父亲和儿子的角色的。在这场为了生计的“搏斗”中,男性农民工做出了“男性气质的妥协”:他们通过在夫妻权力和家务分工中做出让步、重新定义孝顺和父职等方式,努力维护着家庭中的性别界线和他们在家庭中的象征性的支配地位。这些男性农民工及其家庭的故事,也揭示了中国经济改革、现代化和社会转型的另一个侧面。
本书荣获国际社会学协会移民研究2018年度最佳图书奖 (International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RC31 Sociology of Migration 2018 Best Book Award)
【相关专题】
城乡迁移,为何改变了男性不从事家务的传统?
公共的男人,私人的女人
社会和政治思想中的女性
ISBN:9787108064219
定价:
49.00元
男性与女性,公共与私人,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中两对相互对反又极具张力的关键词。本书的上半部,作者细致分疏了西方传统思想与女性思想之间的关联,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圣·托马斯、马基雅维利、卢梭、黑格尔、马克思等学者在此问题上的看法——恰恰是这些思想资源,构成了20世纪以来激进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精神分析等女性主义流派的存在前提,而这也是本书下半部的着力所在。在呈现社会与政治思想中女性历史的同时,作者针对七八十年代美国社会的政治冷漠与女性主义的极端激进,进行了深切而痛彻的反思。这种“反思”,对中国当下的女性问题来说也正是必须的。
美国社会科学的起源
[美] 多萝西·罗斯 著 王楠 刘阳 吴莹 译
ISBN: 978710806定价: 65.00元
本书将美国的社会科学话语置于美国文化、政治与制度语境中,深入分析自美国重建时期至经济大萧条前夕塑造美国社会科学学术传统的基本意识形态假设:美国例外论。例外论观点认为,美国基于其共和政府和广泛的经济机遇而在世界历史中占据特殊地位,可以避免欧洲面临的历史变迁、大规模的贫困和阶级冲突等问题。然而,内战经历、迅速的工业化以及宗教承诺的衰落带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民族危机,迫使美国不得不面对现实与观念的历史变迁。美国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正是诞生于这场危机,它们的发展正体现了保留例外论理想的利益对这些历史变迁的逃避和驯化。作者向我们展示了每一门社会科学学科在发展自身知识传统时,如何对历史意识、政治需要、职业结构以及可利用的科学概念做出反应,如何以自然科学而非历史学为基础建立模型,并嵌入自由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之中。
ISBN: 9787108065773 定价: 72.00元
“神学”发端于12—13世纪人们探索宇宙奥秘的乐趣,本是为超自然知识领域保留的术语。但在16—17世纪,大量自然哲学家和世俗人对神学经典论题的讨论,使得科学与神学以全新的方式结合在一种话语模式中,“神学关切以世俗化的术语表达,而科学的关切则以神学术语表达。神学与其他科学几乎成为同一个领域”。由此形成了一种看待神圣事物的独特方式,即“世俗神学”。后者虽然只短暂存在了一个世纪,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神学与科学的想象》是犹太思想史家阿摩斯·冯肯斯坦一生阅读与思考的结晶。全书细致考察了早期现代科学理念在中世纪的形而上学基础,讨论16—17世纪的“世俗神学”对后世科学、社会学与历史观念的影响。作者以独到的问题意识和视角,将人们耳熟能详的各个思想史片段整合为一幅全面的思想史图景。
人性的西方幻象
[美]马歇尔·萨林斯 著 王铭铭 编选
赵丙祥 胡宗泽 罗杨 译
ISBN: 9787108063144 定价: 42.00元
本书精选美国著名人类学家萨林斯的三篇论文,由王铭铭教授选编。
《关于资本主义的诸宇宙观》为萨林斯在拉德克利夫-布朗讲座的演说,关注的是太平洋群岛及其近邻亚美大陆的人民如何以互惠方式改造了资本主义的“冲击”,西方物品和西方人如何被整合成了本土权力。
《甜蜜的悲哀》这篇长文的主题是启蒙运动以来出现的西方经济行为模式背后的远古宇宙观背景,萨林斯力图通过此一探讨反思在人类学界以至整个西方社会科学界中长期处于支配地位的主要论点,如“罪恶”“需求”“权力”“秩序”等。
《人性的西方幻象》指出两千多年来西方人一直被“人性”的幽灵困扰:人是被迫受制于自身兽性的奴仆。萨林斯认为这种观念不过是一种幻象,这一幻象同样起源于文化,而通过修昔底德、霍布斯和约翰·亚当斯之间有趣的政治哲学关联,我们可以勾画出西方人在解决人性本恶这一基本命题过程中发展出来的独特形而上学。
儒学美德论
陈来 著
ISBN:9787108065452 定价:68.00元
本书是作者有关儒家伦理与美德伦理的研究,也可以说是以追寻美德为中心的中国伦理研究。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关注公德与私德问题,是美德研究在一个特定领域的讨论,通过梳理近代以来公德—私德的起伏变化,揭示出中国当代道德困境的根源和出路。下篇主要关注美德伦理,从孔子、孟子、战国早期一直到冯友兰、冯契,作者检视了儒家伦理与美德伦理的关系,辨析了两者之间的异同。
全书的核心关切是把握美德伦理研究中的中国问题,证明儒家伦理的现代意义,寻找中国道德思想的出路。
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
邓晓芒 著
ISBN:9787108062468 定价:69.00元
“哲学史方法论”是武汉大学哲学系三十余年来的经典课程,由哲学系老前辈萧萐父、陈修斋、杨祖陶等人创立。该课程的学术信念是,按照德国古典哲学的传统,把哲学史和哲学看作是一致的(即历史和逻辑的一致)。作者在授课过程中将这一古典哲学传统与西方现代哲学,特别是胡塞尔现象学的新思路进行了融合,并致力于使学生们意识到,现代西方哲学并未与“古典”哲学脱离,而恰恰是它的存在使古典哲学中的精华得以展现自身生命的全部潜能。本次再版,作者对全书进行了整体修订,并补全了原“第十三讲”中未完成部分,使讲稿拥有了更完整的面貌。
“山中”的六朝史
ISBN: 9787108066671 定价:52.00元
在六朝江南社会,“山中”这一地理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迁。随着佛教山寺的兴起、道教洞天体系和山中修道的宫观化,一些山岳成为寺馆集中的宗教圣地,江南山岳完成“名山化”的过程,文化景观呈现出独特的面貌和地理格局。作者立足山岳,全面搜集正史以外的宗教文献、文学作品、石刻史料等,打通佛道二教,透过若干个案的“深描”,细腻地展现了山岳历史自身的发展脉络(从山神祭祀到佛道寺馆的过程),佛道与民间信仰在山岳中活动的复杂关系。名山,特别是江南洞天福地的出现与山中景观的变迁,因此得到了鲜活而饱满的解释。六朝时代,乃至秦到隋唐历史演进的丰富内涵与时代意义,从而更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关专题】
想象中的神仙洞天,与山中道馆的空间分布关系如何?
礼仪下乡
明代以降闽西四保的礼仪变革与社会转型
ISBN: 9787108065902 定价: 65.00元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共十章,以闽西四保村落群为个案,在广泛搜集和深入解读实录、政书、方志、族谱、仪式文献等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历史学、人类学与宗教学研究方法,侧重从礼生及其礼仪、宗族与祭祖仪式、乡约组织、神庙与神明祭祀等方面,探讨明初以降儒教礼仪步入乡民生活的历史进程及其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尼克松录音带:
1971-1972
(上下册)
[美]道格拉斯·布林克利 [美]卢克·尼切尔 编注
张静 校译
ISBN: 9787108065865 定价: 128.00元
1971 年,在自己第一个总统任期里的尼克松决定在白宫的主要场所及电话线上安装声控的录音设备。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此事。这一决定的直接结果是超过3700 小时的“尼克松录音带”。
本书内容即根据解密的录音带整理而成。通过这些录音,我们可以知道尼克松在他最重要的事关重大国际关系和国内问题的私下谈话中都说了哪些实话——与苏联人的争斗和谈判,与中国(包括台湾地区的)的关系,越南战争,印巴战争,金本位制的终结和总统连任竞选;当然,录音中也包括了尼克松对甘地夫人、泰德·肯尼迪(Ted Kennedy)、亨利·基辛格和犹太人、同性恋者以及其他人说的“坏话”。
《尼克松录音带》是了解美国总统在现实中如何决策以及他的真实想法到底是什么的绝好材料。
何为“成田”
战后日本的悲剧
[日]宇泽弘文 著 陈多友 李星 译 杨晓辉 审订
ISBN:9787108061379 定价:42.00元
长达30年的反对“新东京国际机场”强制征地建设的“成田斗争”,在日本战后社会运动史中具有复杂而特殊的意义。它既与1960年代的党派政治斗争、学生运动、反越战市民和平运动直接关联,又和战后日本高速经济增长背景下无视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官僚主导强制开发式工业化道路密切相关。本书既从社会运动的角度切入,描述了“成田斗争”的基本过程,又依据“社会成本”理论等经济学方法,分析了新东京国际机场本身的致命缺欠,由此揭露出战后日本民主主义的欠乏和以工业化、经济开发为至上命题所导致的悲剧结果。
【相关专题】
成田机场斗争:战后日本规模最大的社会性问题
甲午五十年
(1895—1945)
陈占彪 著
ISBN: 9787108064431 定价: 58.00元
本书中收录的这组文献,主要包括甲午战败后中日马关和谈的经过详情,《马关条约》对我国民精神的刺激和巨创,以及我民族以血与力最终洗刷马关之耻、光复台湾的奋斗历程。全书自“中日宣战”始,次“媾和定约”,次“广岛拒使”,次“马关和谈”,次“书愤吊台”,次“明耻复台”,以“万历议和”终。
重温这段民族的屈辱史和奋斗史,在今天不无现实意义。
| 文 | 化 | 艺 | 术 |
吴方 著
ISBN: 9787108065285 定价:98.00元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本书以时序为经,以文化现象为纬,分为八章,详述从远古至明清的文化流变。内容广博而严谨,涵盖文学、哲学、宗教、教育、经济、绘画、书法、曲艺、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脉络清晰,观点鲜明,择要而言,提炼出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质。行文深入浅出,学术性与通俗性兼顾,文采斐然,精炼流畅。
全书搭配一百四十余张图版帮助读者一窥堂奥,掌握其深厚底蕴与脉络传承,可以说是一部了解中国文化源流的经典读物。
图说犍陀罗文明
孙英刚 何平 著
ISBN: 9787108065605 定价: 98.00元
全书共四章,400余幅图,聚焦在希腊化时代和犍陀罗文明中的希腊元素、贵霜帝国的王朝艺术、佛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在犍陀罗的再造、佛像与菩萨像的兴起等四个方面,着重揭示作为几大文明汇聚地的犍陀罗是如何成为佛教的飞翔圣地,而佛教又是如何经过犍陀罗的再造逐渐东传的历史进程,是广大读者了解贵霜艺术、犍陀罗历史、佛教艺术渊源的读本。
【相关专题】
孙英刚:犍陀罗地区的圣物崇拜
ISBN:9787108061911 定价:88.00元
英语和德语世界从来都不缺少歌德的传记,但萨弗兰斯基的这本《歌德传》所描写的是一个全新的歌德,评论称,当代文坛还没有一位作者能够收集如此丰富的传记写作材料,也没有一位作者的作品能够获得如此多的评论与阐释。萨弗兰斯基通过歌德的著作、信件、日记、对话以及同时代人士对其的评价,试图全面贴近歌德,呈现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生动的形象。这部传记将引导我们穿越时空,回到轻快的洛可可时代和刻板的蒸汽时代,这段时间作为一个整体被称之为“歌德时代”。
【相关专题】
歌德:作为作家的自我理解
五更盘道
漆永祥 著
ISBN:9787108064257 定价:39.00元
一部弥足珍贵的乡土写真和另类心史。本书的主线是一个60年代生人的“上学记”,从西北边远山乡的村塾,历经波折直至成为北京大学教授。作者记忆力惊人,对早年生活细节记忆之具体,描写之生动令人惊叹,所述中国西北农村之贫困也同样令人惊叹。除了主线“上学记”,书中还兼述作者甘肃边远山区的风土人情,白描式的记录了那个“平凡的世界”里人们的歌哭悲欢,希望与绝望。
记忆三书
周志文 著
《同学少年
》
ISBN: 9787108064592 定价:40.00元
在去除了所有矫饰与层累之后,用最素朴的语言说故事,像一个孩童般捧起破裂四散的记忆拼图,茫然四顾,这样的毫无设防。随着时光的牵引,眼见“同学少年多微贱”,意外、灾祸、无常、老病与沦落……那才是真正的人间,真实的人间。回忆生命的过往,哪一个纷如蝼蚁的生命,不曾有过花样的年华、月样的精神、冰雪样的聪明?这许许多多沦落的生命,谁又和谁的生命真正相关呢?
《记忆之塔》
ISBN: 9787108064608 定价: 43.00元
《记忆之塔》虽是散文集,也确实在文字背后穿起了台湾中国文学界1960~1990年代的面貌。这本书几乎就是台湾变动最剧烈的时代里,一名台北文化人的养成过程:胡适、殷海光、台静农、屈万里、郑骞,还有自由中国、存在主义、越战的中山北路、书店的重庆南路、明星/田园咖啡厅、《现代文学》、《文学季刊》、《笔汇》、《畅流》、《拾穗》……在知识的堂皇门面下,曾有多少卑弱的人物,冷血的心灵,崇高与腐朽和谐的并存着。
《家族合照
》
ISBN: 9787108064585 定价: 42.00元
全书围绕作者幼年生活及家族记忆展开,内容分为三辑,辑一“家族合照”写家人姐妹,辑二“竹篱内外”是眷村传奇,辑三“余光”则总绾成长记忆。 在那个物质贫乏、空气中隐约还可以闻到硝烟味的年代,眷村的人际关系是疏离的,情绪是紧张的,而天空的颜色永远是灰暗的,面对不确定的未来,生活如蝼蚁偷生。作者善于透过小人物的微琐命运来展现大时代氛围,书中所记,无论是与亲人的疏离关系,还是眷村人物无言的悲凉人生,在在都反映出台湾戒严时代的不安气息。而大时代的小人物,即使是千疮百孔的人生,也不该被遗忘,因为他们曾经这样活过。
毕竟流行去
翟永明 著
ISBN: 9787108063069 定价:39.00元
本书既是一部个人回忆录,也是对当代流行文化的生动再现。著名作家翟永明在这本新著中叙述了自己青春时代的流行文化,内容涉及服装、电影、阅读、爱情等等。时代变幻与日常生活纠缠于一体,在普通人身上刻下的烙印,细细检视,每一篇都凝聚着一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书中配有作者精选的数十幅青春时代的照片,以及多幅彩色老电影海报、旧书书影;文字笔调轻松活泼, 笔随意走,纵横涂抹,让人读来兴致盎然。
【相关专题】
翟永明:那真是一个小人书鼎盛的时代啊
ISBN: 9787108065322 定价: 69.00元
本书精选22本来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古旧插画书,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英国插画书黄金时代的面貌。书中囊括了诸多插画大师的作品,包括伦道夫•凯迪克、沃尔特•克莱恩、凯特•格林纳威、莫里斯•德•蒙维尔、约翰•坦尼尔、彼得•阿诺、肯尼•梅多斯等,风格各异,有的画面轻盈浪漫、色彩明媚,有展现繁华都市和市井文化的,有的古老神秘,有的宁静抒怀。就表现技巧而言,这些插画也颇具代表性,有纹理丰富、具有层次感的铜版画,有表现力细腻的钢版画,有层层上色、堪比彩笔绘制效果的石版画,也有通过木刻彩印技术大批量印制的插画。
与英国古旧插画书相遇
七札
冷冰川 著
ISBN: 9787108065889 定价:49.00元
《七札》的二十二章八百八十五节短句和短文,是冷冰川二十多年间陆续笔记下来的。它是什么?一部文艺论?一通宣言?一本散文诗?或是一束格言?难以结论。或者把它看作闪电—频繁的、炫目的、形状万变的闪电。
不是每一次闪电都能造就倾盆大雨,也不必在意。稍纵即逝的闪电,哪怕万分微弱,也曾划破了一点黑暗。这就够了。
【相关专题】
冷冰川:我的诗意是,把最好的留着别说
三国如何演义
李庆西 著
ISBN: 9787108064226 定价: 48.00
人们早已注意到史家叙史与小说家讲史之异趣,前人对某些个案亦有深入研究,但鲜见对史书与小说全面系统的互文解读。本书是专门讨论史家与作家“三国”叙事的学术随笔,涉及三国时期主要的人物、事件和人文政治现象,兼及相关地理、职官和吏治风俗等问题。全书通过对比史书中的三国历史与戏曲小说中的三国故事,揭示政治伦理、人格形态以及审美观念之流变,追索史书与文学作品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因时因地因人而产生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中所蕴含的国族、民间、史家、士人在不同历史处境中的心理状态及相关的历史信息。
【相关专题】
李庆西:《三国演义》的叙事悖谬
醉里挑灯看红楼
刘晓蕾 著
ISBN: 9787108062932 定价:39.00元
刘晓蕾说红楼,其实是说人生——说感情,说性灵,说处世,说人的高下,说梦想的差别。王国维曾评价《红楼梦》“以生活为炉,苦痛为炭,而铸造其解脱之鼎”,《红楼梦》是一本生命之书,正确打开它的方式应秉承融经典入生活,融经典入个人成长的阅读理念,要认识到书中人就是我们自己,从他们的性格与命运中参悟自身的成长。感受其中美好生命的凋零和脆弱,体会其中生命浩大沧桑的无奈之感。
一个人和一群人
我的祖父夏衍
ISBN:9787108064950 定价:48.00元
本书是作者讲述自己祖父——中共老党员、白区地下工作者、剧作家、左翼文化运动领导者、一九四九年后曾任上海市副市长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的夏衍先生的故事。这些故事包括夏衍在周恩来领导的白区工作中所做的大量工作,尤其在对左翼文化人的宣传、统战上,更是成果卓著。作者对这位有着辉煌革命历史、也有被批判关押多年惨痛经历的老一代革命者,除了深厚的亲情外也有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她用自己观察到的大量细节,呈现出了一位有原则、有才华、有个性、有魅力的革命政治家形象。出于作者自身的专业范围和兴趣,她接触更多的是祖父在文化艺术界的朋友,例如所谓“二流堂”的艺术家们,对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群,作者的描述生动而传神。本书所述虽然是一个家庭里女孩子眼中看到的种种情景,但由于所涉及人物本身的特殊性,她的所见所闻仍然包含了一定的历史价值。
【相关专题】
夏衍与“纳兰性德手札长卷”
一个医生的读书札记
ISBN:9787108064202 定价:68.00元
这是一本充满医学人文情怀的读书札记。全书分为两部分:一为作者对一些医学著作的读后感;一为作者对人文著作或作家们的阅读思考。这是作者在繁忙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之余,坚持读书、读杂书,并随手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哪些内容对自己教育最深,从而联系实际写出的随感;其目的不仅仅是自我修炼,更冀望与广大同道分享;也是作者一直以来倡导的:学习文学、艺术对于医生是一种职业训练,研究哲学、人文对于医生是一种品质培养,医生应该有一定的人文修养,对病人充满体谅、关爱与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