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库克宣布的新品推出以及关于小屏手机的市场趋势和受欢迎的原因。文章讨论了小屏手机的细分层级,屏幕尺寸的演变,以及小屏手机受到欢迎的背后原因,包括流行趋势、单手操作和便携属性、品牌生态的完善等。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小屏手机的核心诉求,指出真正受到欢迎的小屏手机通常具备其他高吸引力的卖点,小尺寸只是其中之一。
小屏手机的复苏并非仅因为尺寸小,而是厂商对市场理解的展现以及在小空间堆叠上的技术炫技。
库克宣布北京时间2月20日有新品推出,而此前曝光的iPhone SE4(或命名为iPhone 16E)有极大可能会在今晚正式亮相,想来又是小屏党们的狂欢。
从目前曝光的信息来看,iPhone SE4将搭载一块6.06英寸的OLED屏幕,1080p分辨率,60Hz刷新率。这放在屏幕普遍6.7英寸以上的当下,无疑是妥妥的小屏幕了。
实际上,
小屏
手机
这个看似小众的细分层级放在这两年来说一点也不小众,6.36英寸的
小米15
去年12月份就已经有50万+的激活量,6.31英寸的
vivo X200 Pro mini
的市场反响也远超vivo预期。
6.31英寸的
vivo X200 Pro
mini
另外,坊间传闻OPPO Find X8 mini、一
加小屏机也在推进当中。OPPO官方放出的视频出现了一款未知机型,或许就是OPPO Find X8 mini。
在讲求交互效率和显示平衡的当下,为什么小屏机会受到如此欢迎?今天我们就来挖一挖其中的门道。
二十年前,3英寸已经算是超大尺寸屏幕。
二十年后的今天,低于6英寸的智能手机几乎就没有了。
20年前的大屏手机摩托罗拉A1000,2.9英寸屏幕
所以大和小,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低于主流尺寸的屏幕,就可以算是小尺寸。而主流尺寸的判定,实际上是硬件和
软件
综合发展,以及和消费者需求相互影响的结果。
手机屏幕的主流尺寸是一直在变大的,要说原因,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消费者对更大尺寸屏幕的需求一直存在,同时不断变大的屏幕也确实符合手机功能不断积累,交互效率也要随之提升的发展方向。
当然,手机屏幕也不能无休止的变大,因为手机最重要的一个属性就是便携。
比如当前主流的6.7-6.8英寸——
硬件上,这个屏幕尺寸足以容纳复杂的零部件堆叠并且机身不至于很厚,全面屏技术的发展也让机身尺寸控制在了便携的范畴之内。
软件上,这个屏幕尺寸足以容纳复杂的人机交互空间,从而确保一定的交互效率。
用户需求上,便携和各种使用场景能够很好地平衡。
而这,恰恰揭示了更小尺寸和更大尺寸注定小众的理由:太小了配置不够顶,而且人机交互效率不高;太大了不便携,裤兜里放不下。
如果按照上述的发展趋势,小尺寸手机是没有可能再复兴的。但有趣的恰恰在于,市场的发展并不会完全按照单一理论的走向前进,因为消费者的需求本身就是复杂且多变的。
1、流行趋势的周而复始,小屏也不例外
所谓时尚,似乎就是在大众趋势之中标新立异,在没有事物本质变化的前提下,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这一点放在手机圈也不例外。大屏已经成为主流,用上小屏也就成了宣扬个性的手段之一。
这一点在小折叠上尤为明显,市面上的小折叠,要么主打时尚设计,要么讲求情怀无价。原因无它,小折叠的性能体验必然不如同档位的普通直板机型,从概念上进行营销仍然是主要手段。
2、单手操作和强便携属性仍然有拥趸
几年前
5英寸
级别的屏幕还是市场主流时,单手操作的便捷与否是考校系统设计优劣的关键点之一。随着屏幕的增大,大拇指覆盖屏幕的面积逐渐缩小,单手操作越来越局限于基础功能,一个大拇指也很难完成复杂的交互。
但问题在于,并不是所有用户的使用习惯都在随着屏幕尺寸和功能的进化而进化,仍然有很多人喜欢一手掌控的操作感,这就让小尺寸手机仍然存在市场。
小尺寸屏幕更适合单手操作
同时,也有用户对便携的需求大于对功能的需求,小巧轻便不压手的小尺寸机型不仅对兜底的小拇指更加友好,不管是放包里还是放兜里,外出携带的负担也小。
3、品牌生态的完善允许了手机的瘦身
如果想要在手机上实现多项功能并且还要体验好,手机的尺寸必然小不了,比如想要更好的办公体验,就得有一块足够大的屏幕看清图表;想要高质量的视听体验,不仅要屏幕大,大尺寸的双扬声器也少不了。
但如果把这些功能转移出去,让体验更好的设备来代替手机,手机只作为轻度的通讯娱乐工具,那尺寸自然就可以小了。而各大品牌生态的完善,正好可以满足这些功能的转移,最典型的设备就是平板电脑。
展开来说,平板电脑拥有10寸级别的屏幕,用来办公不仅显示清晰,还能搭配手写笔和键盘使用提升输入效率;平板电脑可以拥有四个或者更多的大尺寸扬声器,影音体验自然也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