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人民网舆情监测中心(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供包括《网络舆情》内参、舆情监测、声誉管理、舆情培训、智库咨询、大数据平台建设、新媒体研究和融媒体技术应用等在内的综合服务,是国内最早、产业链最长、业务最全的舆情服务机构和信息增值服务机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好利来表扬加班员工引争议,多次回应为何难平舆 ... ·  12 小时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哪吒2》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河北邢台立 ... ·  昨天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金融机构接入DeepSeek,这些舆情风险需 ... ·  昨天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  谈资深女老师在开学之际自杀事件:校园空前的价值危机 ·  2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铁路部门通报孕妇乘车被砸致胎儿早产去世事件详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好利来表扬加班员工引争议,多次回应为何难平舆论质疑|食点药闻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公众号  · 舆情  · 2025-02-22 17:41

正文


点击上方 蓝字 可以订阅哦!





—— 第541期 ———




热点话题排行 TOP5

数据周期:2025.2.16-2.22

数据来源:人民众云





好利来表扬加班员工引争议

多次回应为何难平舆论质疑

【案例概述】


近日,好利来四川成都一门店通报表扬加班员工的信息在网络热传,引发舆论关注。网传通报截图显示,在完成2月13日当天生产后,两名员工主动留店通宵制作准备情人节产品和相关工作,连续奋斗29个小时,被给予每人1000元的奖励。2月19日晚,多名网民反映在好利来工作期间的加班情况,有成都好利来员工提到,在其每月工资中,包含800元加班费。

网传好利来表扬通报内容截图

对此,涉事门店店长、好利来客服中心、成都好利来市场负责人等多方作出回应。成都高新区劳动监察大队工作人员表示,经核实,当事门店受表扬的两位员工为主动留店加班,不违反《劳动法》相关规定,若接到相关投诉将跟进处理。

期间,话题“好利来通报表扬员工连续工作29小时”冲上微博热搜榜首,截至2月22日16时,阅读量达9710万次。百度、知乎等平台出现“好利来回应表扬员工连续工作29小时”“负责人回应好利来员工长时间加班”等多个热 搜话题,网民讨论热情高涨。

话题“好利来通报表扬员工连续工作29小时”登上微博热搜话题榜首




舆论透视


通报表扬加班触及舆论敏感点,质疑之声此起彼伏

近些年,劳动者权益保障意识逐步提升,关于“996”“7✖️24待命”等加班现象讨论也日益广泛,公众对于合理工作时长和员工权益保障高度关注。好利来通报表扬加班员工事件,因触及员工劳动权益保护、企业加班文化争议等敏感点,契合公众关切,因而迅速引发舆论热议。

纵观舆论反馈,虽然有部分网民持“特殊时期偶尔加班可以理解,长期这样加班不支持”“奖励是应该的,表扬就没必要了”的中立态度,但批评和质疑的声音仍占据主流。综合来看,网民对该事件的争议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质疑这种高强度加班行为是否为自愿。 如有网民表示“这真的是‘主动留店’吗,怕是做不完‘饭碗’不保啊”。 二是质疑企业是否依法足额支付加班费。 如有网民注意到“加班工资高于正常工资,800或1000应该不够吧”。 三是质疑员工休息权、健康权等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充分保障。 “这是鼓励员工透支身体健康,牺牲在工作岗位上”。 四是质疑通报表扬加班行为所传递的企业价值观。 如有网民表示“把对连续工作29个小时的补偿硬说成表扬,是想宣扬鼓励加班的价值观吗”。


前期回应自相矛盾加深负面影响,暴露内部管理多重问题

事件曝光之初,涉事门店员工、店长、好利来客服中心等相关方在前期进行了回应,相关回应因与网传通报表扬截图内容存在矛盾之处,非但未能平息舆论争议,反而引发了更多猜疑,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好利来的负面影响。

面对媒体采访,门店员工确认被表扬的是蛋糕的裱花人员;店长则表示,被表扬的确为该店员工,但对该员工加班情况并不了解。其中,“不了解该员工加班情况”的回应与网传表扬通报截图中“经市场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存在矛盾。在“员工因加班被奖励1000元,店长不可能不知情”的常规逻辑推理下,一方面,有网民将店长的回应解读为“知道员工被表扬了,但不知道员工加班了”,疑似在讽刺店长说辞存在漏洞。另一方面,亦有网民对网传截图的真实性产生质疑。而好利来客服中心工作人员“未收到相关通知,需与门店负责人核实”的回应,也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质疑。

至此,通报表扬事件的真实性仍待印证。而无论网传通报表扬截图内容是否真实,此次舆情对好利来的负面影响已然形成。 门店店长及客服中心的回应暴露出好利来存在内部管理混乱、沟通机制不畅、舆情应对能力不足等系列问题。

再次回应仍未有效化解舆论质疑,效果欠佳不利于修复受损声誉

随着舆情的升温,2月20日,成都好利来市场负责人再次进行回应,称相关门店已接受高新区劳动监察大队的正常询问,两名被表扬的员工系主动加班,实际工时与通报中“连续29小时”的表述存在差异,期间有短时间休息。儿童节、情人节等偶发加班会计入加班工资。

该回应印证了通报表扬事件的真实性,但回应较为模糊,不足以有效化解舆论质疑。具体来看,回应侧重说明了“加班自愿”“加班实际工时与‘连续29小时’有差异”“员工在什么情况下会加班”“有加班工资”,而对“1000元奖励”是否为加班工资、加班工资是否足额、通报表扬是否在宣扬鼓励加班、高强度加班是否考虑员工身体承受能力、工资包含800元加班费等舆论关注点未有提及,同时也并未展现对员工权益的重视态度,有避重就轻之嫌,因而并不能有效化解舆论争议和质疑,助其尽快修复声誉形象。

企业管理和舆情应对需“以人为本,内外兼修”

由于内部工作人员舆情防范意识的缺乏,一份暗藏舆情风险的表扬通报将好利来卷入舆情旋涡。尽管好利来进行了多方、多次回应,但因前期回应自相矛盾、后续回应避重就轻,且缺少以人为本的回应视角,未能有效满足舆论期待,整体应对效果欠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