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互联网聚焦
报道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最新鲜、麻辣的事件、新闻,互联网行业微信大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微软科技  ·  🚀 Back to the Future: ... ·  昨天  
新浪科技  ·  【#网购14000元宝石经鉴定只值1千#】#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互联网聚焦

出事了!爱用手机付款的人都注意了,现在看还不晚!

互联网聚焦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12-11 19:20

正文

新朋友请 点上方蓝字“ 互联网聚焦 ”免费关注


互联网头条新闻、重大事件,每天为你报道

随着移动支付愈加便利化,我们现在出门不带钱包照样可以逛超市、购物、吃饭,只要用手机“刷刷刷”、“扫一扫”就行,不少地方用手机付款还能打折,更让很多人依赖扫码消费。 于是一些不法分子就利用这一点偷走你的钱!




江苏淮安的小廖看中了一条牛仔裤

在线买入后, 店家便告诉他:

用手机扫码付款就送他“红包”




小廖没有多想

对着店家发过来的二维码扫了一下。

不料,这一扫竟扫出了麻烦。




很快小廖收到短信:

卡内的4000多元被分四次转走了!


警方调查发现,

小廖扫描的二维码被链接到

含有木马病毒的网站,

骗子更改了他的支付宝密码,

一下把他支付宝里的钱都转走了。



虽然大家现在都对电信诈骗有所防备,可很多时候还是防不胜防! 这不最近,又发生了一种新型的诈骗。


11月28日,杭州一名69岁的老人在遇见电信诈骗后,卡里突然多了81万,除按照骗子指示转走30万元外,反倒“赚”了51万元。老人还准备将钱上交。


可到了12月1日,老人突然接到了银行短信:“您的个人质押贷款已于2016年11月28日发放……”看到这则短信,老人脑袋一片空白。



经查,老人原先曾购买过的90万元理财产品,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办理了81万的质押贷款,根据办理时间推断, 骗子极有可能是利用网银进行质押贷款,之后贷款的钱打到了老人的银行卡里。


至于为什么在老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银行会办理贷款,客服人员表示,在办理理财产品质押时,银行不会电话与开户人本人联系。




警方提醒广大用户


骗子向咱们转钱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如果银行卡里突然出现钱款,要及时通过网银等系统查看是否用银行卡购买理了财金融产品等信息。


无论骗子用什么骗术, 只要坚持做到”三不一及时” ,就能有效地防止电信诈骗。


“三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