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营销兵法
全国营销界第一新媒体“营销兵法”,超85万精英订阅!关注互联网、电商、新媒体、零售、金融等行业,每晚推送营销、销售、广告、创业类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廣告狂人  ·  被这些开工文案笑死! ·  22 小时前  
了不起的杰克  ·  段永平的商业与人生智慧 ·  3 天前  
销售与市场  ·  大年初六,顺意启新 ·  3 天前  
嗨推  ·  总结了6点,蛇年电商人不踩坑!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营销兵法

一碗入魂!最具人气的日本拉面连锁品牌TOP20大排名

营销兵法  · 公众号  · 营销  · 2018-09-03 20:31

正文


来源:商业与地产(ID:commercialproperty)


日式拉面,正在掀起新的餐饮潮流。其背后,是日本服务业的一种态度:精细,极致。



劳累了一天的时候,饥肠辘辘的时候,遇见阴雨寒冷天气的时候……想象一下,如果有这样一个场景:


喝一口热气腾腾的浓汤,沾着浓汤“吸溜”着筋道的面条,不止如此,再来上几口软糯的熏制叉烧、入味的腌制嫩笋、口感适度的溏心蛋和海苔……



馥郁的满足感让人不禁感叹,一碗暖心的日式拉面,才是治愈界的“王炸”。


拉面,可以说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国民餐食”之一。2012年,根据日本总务省统计局『経済センサス‐活動調査』,日本拉面店销售额已经超过5500亿日元(仅是拉面专门店的数据,不包含菜单上含有拉面的中华料理等),且市场规模仍在不断扩大。


如今,日式拉面作为日本独特美食文化的代表,正将这股风潮“席卷”至全球各地。伦敦、纽约等欧美国际城市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日式拉面店,日本KLab株式会社开进上海大悦城、成都伊藤洋华堂的拉面主题街区——“拉麺競技館”也颇受欢迎。



今年夏季,拉面还成为优衣库发布联名新品的“主角”。



日式拉面,究竟缘何有如此大魅力?


“一碗入魂”,日本服务的极致精细化


  • 明治维新时期从中国传入日本横滨中华街,


  • 二战之后因为既便宜又能吃饱而广为普及,


  • 1980年代为顺应各地日本人口味开始“百家争鸣”……


原本的“舶来之物”,却因为与本地文化的深度融合、推陈出新而成为这个国家最接地气的大众美食,并突破性地登上了《米其林指南》(2家米其林一星拉面馆:蔦,鸣龙)


更重要的是,很多人都认为,与日式拉面最相搭的形容是——一碗入魂:


“不仅仅是一顿果腹的简餐,

更是在疲惫的日常生活中,

一种慰藉与一次自我沟通。”


一碗拉面,实际浓缩的是服务业态的“道”:精细,极致。


“职人精神”的坚守


在日本,拉面这一工种为称为“工匠之技”,被看做是一种修行。


因为,拉面的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面汤的好坏。好的汤底,不仅需要取材新鲜,更需要长时间熬制。


比如“豚骨”(猪骨)拉面的汤,通常需要熬制10多个小时,才能将骨中的胶原蛋白完全溶于汤中、凝缩出乳脂状的汤色和浓郁的香味。


而这一过程,既需要拉面师傅对配方的反复研发,也需要有专门的人不断在炉边翻搅,沉淀的心力也是时间。



动容的执着态度,才能做出“灵魂汤底”,才能让“千人千面于一碗热汤面前,都是一位被治愈的食客。”


“万千流派”的演进


当然,正如“没有一碗拉面可以讨好所有人”,所以日式拉面才得以不断创新、演化,逐渐在传统的酱油拉面、盐味拉面、味噌拉面、豚骨拉面的基础上,形成越来越多的口味流派。


例如,对汤底改良(加入鱼干等海鲜食材)、结合西餐元素(加入奶油、松露、柚子盐等)、改良面的口感、开辟新的吃法(蘸面、油拌面等),从而不断丰富着拉面产品体系。


多元化的内容,以及具有食物美感的视觉形式,表现着日本精工细作的服务态度。这种精细带来的惊喜,或许就是让人对“美好生活”还能抱有希望的精神慰藉。


在日本,全国经营的拉面店早已超过2万家,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日本国内拉面连锁店店铺数量前20名统计如下:


来源:MalltoWin Lab 猫头鹰研究所根据各公司官网数据统计


原来,这么多品牌里,进入大陆开店的才只有曲曲三家。接下来,也让我们对Top5品牌(按2018年店铺数量排行)有一个初步了解。


1、餃子の王将


1967年饺子王将在京都市开业,并在1970年后半年开始在东京地区积极展开店铺。



开放式厨房形态、低价格、高回转率,成为其压倒性获得日本拉面连锁行业规模第一位的主因。


下面是从2014年到2018年饺子王将的销售额情况:


来源:MalltoWin猫头鹰研究所根据饺子王将官网IR数据制作


事实上,饺子王将曾在2008年进入大连,开拓海外市场。但所试水的6家店铺经营情况并不理想,2016年11月全部闭店。


归结其失败原因主因包括:


  • 味道差异明显。

  • 菜品单一。

  • 价格偏贵。甚至2倍于当地平均水平的定价,以及味道不符的问题,令人不得不抱怨“物不所值”。

  • 追求大型店铺,抬升运营成本。

  

饺子王将虽然退出了中国大陆市场,但在台湾地区却得以良性运转。其台湾高雄开设的1号店,今年5月所完成的2600万日元销售额是既定目标的约2.6倍,也给了饺子王将继续拓展台湾市场的信心。


截止至2018年3月底,店铺数量为:日本国内734家店铺、海外(台湾高雄市)2家店铺。共计736家店铺。


2、长崎Ringerhut


1962年在日本长崎市创业;

1974年以长崎蔬菜杂面餐厅开业,并布局九州;

1979年在日本首都圈内开店;

1985年6月达到100家店铺;

2005年3月到达500家店规模。


此前保持着稳健的发展,但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之下,业绩开始逐年下滑。


为此,Ringerhut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关闭主要选址于郊区的亏损店铺50家,选择在有发展空间的车站中心、大型购物中心内开店。购物中心关于健康时尚生活方式的倡导,与品牌蔬菜杂面的品类相契合,从而带动了近年的销售回升。

来源:MalltoWin猫头鹰研究所根据RingerHut公司官网数据制作


截止至2018年3月末,店铺数量为:日本国内642家店铺、海外家10店铺。共计652家店铺。


3、幸乐苑


1954年以日本福岛县「味よし食堂」起步;

1967年改为「幸乐苑」,并在1970年代改组为幸乐苑株式会社;

1975年以拉面和饺子为核心布局连锁店;

1979年开始拓展郊外店铺;

2012年日本国内店铺数量发展达到了500家;

之后,由于拉面连锁行业竞争的激烈等的原因,店铺数量处于停滞状态。


2016年10月发生异物混入事件发生,导致年末销售额以及客户数量都大幅度的降低。



2017年开设了烤牛排店,合理的价格、以车站与购物中心为主的选址地点,让幸乐苑备受家庭客群欢迎。


5年的销售额情况如下(单位:百万日元):


来源:MalltoWin Lab 猫头鹰研究所根据幸乐苑公司官网数据制作


截止18年3月,日本国内共有542家店铺,其他海外共有2家店铺,共计544家店铺。


 4、大阪王将


1969年EAT&Co旗下的大阪王将开设了第一家店铺,与饺子王将是不同的两家店。

 


自2016年9月进入台湾,便在台湾地区掀起了「日本式中华料理」的风潮。至2018年5月,大阪王将已在台湾开设了16家店,并计划在此开设100家店铺。


截止18年3月为止,年销售额超过280亿日元,日本国内共有488家店铺,中国(包含台湾香港地区)共有27家店铺,其他海外地区共有26家店铺。共计541家店铺。


5、Hiday日高屋


1973年大宫市开设的一家约16.5平米的拉面店,就是日高屋的前身。由于这个拉面店开到深夜,且离车站很近,吸引了众多上班族。



车站前开店策略也是日高屋重要的一项竞争优势。开店位置紧随麦当劳、吉野家等快餐店,更容易达成获客效果。


同时,产品价格相对低廉。作为在首都圈内的拉面连锁店,“拉面+煎饺+生啤”共计1000日元左右的价格,对广大普通上班族很有吸引力。


结语


日本的拉面连锁行业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成熟而巨大的市场。随着日本拉面成为世界性饮食风潮,日本拉面店的“出海”势头也越来越明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