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每天听见吴晓波》,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吴晓波频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责编
| 清野
第1431篇
深度好文:1030字 | 3分钟阅读
今天谈谈定价这件事
。
很多人都买过知识付费产品,
为什么这些知识付费产品的价格都在一百
元左右?
比如吴晓波频道的《每天听见吴晓波》180元,笔记侠的《新商业进化论》198元。
这个价格是怎么定出来的?有什么成本核算的依据吗?还是经过了科学的消费者调研?其实都没有。
价格
为什么会定在
1
80
、
1
98
元?
因为现在的中国互联网界有一个概念叫“红包”。
自从有了200元的红包以后,中国的消费者构成了一条以200元为分界的红包心理线,所有200元以下的支出都被认为是一种打赏性行为,所以在知识付费领域有了一种全新的定价逻辑,它不再与成本有关。
用凯恩斯当年的话来讲,产品的定价是消费者心理的一种投影。这里有
两种定价逻辑
:
第一种
,
成本定价
。
销售任何产品都跟设备成本、劳动力成本、税收成本、渠道成本有关;
第二种
,
认知定价
。
产品定价跟成本没有关系,是消费者愿意花多少钱来购买产品。
当一个产品用成本定价时,它所有的成本都是刚性的,是可以被计算和量化的。如果用认知定价,它可能就是柔性的。
比如
《
每天听见吴晓波
》的
会员已经超过
16
万了,他们的身份非常错综复杂。
有一些大学生说
:“
吴老师
,
180
元的
定价太贵了,能不能再便宜一点
?”
也有一些企业家朋友说
:“
吴老师
,
你每天那么辛苦,早上起来要给我们录
5
~
6
分钟
的
音频,只卖
180
元
,太便宜了,能不能再贵一点
?”
那么,是大学生说得对还是企业家说得对?
这种分歧的背后体现的是
圈层经济
的新特点,不同圈层的人对同一个产品的认知是完全不同的,由此定价逻辑也会相应产生很大的分歧。
产品供给者
的
产品供给哪一个圈
层,
或者
供
给哪一个圈层中愿意为产品买单的那一部分人
?
这就是所谓的消费升级。
我认为,当前中国没有所谓的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也没有所谓的新经济和旧经济。
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是:无论你是卖鲜花的、卖汽车的、卖箱包的,还是卖知识付费产品的,你的产品定价跟成本有没有关系?
如果你的定价跟成本构成了强关联的话,那我可以告诉你:
未来中国所有的成本,从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土地成本到时间成本都会越来越高,你迟早会陷入到价格战的红海中。
只有采取了新的认知定价,让你的产品和所谓的刚性成本强制性脱钩,才会得到真正的解放。
同时,你必须清醒地知道,消费者的认知能力会随着他认知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所有的产品供给者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独特性,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认知升级。
所以
产品的核心能力不再体现在成本的控制上,而是体现在对认知升级的应对上
,这就是今天正在中国发生的
新定价革命
。
想要了解更多吴晓波的观点?
现在仅需
180
元
你就可以拥有一年
260
期的财商早餐
每天
5
分钟的财商早餐
开启财经门外汉的商业大门
提升商界一族的财经视野
洞察喧嚣世界的背后真相
每天不到一块钱
却请了一整年的财商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