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首场视频号直播!
这两年看到有很多做电商的老板甚至朋友返贫,其实大多数情况下都与如下两种情况有关系:
一个是盲目投资,在赚到了钱之后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对市场认识不清扩大规模。
另外一种跟其他人合作去做了自己完全不了解、不熟悉的行业。
我记得前段时间自媒体上有很多人在宣传某明星被别人做局坑上亿的悲惨案例,其实就属于这种情况。
那怎么样能够不返贫呢?我给大家几点,我们认为10多年来不返贫的经验,给大家参考:
陷阱一:错把时代红利当个人能力
"去年随便投个品都能爆单,招人!扩仓!冲GMV!"这种亢奋状态我太熟悉了。2019年我们自营团队冲到200人时,突然发现人效暴跌35%,这才惊觉:当管理半径超过认知边界,每增加一个人都是在给自己埋雷。
陷阱二:跨行合作=主动戴眼罩走钢丝
某母婴top卖家被"兄弟"拉去投区块链,3个月亏掉八年积蓄;服装类目黑马被"贵人"带进跨境直播,库存压了1700万——这些血淋淋的案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作为在电商血海拼杀14年的老兵,分享6条保命铁律:
1. 团队规模控制公式:人效=净利润/人数
• 每新增1人,先问:他能带来3倍工资的利润吗?
• 50人以下公司,老板必须亲自盯核心岗位招聘
• 办公室面积控制在人均5㎡(拥挤点反而效率高)
2. 投资红线:看不懂的盈利模式=定时炸弹
• 新项目测算必须包含"最坏情况":假如流量降50%,还能活吗?
• 合作前先做"黑暗调查":打听对方3个前合作伙伴的评价
• 记住:天上掉的不是馅饼,是测试你智商的陷阱
3. 突然的热情=经过计算的狩猎
• 那些"刚好解决你痛点"的项目,往往提前3个月就盯上你了
• 遇到"年化30%保本"的好事,先查对方征信(央行征信中心官网10块钱就能查)
• 重要决定强制冷静期:超过50万的决策至少晾一周
4. 认知变现公式:真实收入=认知半径-欲望半径
• 每月固定和行业倒数10%的卖家交流(他们踩的坑才是真雷区)
• 把公司财报给小区门口修车大爷看,他能看懂的才叫好生意
• 每年拿出20%利润投资自己学习,而不是厂房设备
5. 跟对人比做对事重要100倍
• 考察领路人的最低标准:穿越过1个完整经济周期(7年以上)
• 警惕"什么火做什么"的团队,专注沉淀的圈子才值得加入
• 与其在风口当炮灰,不如在常青行业做"小透明"
6. 流量≠现金流,GMV≠利润
• 算清生死线:你的现金流够发几个月工资?
• 把"毛利率"纹在手上:低于40%的生意本质是庞氏骗局
• 一人公司不是万能药,但90%的创业者确实不需要超10人团队
最近有很多人在鼓吹一人公司这里面其实也有很多的坑,你可以去在自己承受能力范围内尝试但是一定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
如果你对自己当前许多项目认知不清,或者有如下需求,欢迎找我本人聊聊:
有好项目,缺流量
有流量能力,但是缺项目
想找个团队,好好学习
如果添加不了,可以加客服微信 97276
2025流量,玩法变了!
聊天,可以送礼物了!(新功能)
今天,因TiKtok将被限,老外挤进小红书!(看影响)
关于私域直播,据说一秒5万单!
有比“郑州帮”小红书牛逼的么?没有!
送视频号流量模板,送几个(白酒、建材等多个品类!)
别不信,就靠这个AI提示词,一天数千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