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安静主播的领读
◆ ◆ ◆
亲爱的共读小伙伴,今天是《活着》的第十天,已经完整读完小说的你们内心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是为福贵艰难的一生难过不已,还是喟叹于他在苦难面前依然保持活着的意志?
这是一次残忍的阅读,虽然作者余华没有刻意的去煽情,但故事中每一个沉重的悲剧都让人扼腕泪流。
01
▼
《活着》写作背景
长期以来,余华的作品都是源于和现实的那一层紧张关系。他沉湎于想像之中,又被现实紧紧控制,明确感受着自我的分裂。他很痛苦,一直以敌对的态度看待现实,丑恶的事物总是在身边,而美好的事物却在海角。
随着时间的推移,余华才慢慢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
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种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的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
触动余华写《活着》的导火索,是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这首歌是福斯特1860年离开家乡彼得斯伯格去纽约之前写的最后一首歌。
写这首歌的时候,福特斯一生热爱着的家乡和亲人,几乎都一去不复返了。可敬的父亲这时已经去世了,两个姐妹也已出嫁,远离了家乡,两个兄弟也相继故去,剩下的另一个兄弟也结婚搬离。
事实上,除了妻儿,只有他一个人孤独地留在家乡彼得斯堡。此后,福特斯又遭遇家庭婚变的悲剧,被迫孤身流落到纽约,穷困潦倒,仅仅四年后就孤寂地离开了人世。
曲名中的“老黑奴”,确有其人,正是1860年,福特斯的妻子琼家的一个老黑奴去世了。福特斯与这个老黑奴有着多年的交情,对于老黑奴的去世深感悲痛,于是写下了这首旋律优美、亲切而又哀婉动人的歌曲。
歌曲中,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离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福特斯写作本首歌的时候,除了寄托对老黑奴的哀思,也将自己的境遇和哀叹全部融入在歌曲中。
正是这首歌深深的打动了余华,他决定写下《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
在写作《活着》的过程中,余华自身对于活着的探索也趋于明朗,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并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所活。
02
▼
永远不要低估
人对苦难的承受力
福贵出身于地主家庭,曾经是一枚典型的纨绔子弟,走路都自带钱串声。从小飞扬跋扈,上私塾都是骑在长工的背上,把长工当牲口用。在私塾,会对着先生称“爹给你念一段”,可谓朽木不可雕。
福贵长大后,爱上妓院,喜欢听那些风骚的女人整夜叽叽喳喳哼哼哈哈,尽管有了媳妇家珍,依然觉得“女人看着不一样,那就是不一样”。
自古嫖赌不分家,一旦染上赌,便没有回头路,徐家一百亩地和家产,福贵全部输光了。徐老爷没有了底气,屎缸都站不稳了,掉下来时头撞在缸上死了。福贵从此不再是少爷,一夜之间,学着自己长大。
社会的不公平,就在于,人越是穷苦,抵御风险能力越差,苦难越容易降临在他身上。
娘生病后,福贵进城抓药,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充军。在国民党军队中,福贵看见过逃亡,看见过战场抢夺食物,也亲身经历了几千名伤员从哀嚎到死亡时的绝望和挣扎。原以为会死在战场,没想到被俘虏后,又可以领盘缠回家。
村庄依然还是般熟悉和静谧,福贵的娘却早已病死,女儿凤霞也在一次高烧中变成了聋哑。
福贵一家像潮水中的浮萍,只能飘摇不能靠岸。土地改革,他们有了自己的田地,人民公社成立,田地又被没收了。队长一句话,砸烂了大家的锅;队长一句话,大家又得买锅重新各自过日子。
为省下钱送有庆去城里读书,凤霞十三岁被送了人,后来又自己跑了回来。终究是血溶于水,手心手背,福贵再也不舍得送走凤霞,决定一家人就算饿死,也要在一起。
他们没有死于自然饥荒,却在命运的一个个恶作剧中丧生:
有庆为校长献血,抽血抽到停止了心跳;凤霞生孩子时大出血,天黑前就断了气;家珍在儿女尽失的悲痛中,再也无力存活;二喜在工地上被水泥板夹死,除了脑袋和脚,其它都被砸成了糨糊;就连那个小小的可人的苦根,居然被半锅豆子撑死了。
福贵经历了太多,眼泪已经流干,却依然活到了最后。他买了一头老牛,两个福贵从此孤单相伴,一起走在黄昏的村庄里,一片安详和宁静。
福贵的晚年,经历那么多的苦难,却从不控诉和怨怼。永远,不要低估,人对苦难的承受力。
03
▼
电影版的《活着》
电影《活着》由张艺谋导演,巩俐和牛犇主演。相对于小说,电影拍的趋向于现实,没有小说中那么极端的悲剧,在最后让观众看到了这个家的希望。重复性的场面调度的使用,让观众感觉到福贵在一次次备受打击中变得更加顽强。
在电影中,福贵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活着,就要好好活。面对不断袭来的悲剧命运,虽痛感无可奈何,但只能淡然地承受,最终也不能放弃生命,而是要顽强地活下去。在这一点上,电影和小说要传达给我们的含义,是一致的。
馒头(苦根)说,小鸡长大了会是什么样的?福贵回答,小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大了成了牛,牛大了……
这样的回答,在福贵背着有庆的时候,也曾出现过。从福贵的回答中,观众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希望,而不是荒诞。
无论生活对福贵怎样残酷,他依然对明天充满希望。
电影最后,还以小鸡最为象征,象征着这个家庭会有新的开始,新的希望,相比于小说,电影的结局多了一点温馨。
从叙述方式和角度来看:
余华在《活着》这本小说中,依然延续了他作为作家的冷漠和淡然,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让福贵自己讲述故事,不考虑其他的因素,平淡地感受福贵在种种苦难绝望中求生存。
张艺谋的《活着》,注入了很多个人情感,通过演员、苍凉的背景音乐等进行渲染,同时将更多的社会真实改编进去,让观众更加感同身受。
04
▼
你我都是“福贵”
福贵终其一生的努力和挣扎,只是想让全家人吃饱,让孩子可以上学,让闺女能够出嫁。在自然因素、社会变革和运气的交织缠绕中,人的力量显得十分微弱,大部分的人都只能在现实中苟且,而心中遥望着远方。
平凡人的一生,都是很相似的,不过是为了穿衣吃饭和房子,为抚养小孩赡养老人而披荆斩棘。尽管时代不一样,但一代人和一代人的使命却十分雷同。
当你仰首问苍天:生活为什么就这么难?想做点事情为什么就这么难?你就会发现,在时代的弄潮中,自己也不过就是浮萍一枚。
每个时代都有它特有的无奈,福贵没有钱送有庆去城里读书,很多人也没有钱给孩子买学期房。甚至无数人在北上广深打拼多年,也买不起一个独居室。一个个加班夜归的路上,有时候也会扪心自问,这么辛苦的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余华曾经说过:在中国,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来说,生活和生存就是一枚分币的两面,它们之间轻微的分界在于方向的不同。对《活着》而言,生活是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观者对别人经历的看法。
《活着》中的福贵虽然历经苦难,但是他在讲述自己的故事。
文中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福贵的讲述里不需要别人的看法,只需要他自己的感受,所以他讲述的是生活。如果用第三人称来叙述,如果有了旁人的看法,那么福贵在读者的眼中就会是一个苦难中的幸存者。
贺拉斯说过,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礼前,无人有权说他幸福。
我们其实都无权去评论别人的人生,因为唯有自己,才知道其中的滋味。也许在别人看来的苦不堪言,活着其中的人,凭借不屈的意志,更多的却是感受着幸福。
结语:亲爱的小伙伴们,《活着》的共读到今天便全部结束了。里面讲述的,是一个男人的一生,也许不同的人,因为年龄、生长环境、生活阅历不同,会有不同的想法和感悟。
余华在历史动荡的背景上以貌似冷漠的语调,织就了一副人性的挂毯,带着我们与富贵同甘共苦,当好运垂顾他时,我们会欣然微笑,当他遭受厄运打击时,我们又黯然垂泪。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们很难去评判别人的人生,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人生中,好好的活下去。
明天我们将开启新的共读——《生活在别处》,让我们期待明天的共读。阅读好书,自我成长,相遇十点,读你每天!我们明天见,晚安!
点击底部的【阅读原文】,坚持共读签到。公众号回复「领读」可查看往期精彩内容。点击☞查看3月共读书单
主播:安静,网易云音乐电台签约主播。新浪微博:用心兔子。微信公众号:我是安静。
领读人:竹子蔷薇,心思简单的天蝎女,大学老师,专栏作家,分享书籍和电影,记录思考和成长。公众号:竹子蔷薇(zhuziqiangwei_li),今日头条:竹子蔷薇。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来「共读签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