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真评十句
努力追求理性,认真保持趣味,犀利洞察世界,温柔观照内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正和岛  ·  李彦宏,大动作! ·  3 天前  
纯银V  ·  每个月不工作的 2-3 ... ·  4 天前  
t0mbkeeper  ·  类似的经历: 查看图片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真评十句

父亲的深夜食堂

真评十句  · 公众号  ·  · 2017-06-21 07:34

正文

汪十句,小城青年,北大男生,前媒体人,现归隐京城某处,关心时事,略通文史,热爱思考,欢迎朋友们批判性转载,鼓励性关注】


敬请关注,点击上方蓝色“真评十句”,长按文末二维码,及搜索公号“真评十句”或“TrueTen”




这一篇,动笔已是凌晨。


为什么提笔就想写深夜食堂?其实是饿了,是肠胃越过大脑,直接掌控了手指。


我下个月初要参加越野比赛,必须严格控制体重,所以,我虽然心里想着冰箱的鱼虾肉蛋,到锅里会变得如何诱人,却迈不开脚。只有动手。

 

文字虽难以疗饥,但足以占据时间,分散注意力。让键盘的啪啪啪掩盖肚皮的咕咕咕。

 

这个时候写深夜食堂,已经不算追热点了吧。

 

毕竟对黄磊版《深夜食堂》的围剿高潮是上周。吐槽花色很多,就不重复了。只觉得有句话说的挺对:

 

——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大多是小摊儿,哪有那么矫情的食堂?


▼▼▼

 

在我的记忆中,幼年生活的中部小城,夜幕低垂时,可以吃东西的地方,也是一排一排的小摊儿。城南一大片,城东一小片。

 

格局相似,布满了几条纵横交错的小巷,昏黄的灯光,摇曳而温暖,带着香。

 

那时候小龙虾还没爬上餐桌。红炉爆炒的粉面饭,滋味浓郁的卤味和臭豆腐,再加上各色烧烤,三分天下。

 

中学的课业很紧,上完自习出来,脑袋搭在脖子上摇摇晃晃,小摊儿烟熏火燎的香气飘过来,总能让人一个激灵的猛醒过来。

 

脚步还没停,已经咽了一大口口水。

 

母亲是医生,却没有洁癖。父亲也是开明的人。他们对我偶尔小摊上吃个夜宵,并不反对。有时候去校门口接我,还会主动问我饿不饿,带我一起去吃。

 

但他们的开明并不只如此。

 

我在高中时已经开始谈恋爱了。那时候我个性比较张扬,在学校里几乎不加掩饰,在校门口旁若无人的成双入对。

 

在父母面前,则是一副掩耳盗铃般的自欺欺人。我对他们说,和T同学在一起学习,效率可高啦!

 

父母报以微笑。那时候,我却觉得这样的小把戏很高明呢,甚至更进一步,向父母提议,说,下自习之后,希望能隔三差五和T同学一起,再学习一会儿,去她家。

 

父母有些犹豫,但还是答应了,只是建议这个两人学习小组的地点,从他家换到我家。

 

然后附加一条,如果学的太晚,得送T同学回家。她毕竟是女生,而且家很远。

 

又多了相处一路的机会,我当然不会有什么意见了。

 

有一天,我俩一边看书一边说着闲话,时间飞快的过去。母亲小声敲敲房间的门,提醒我们,已经快十一点了。

 

我们收拾书包,准备骑车再聊一路。父亲说,太晚了,我骑车送送你们吧,也能活动活动。

 

我看看T同学,咬咬嘴唇。我俩都觉得有些尴尬,但也拿不出说得过去的理由来反对。

 

父亲的自行车有阵子没骑了,得从楼上搬下来。我俩在院子里,等他一下来,还没来得及喘息片刻,蹬车就走,刻意骑得比平时快许多。

 

顾不上说话,耳边风声呼啸。过了两个路口,我回头一看,父亲的大二八果然厉害,已经撵了上来。但他很给我们留分寸,虽然不让我们脱离视线之外,却小心翼翼的保持着一段距离。

 

这段距离让我们很舒服。我们放低了速度,不紧不慢的并排而行,和往常一样。

 

继续刚才房间里未完的话题,也和往常一样,聊到高兴处,两个半大孩子笑的在车上乱晃。

 

悠悠转转穿城而过,走到城东,转眼到了T同学家楼下。我把车地上一撂,没等父亲跟上来,就送她上去了,依依不舍的告别。下楼一看,父亲已经把我的车扶起来了。

 

我们往回走,父亲很自然的和我骑成了并排,我却想不到有什么话要对他说。

 

话题还是靠他开启。他问我,下自习之后,又学了那么久,饿吗?

 

还真饿,我摸摸肚子,点点头。

 

去前面夜市吃点东西吧。

 

好。

 

前面就是城东的那一排小摊儿。我俩挑了个看起来比较干净的,炒面两份。


父亲说,这个顶饿,而且家里做的少。



 

两份炒面是一口锅炒出来的,分盛两盘,撒了辣椒和咸菜,香气扑鼻。

 

我狼吞虎咽,筷子像扫帚一般,盘中一气横扫。

 

父亲说,慢点,慢点,别噎着。其实,他吃的也挺快。

 

我们对坐一张小桌子,还是不怎么说话。这顿深夜的饭,美味而短暂。

 

从夜市回家的那一段路,我们有了话题。我说,为什么家里不做炒面呢?父亲说,家里的灶头,火没有外面大,炒出来火候差点意思。

 

我说,那你也试试嘛。——在我们家,父亲做饭的时候比母亲要多一点。

 

他说,好。顿了顿,又说,将来你也试试。现在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一个男人,也还要承担很多别的事情。

 

除了炒面之外,别的事情还有啥?我有些警觉,准备迎接询问或是说教。父亲却收拾起了这个话题。


▼▼▼

 

时光如水,高考过后,飞鸟各投林,我和T同学先后去不同的城市念书,几经辗转又在北京相遇了,终究是没有什么大的波折。

 

我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却越来越少,无从逆转。

 

而我每次买锅买灶的时候,都特别关心一件事,火头是不是够大。

 

我不确定,是不是因为要在家里做炒面呢?

 

我也确实很爱做炒面。去不同的地方,也会学习不同的炒面做法。上海式的要搁小青菜和酱油,长沙式的搁剁椒和豆芽,广东式的搁蚝油。

 

炒出来,一锅盛两盘,我和T小姐一人一盘。

 

偶尔也会炒一锅搁辣椒和咸菜的。

 

T小姐问,这是什么版本?

 

我笑答,爸爸版。


当年我爸随我护送你回家,转头在夜市填肚子,点的炒面,就是这个味道。

 

我感激父亲,一程的若即若离,又一程的欲言又止,该有多难呢?换我设身处地,多半做不到的。

 

我怀念深夜里这一碗炒面的味道,经过越久,年纪越长,味道反而更清晰。

 

夜空中经久不散的,其实还是人的味道。

 



真评十句,有理有趣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或搜索
“真评十句” / “True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