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在一起,不孤单》一书的内容,该书作者法国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雅克·萨洛梅从人们寻求爱情、经营婚姻的过程中展开探讨,认为共同生活和保持独立是幸福婚姻的秘诀,强调了在婚姻中尊重个人隐私和保持适当距离的重要性。文章还提到慈怀读书会的相关信息和朗诵者的介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介绍了《在一起,不孤单》一书的主要观点。
书中指出寻找伴侣的目的是共同生活,而不是永久的心动和激情。维持持久关系的秘诀在于在一起又相互独立。无论关系多亲密的伴侣,都要懂得保持适当的距离,尊重彼此合理的隐私。
关键观点2: 文章阐述了婚姻的稳定和持久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和经营。
作者指出幸福婚姻经历三个阶段:最初的紧密结合阶段、矛盾产生阶段和双方认识到需要真实面对自己和对方的阶段。在经营婚姻过程中,双方需要学会在保持独立的同时,也懂得维护彼此的个人隐私和共享隐私。
关键观点3: 文章介绍了慈怀读书会的相关信息和朗诵者的介绍。
慈怀创始人陈晓峰老师分享读书感悟和读书方法,而朗读者一凡则是广播主持人,愿用声音陪伴读者。文章最后提到线上读书社群的相关信息。
正文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甜蜜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一直都怀着美好的憧憬。但现实却是“相爱容易相守难”,特别是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下,婚姻的稳定和持久更是难得。从心动到相守,人人都想从此幸福美满、白头偕老。然而,现实生活的琐碎、没完没了的争执和冷战,最终将美梦化作一地鸡毛。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正确地相处、稳定而持久的幸福下去呢?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在一起,不孤单》一书就给出了准确的答案:一起生活,同时保持独立。这本书的作者雅克·萨洛梅,是法国知名的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他致力于研究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问题40多年,是家庭和伴侣关系,以及个人成长方面当之无愧的专家。这本书,从如何建立伴侣关系,到剖析所遇到的问题,帮助我们获得稳定、持久而又幸福的婚姻生活。下面,我们就走进这本书,一起学习幸福生活的经营之道。不少人认为,甜美的爱情,就是遇到那个“对”的人。TA懂得我们的脆弱,包容我们的任性,会在某一天“脚踩五彩祥云” 带我们逃离这平凡的生活。为了找到这个人,有人主动去寻找、也有人被动地等待。主动寻找的人会主动出击,表现得优雅得体、慷慨大方,想更快把对方控制在自己的范围里。被动等待的人,会期待出现一股神奇的力量,将“高富帅”或者“白富美”送到眼前、爱上自己,从此走向人生巅峰。不管以何种方式遇见,我们都相信,只要遇到了那个“对”的人,就能获得幸福和快乐。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在追寻爱情的过程中,到底是什么力量在影响着我们。作者认为,在爱的相遇中,会有四类力量发挥着明显的作用:吸引可能来自外表,也可能来自情感或精神。我们会被一个人的外表、谈吐所打动,也会被对方的脆弱、忧虑,甚至是粗暴或拒绝所吸引。虽然不少人希望如此,但一眼万年这种事,往往经不住“了解”的考验。比如怕自己“永远找不到真爱”,或者害怕孤独、穷困等等,都会促使一个人更迫切地希望有人陪在身边。比如一些女性不希望找和父亲一样的男人,或者男性不愿找与母亲、或者与某类人相似的伴侣等等。这些力量,都很容易使爱情陷入痛苦和焦虑。受到影响的人,通常是因为没搞明白寻找伴侣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事实上,寻找伴侣的目的是共同生活,不是追求永久的心动和激情。
作者指出:我们要找的人,是能发现你的美好特质、并使你不断变好的人。当然你也会不断发现对方的闪光点,感情也在共同地成长中步步升温。尤其重要的是,婚姻是否持久和幸福,并非取决于找到某个“对”的人,而是要爱一起生活的伴侣,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方向。未来的伴侣,不一定是那个一眼心动的人,却一定是那个让你更加出彩的人。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婚姻都是相似的。也许是因为,幸福的生活本来就是有迹可循的。作者指出,从关系发展的不同层面来看,幸福的婚姻都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最初的紧密结合阶段。这个时候,两个人亲密如同一人,都心甘情愿地为对方付出时间和精力。但是,这些看似统一的行为和喜好,却并非完全都是真实的。所以在这个阶段,亲密无间也承载着风险:即个人的愿望,很难得到及时的倾听和满足。这些被长时间压抑和忽视的愿望,会在某一天突然爆发,表达为抱怨和指责。所以在第二个阶段,伴侣们会经历痛苦和焦虑。随着双方的隐藏部分逐渐显露,矛盾也就由此产生。他与妻子经历了婚姻最初的甜美。妻子一直完美地配合着他,生活平静而幸福。但有一天,他打算举家搬往另外一个城市,妻子却坚决不同意。理由是自己的工作、朋友都在这里,她不想离开。这让丈夫感觉非常意外,他尝试用解释、谴责,甚至是暴力来迫使妻子服从,但最终都失败了。他们的关系也急转直下,陷入长时间的僵持。就是这样,个人的觉醒会严重影响到对方,甚至还会被误认为是放手,或抛弃的证据或标志。但是,如果能挺过这一艰难的阶段,伴侣关系就将得到升华,进入到最终阶段。第三个阶段,双方都已经认识到:这段关系中包含着两个人,以及彼此都应该真实地面对自己、面对伴侣。所谓婚姻,不是一半对一半,也不是合二为一,而是包含着你、我,和我们。我们渐渐成熟,学会对自己负责,也鼓励对方这样做;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也能直面彼此的缺点和不足。将爱情进行到底,就是勇敢面对双方更多的不同之处,包括缺点和不足,甚至还要接受对方的平庸和寡淡。只有在这样真实而开放的关系中,伴侣双方才会有精力,和能力为所创造的亲密关系负责。有人说:无论关系多亲密的伴侣,都要懂得保持适当的距离,尊重彼此合理的隐私,不要轻易冒犯或横加干涉。简单说来,在伴侣的生活中,会存在个人隐私和双方共享隐私两个方面:个人隐私指那些不能或不愿告诉别人的小秘密;而共享隐私则是指那些夫妻共有的,充满生活气息的私生活。一方面,人与人之间永远存在一些不愿分享的隐私;另一方面,在共同的生活中,双方也会共建或彼此共享一些自己的小秘密,构成伴侣之间的共享隐私。可以说,伴侣的生活,正是建立在双方的独有隐私、以及共享隐私的平衡之上的。就像不少伴侣会希望能拥有一个独立区域,作为自己的专属空间。而这个空间,是别人不能进入,并被充分尊重的。作为伴侣,我们不但要尊重和体谅这个空间,同时还要一起守护,使其他人也同样保持尊重和距离。当然,个人隐私还包括一些身体上,以及藏在内心深处的伤痛和经历,都一样应该得到保护和尊重。我们只有在完全信任一个人时,才会向对方分享自己的隐私,当然不愿意受到背叛或冒犯。比如:一位丈夫告诉妻子,自己“患过严重的抑郁症,曾一度轻生”的经历,只是希望她能更加了解自己,却不料妻子竟骂他是 “神经病”。当隐私遭到指责或批评,就必然给对方造成伤害,同时也给伴侣关系带来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