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悦网美文日赏
美文日赏,每日一次的阅读之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将奶奶封存进2英寸的游戏卡带 ·  13 小时前  
三联生活周刊  ·  我们的孩子,会和长辈成为“陌生人”吗? ·  昨天  
码头青年  ·  大S离世,千禧年回忆骤然褪色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悦网美文日赏

看了保姆偷子案,我发现人是这样变“坏”的

悦网美文日赏  · 公众号  · 杂志  · 2019-10-20 20:30

正文

作者:桌子先生
来源:桌子的生活观
ID:zzdshg

01

闹得沸沸扬扬的保姆偷子案,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我今天想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讲一讲这个事件对我们究竟有什么意义。


27年前,重庆一户人家,女主人朱晓娟心地善良,有学识有教养,她因为要上班,便请了一个保姆,将1岁多的孩子交给保姆照顾。


没想到,仅仅过了两三天,保姆何小平就和孩子一起失踪了。


保姆自己的两个孩子接连夭折,于是她偷走了女主人朱晓娟的孩子。


从这以后,朱晓娟一家的正常生活宣告结束,她和丈夫开始了绝望而艰辛的寻子之路。



终于,几年以后,有人联系他们,说在最新一批解救的被拐孩子中,有个叫“盼盼”的男孩和他们丢失的孩子很像。


见到这个孩子,他们欣喜若狂,后来因为一系列阴差阳错的事情,朱晓娟就把这个孩子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来养育了。


可是真实上证明,那个叫“盼盼”的孩子不是她的亲生儿子,朱晓娟的亲生儿子,被何小平拐走后,改名刘金心,整整二十六年,都生活在四川南充农村里面。


这就是保姆偷子案,通过这个事件桌子想说的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保姆和女主她们26年都在教育孩子,保姆养的是女主人的孩子,而女主人养的是错认的孩子。


这两个孩子又是一样的年纪,非常相似,26年后会被她们养成什么样子?


先说保姆这一边。


那个叫刘金心的孩子初中没毕业就辍了学,辗转全国各地打零工,但没有一份工作能长久,28岁,没有工作,没有对象。



感觉生活不如意的时候,他就酗酒,年纪轻轻,白发丛生,还把自己喝出了胃穿孔。


他的三观也有些不太正,和生母朱晓娟相认后,他放狠话,说如果追究养母当年拐卖儿童的责任,就和朱晓娟断绝关系。



朱晓娟之所以能知道这个事情的真相,就是因为这个保姆已经把这个孩子“养废”了,已经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了,她觉得自己已经教育不好他,所以才对他说出亲生母亲的真相。


而那个顶替他的人生,被朱晓娟当作亲生儿子养的“盼盼”,又怎么样了呢?


刘金心见过他一次,他大学毕业,有体面的工作,人长得高大帅气,让刘金心不由得自惭形秽。


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在想,是什么决定了这两个孩子迥异的人生走向?


是基因吗?是天性吗?


显然不是的,而是不同的家庭教育,和来自家庭的爱。


保姆何小平品行恶劣,无知愚昧,再好的孩子被她偷回家,也很难成才;


而朱晓娟有学识,有修养,心地善良,即使养育的不是自己的孩子,也能把孩子培养得很好。


拥有不同的母亲,让刘金心和“盼盼”在这26年间,过着截然不同的两种生活。


刘金心的童年里,是没有体会过“爱”这种东西的,父爱、母爱,对他来说都很陌生。


保姆把他放回老家,就外出打工了,养父不喜欢他,整天对他拳打脚踢。


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只要听到养父的摩托车声,就会条件反射地挺直腰板,并拢双腿,垂着眼睛,手放在膝盖上,一动也不敢动。



后来,他又被四处寄养,姑姑家、外婆家、舅公家,但没有一个是他的家,颠沛流离中,他学会了逃学、抽烟、上网吧打游戏。


保姆从未给他正常的母爱,很少与他交流,而且脾气很大,一言不合就痛骂他、贬损他,说他“注定一辈子一事无成”。


在一个极度缺爱的环境中长大,刘金心会变成如今的样子,也不奇怪了。


但是,“盼盼”来到朱晓娟家中后,朱晓娟却是把全部的爱、全部的精力都给了他,甚至不惜放弃了自己宝贵的东西。



盼盼性格调皮,不好好上课,还爱惹事,朱晓娟就耐心地劝导他,每天亲自接送,监督他写作业。


只要盼盼表现出对什么有兴趣,朱晓娟都会不计代价地给他创造条件,在平均月薪只有几百块的年代,买1000多块的圆号,和将近4000块的萨克斯,眼都不眨。


被爱包裹的盼盼,自然也成长为了一个优秀的年轻人。


父母的教育方式,决定了孩子一生的成就。


而那个保姆最可恨的是,偷走了别人的亲生孩子,还用自己的教育方式毁掉了他。


很难想象,如果刘金心的人生,没有因保姆的一个行为而发生逆转,他现在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呢?


其实,我们总说这个孩子是“坏孩子”,“品质恶劣”,其实他们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是这样的。


他们的“因”,他们的“果”,都可以在父母的身上找到,甚至他们的童年都没有被父母好好爱过。


02

知乎作者“学生陈月半”分享了他父亲眼中的“坏孩子”们的经历。


他父亲在一所以“差生”多而著名的学校当老师,那些学生们,任谁见了都得摇头叹气:作弊、逃课、缺考,还经常扬言要搞死老师。


但他们之所以成为这个样子,都是有迹可循的。


问题的症结,就在他们父母身上。


他们大多在不正常的家庭长大,父母对他们疏于管教,沟通的唯一方式,就是打骂。


作者父亲曾问那些孩子:你们爸妈管过你们么?


他们的回答出奇地一致:他们打过我。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很愤怒,总有父母认为,打孩子两顿,自己的教养之责就尽到了,孩子如果没有成龙成凤,就是他们自己的问题。


这是什么强盗逻辑?




更可怕的是,奉行这样强盗逻辑的父母,还真不少。


我的一个远房堂弟,天资聪明,什么东西一学就会,可是,高二那年,他却突然退了学,然后一个人跑到广东打工,现在几乎和父母断绝了联系。


很多亲戚说起他,都是一副痛心疾首的语气,说他没出息,没良心,他的父母不值得,养了这么一个白眼狼之类的。


他们不知道,也不在乎那些背后的事情:


他的父母吵起架来,谁都不顾家,他经常连饭都没法正常吃;


母亲对他除了打骂,就是抱着他哭,说要不是为了他早就离婚了;


父亲在他心里只是个模糊的代号,因为他永远板着脸,像驱赶苍蝇一样让他别来烦自己……


他从来没有被父母真正的爱过。



堂弟的家里,甚至没有一张好的书桌能够让他能够安静地读书写字,上面堆满了无数的杂物。


他常常羡慕我,因为我的父母会准备一张专门的干净的桌子让我读书写字,我的父母会给我一个安静和谐的家庭氛围……


常听有人说,父母养孩子有多么多么不容易,可是我想说,做孩子,同样不是件容易的事。


他们懵懵懂懂地被带到世界上,唯一能够倚靠的,就是父母的爱。


父母的爱,才能免他惊,免他苦,免他四下流离,免他无枝可依。


如果连这份最原始的爱都缺失了,他们拿什么在这风雨飘摇的人世间立足?


只好跌跌撞撞地在黑暗中摸索,如果最后头破血流,还会被人戳着脊梁骨:唉,那个孩子,可真是个天生的坏胚子。


没有人会去深究,那个“坏孩子”心里,是怎样地一片荒芜。


03

一个无人的角落有一片心声墙,这是一个孩子说心里话的地方。



可奇怪的是,这个孩子用了非常恶俗、不堪的字眼去骂自己的妈妈:


“臭婊子、实在太可恶了”、“闭你妈个头”、“想个头啊,想到恨死你和日记”。



我很惊讶,但是当我在下面看到孩子一笔一划地写下打人表的时候就明白了。



妈妈每打一次就画一横“正”字,爸爸每打一次,也画一横。


这些正字总共加起来有好几百次,我在数这些正字的时候,心是颤抖的。


他还在墙壁上画下哭泣的表情,“妈妈,你太坏了!”,我能体会到孩子那种对母亲的憎恨,又渴望她来爱自己的复杂心情。



可能是“正”字画得太多了,最后孩子说:“自杀去吧,我很可怜,没人爱我。”


他在旁边还画了一颗心,不断在掉眼泪,那一刻我的心真的很难受,孩子的画在掉眼泪,我的眼泪也哗哗直流。



我不知道这个孩子现在过得怎么样,不知道父母是不是还在打他,看了他在墙壁上的画,我真的很想抱抱他可怜而幼小的身体,对他说:孩子,别自杀,我爱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