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养老产业观察
养老产业观察者、思考者、实践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都周刊  ·  打响大战!他们官宣,接入!融合! ·  昨天  
人民日报  ·  清华老教授跨界“养虾”,成了!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养老产业观察

张明辉,杨燕绥:基于医疗治理的医保支付改革分析

养老产业观察  · 公众号  ·  · 2018-07-11 10:04

正文

基于医疗治理的医保支付改革分析


张明辉,杨燕绥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北京10084


摘要 :分析我国医疗保险发展历史及医保支付现状,分析现有问题并从满足三方需求的医疗治理角度完善各项制度,改变医保支付方式,最终解决当前医疗体制的主要矛盾,加快医疗体制改革。

关键词 :医疗体制;医疗保险;治理;医保支付

中图分类号 :C246.5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2-4208(2018)08-0076-03

第一作者 张明辉(1973-),男,副教授,主要从事卫生事业管理工作。

通讯作者 杨燕绥,E-mail:[email protected]

医保支付改革对医疗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在三医联动下,医保由单一资金管理迈向医改治理。本文针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现状,医疗治理现状以及医保支付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1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现状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从最初的农村合作医疗到公费医疗、劳保医疗经历了四十多年,直到 1994 年出现了“两江”试点,然后 1996 年扩大试点。1998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自1998年开始,基本医疗 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2003年开始试点农村合作医疗,2008年全国推开;2007年开始试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09年 全国推开。2003年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2005年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截至目前已有二十多个省市将以上几种医疗保险统一,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至此,我国已经建立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主体,城乡社会医疗救助体系托底,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2 医疗保险治理现状

医疗服务存在高度专业性和技术性、医疗资源相对垄断性,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供需存在费用支出多源等特点,不能实现完全、充分的市场竞争[1]。目前,医疗保险机构主要通过“三个目录”即基本医疗保险药品、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两个定点”即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和“一个办法”即医疗费用结算办法来控制医疗费用,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进行有效管理和引导 [2]。

医疗保险系统包括:被保险人(患者)、医疗服务提供者(医院、医生)、医疗保险机构(医保局、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由政府制定并监 督实行。要进行医疗治理,就要保证以上三个利益相关方长期合作,实现共赢。患者是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的需求者,需要少花钱看好病,接受良好的医疗服务; 作为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医生需要体现个人价值,获得与付出相匹配的报酬,医院需要发展壮大,收支平衡;医保机构需要合理用好医保基金,使患者最大限度的得到医疗保障,享受最好的服务,商业保险公司在给患者提供有效的理赔费用同时,需要满足成本和盈利的需要。三方需求都要同时满足,才能实现长期合作。 基本医疗保险不同于普通的商业保险,提供的是基本医疗费用的补偿而不是赔付。基本医疗保险必须具有福利性、公益性和普遍性,通过社会互助共济,共同承担责任和分担风险,利用有限的保险基金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平等享有健康的权利[3]。

3 医保支付现状及问题

3.1 医保支付现状 基本医疗保险一般以地、市为统筹单位,个别地方以县为统筹单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所有用人单位的职工都参加所在统筹地区的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统一筹集、使用和管理,医保支付执行统一的政策。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一般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 6% 左右,个别地区高达12%,职工个人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左右。按照单位资助、个人出资、国家补贴的原则,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分为两部分,70% 用于建立统筹基金,30% 划入个人账户[4]。对于职工的医疗费用,起付标准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 10% 左右,同时设立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 4倍左右。起付标准以下的医疗费用,从个人账户中支付或由个人自付。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主要从统筹基金中按一定比例支付,个人也负担一定比例。超过最高支付限额的医疗费用,通过大病救助、补充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等途径解决[5]。

3.2 医保支付存在的问题 目前医保存在的主要矛盾是:定点医疗机构与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之间的矛盾;医生与被保险人(患者)之间的矛盾,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时有发生;疗效与医疗费用之间的矛盾;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筹集与偿付之间的矛盾;期望与结果之间的矛盾。

首先,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保障水平总体不高,人群待遇差距较大。由于大多数医保基金是地方统筹,退休人员不再缴纳医疗保险费,导致医保系统适应流 动性方面不足,可持续性方面不足,医疗保险基金运行承受着越来越大的支付风险。其次,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中医疗消费供求关系具有特殊性,医疗消费者一 般不具备医学知识,医生掌握医疗消费的主动权;医疗消费价格事先不能得知,病人不能讨价还价;医疗消费的不确定性,医疗需求弹性对价格的反映比较迟 钝。目前,医保支付的费用在医院收入中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并且具有不可替代性。医保的正外部性和疾病的负外部性越来越显著。第三,社会医保基金近几年每年超过 10% 涨幅,城镇基本医保基金支出平均增速高于基金收入平均增速;重复检查治疗、假住院、修改目录、以药易物等恶意骗保现象有上涨趋势;人 口老龄化严重导致缴费比例失衡,压低了缴费基数[6]。

4 对策分析

4.1 采用综合手段控制不合理增长 针对医院:加强合同管理,建立供方入出机制;采用合理的费用结算方式;完善对医疗服务机构的监管措施;限制医疗服务供给总量;增加非住院医疗服务;开展社区医疗服务;开展中医药服务。针对患者:制定对参保人就医行为约束政策;防范需方的骗保行为;运用经济手段对参保人进行奖惩;强化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

根据国际趋势,采取DRGs-PPS 总额预付和按人头、按病种等多元化混合偿付的方式。医保管理部门与医院同心同向同力,在出台政策前多倾听医务人员和医院管理专家的意见。医疗机构把控费的结果与医务人员的薪酬挂钩,多正激励,少负激励。迅速实现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做好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工作,大幅提高医务人员阳光收入,杜绝灰色收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