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核建锚定“
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数字化管理
”三大方向目标,不断推进先进生产设备引进研发、工艺流程优化以及创新人才培养,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为推广先进经验,特开设“卓越核建 智领未来”栏目,持续刊发各单位良好实践,本次推送第一期。
中核二二金七门项目土石方开挖山体高、爆破工程量大、施工工期紧,技术攻关组针对运输道路较窄、进度和安全管控风险大等问题,
创新采用数字化技术“组合拳”,综合利用无人机航测、倾斜摄影、车载定位、二维重建等技术
,集中组织技术人员实施精细爆破、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科学合理调整施工道路及作业平台,高效匹配机械设备和人力资源,逐个攻破各项重点、难点、堵点。
集成BIM+倾斜摄影+IOT等新一代数字化技术,形成国内核电项目首个集三维实时可视化定位、数据实时自动计算、风险项自动分析预警等功能于一体的土石方工程施工数字化精益管理系统
,通过“数字集成”为土石方施工管理注入新动力,提前40天完成正挖节点目标,创造核电土石方正挖“第一速度”。
技术创新领域,中核二三积极推进自动化技术应用。
弯管工艺新增16项评定
,优化工艺后有效缩短周期、降低成本;
焊接工艺优化15项
,实现辅助管道自动焊对接焊口及返修工艺全覆盖,还
开发了异种钢支架工艺
,全方位提升工艺自动化水平,为智能制造筑牢技术根基。
产业融合层面,
研发了核电工程预制工厂制造执行系统(MES)
。通过整合资源开展技术攻关,该系统实现生产建模、数据采集、任务下发等多项功能,达成生产过程全面数字透明化管理,荣获“数字制造创新解决方案”,在智能建造与数字化管理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中核华兴能源电力技术团队针对水上定位难、偏差大、打桩速度慢、天气因素影响大等难题,
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快速定位的原理,在打桩船上装设北斗定位设备,通过北斗云主、从天线的角度来计算出桩心位置的坐标与桩机方向,实现打桩船快速定位打桩的效果,解决传统人工在水上无法测量放线的难题
。通过实际应用,装有北斗定位系统的打桩船比水陆两栖打桩机工作效率提高68%,对我国未来渔光互补等水上光伏项目打桩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发展意义。
中核华兴项目团队
依托5G技术,打造VR安全体验馆,让施工人员可“亲历”生产作业过程中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后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场景,增强人员安全意识及应急水平
。VR安全体验馆内涵盖了互动式、体感式、观摩式的VR安全体验形式,采用全沉浸、人机交互的方式高度还原施工现场事故的发生过程,给施工人员上了一堂终生难忘的“震撼式”安全教育体验课。VR安全体验馆突破了传统安全教育形式的桎梏,切实为项目现场安全培训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