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音
最精彩的情感故事、人生故事、明星情感揭秘,这里是《知音》和您共同的网上家园。这里有最新锐的生活健康知识和最独到的人生情感指导,经常派发福利。微《知音》,无微不至的服务,大美大爱,炫彩内容,惊喜互动,期待您的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读者  ·  胖东来2024年终奖,不敢想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首个“非遗春节”来了,你的中华血脉觉醒了吗?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北京挺好的,但是我现在只想吃家乡那口腊肠”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我的脑瘫妹妹,在家里孤独的22年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音

卖血父亲“负罪”呼唤:失联的儿子你在哪里

知音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1-17 11:49

正文

文/墨真 编辑/钱艳 覃彩霞



2015年4月13日,本刊记者接到青海读者来电,这位人世间最悲情的父亲叫陈邦顺,已经64岁,是青海海东市乐都区马场乡干沟滩村的普通农民。年轻时他卖血供儿子读大学,最后却换来儿子违纪退学、隐姓埋名与家庭断绝联系的结果。父爱深沉,十多年来陈邦顺从未停止的泣血寻子路,悲情又令人心酸……



农门出了大学生,卖血供子悲情逆天


陈邦顺的老伴叫马桂莲,今年62岁。1976年两人结婚,1978年大儿子陈小良出生,1982年二儿子陈小国出生,1984年三儿子陈小权出生。一家人居住在大山深处,十年九旱看天收成,贫瘠到难以想象。


儿子上学家中开销大,陈邦顺夫妇不得已走上漫长的卖血路,农忙时两三个月卖一次,农闲时甚至会一个月卖一次。他的卖血足迹遍布兰州、窑街、连城甚至到西宁,用奔腾的鲜血换取一家人的生计。


生活艰辛,但大儿子陈小良的优异成绩,让陈邦顺很欣慰。1997年,陈小良被陕西一所自费大学录取,陈邦顺担心毕业后难就业,勒紧裤带供儿子复读。1998年,西安工业学院鲜红的录取通知书,让全家都沸腾了。家里祖祖辈辈终于有了一个大学生,是全家的骄傲,再不用终生与黄土为伍。高兴过后,陈邦顺开始为学费发愁,家里没积蓄,全家供养一个大学生已是极限。为此,读初中的小国、小权辍学回家务农。马桂莲常偷偷落泪觉得拖累了孩子们。小国和小权尽管委屈可谁也没抱怨,任劳任怨跟着父母挣钱供哥哥读书。


陈小良到西安后第二个月,给家里来信。信中透露出从大山到城市的心理落差。他说:“钱用完了,希望家里能给我寄点钱。”他的迷惘,陈邦顺很能理解,这些年他卖血到过一些城市。城市的繁华会给大山出来的人强烈冲击,那种落差让人越发觉得卑微。


陈小国和陈小权对哥哥来信不谈其他只要钱很失望。陈邦顺却说:“你哥他不容易,农村孩子到城里读书,没钱就被人看不起。城里消费高,不是他故意要多花钱。”陈邦顺不愿意儿子因经济窘迫,导致自卑,所以他只能继续卖血。后来,每当陈小良写信回家要钱,陈邦顺便条件反射般地去卖血。


满足儿子物质需求的同时,陈邦顺更想了解小良在学校的情况,可他在信中很少提。到乡政府才能与儿子通电话的陈邦顺问大儿子:“你学习忙不忙?最近学习成绩怎么样?”小良总会不耐烦地回答:“就那样,说了你也不懂。”两年过去,陈邦顺全家都盼着小良放假回家,好围着他问东问西,可小良的话却变少了。


2000年春节陈小良没回家,陈邦顺不放心,背着一袋馍馍辗转到西安找儿子。见面后小良埋怨他:“你这趟既花钱又颠簸,麻不麻烦啊?”陈邦顺说:“过年你没回家没捎信,家人都惦记你!”小良说:“我在网吧打工挣钱。”儿子赚钱为家庭分担,他很欣慰便提出:“我想见见你老师。”小良坚决反对:“绝对不行。你会暴露我私自违规留校打工的事!”陈邦顺只好作罢。第二天一早,陈小良就将陈邦顺送到西安火车站,让他赶紧回家。还没来得及看清西安是什么样,他就走了。他没想到,这竟是他与儿子的最后一面。2001年春节后,陈小良写信说他要去深圳参加招聘会。陈邦顺很高兴:儿子终于有出息了!


为了支持儿子南下应聘,陈邦顺照旧与人相约到兰州卖血赚钱,给儿子筹集相关费用。在卖血途中,陈邦顺和几位老乡偶遇了乔装成卖血者前来暗访农民卖血为生的兰州某报社记者。聊天中,记者得知眼前这位瘦弱不堪的老农,竟在靠卖血供儿子读大学时非常震惊。就这样,陈邦顺在无意间成了新闻报道的主角,报道刊发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各地媒体前往追踪,并直接找到陈小良进行采访。小良不得不承认父亲卖血供他读书的事实,与此同时,媒体还将小良在校不良表现一并曝光。陈小良一下子被推上了风口浪尖,遭受舆论谴责。


处在风暴中心的陈小良,认为父亲“出卖”自己,纷乱的现实让他背负了巨大的压力。为躲避媒体追踪,陈小良换了工作,似乎从此人间蒸发。


采访中,记者联系当年报道此事的部分记者,了解到当年陈小良曾说:“我父亲就不该出卖我,让我没法做人。”当年他离校后,不再使用自己的名字,断绝了与同学老师联系,彻底脱离了以前的生活轨迹。而陈邦顺根本不知道发生的一切,儿子的想法,也是关心他的热心记者婉转告诉他的。陈邦顺听后猛然意识到,自己也许“伤害”了儿子,心里隐约开始不安。


苦难家庭波折不断,失联的儿子在哪里


之后,陈邦顺再没有小良的消息。焦虑之余,他想春节小良回来,到时好好解释,他实在不是有意的。2001年年底,陈小良班主任郭老师来了封信,陈邦顺才知道陈小良因成绩差留了两级,还有缺考、不交学费等违纪行为,学校已经决定对其进行退学处理。


陈邦顺遭遇晴天霹雳:他和妻子卖血供养的大儿子,竟然连大学毕业证也拿不到!全家人都被蒙在鼓里,这几年他在学校究竟干了什么?他想起春天时,小国偷偷给大哥写的信:”良哥,你好!你三年的来信我全看完了,知道了你的一切情况。你在三年当中花去了4万多元钱!这几年家(里的)庄稼全折(卖)完了。你每次来信说是(要)爸妈注意身体,(是要)爸妈每天给你注意身体,好到医院去(卖血)要(换)钱……”


当时看完信陈邦顺哭了,而这封信没有寄出。他非常自责,觉得万分对不起辍学的两个儿子。寄予巨大希望的小良,竟会如此自私,罔顾两个弟弟作出的巨大牺牲,四年花去家里7万多元,最终竟被退学。


全家人知道小良被退学的事后,马桂莲不停地哭,小国摔门走了,小权沉默不语。家中低气压笼罩许久,陈邦顺常坐在村口,但再没能等到小良归来的身影。渐渐地陈邦顺不再生气,只希望他能写封信报个平安。


2002年,知名主持人倪萍联系陈邦顺,将小国和小权介绍到北京奥运村的泰国餐馆当服务员。而他则守在家乡的黄土地上,只为哪一天陈小良想通了、回来了,家里有人在等着他。之后,青海开始大规划退耕还林,陈邦顺开始从事林木养护工作,他亲手种下一排排小树苗,想着树苗长到多高时,小良能回来呢?


小国赚钱后,给父母寄来一套新衣服,陈邦顺埋怨他不该乱花钱,小国却说:“为了供我哥,你们多少年没穿过新衣服?你是还想把钱留给我哥吗?”陈邦顺愣住了,这些年还在长身体的小国和小权,吃着最粗糙的食物,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赚来的钱,全部寄给小良。他们眼看着同学靠读书奔向山外的世界,他俩却被做父母的忽略,心中早已满是怨言,而造成这一切的陈邦顺着实愧疚难受。


可是越愧疚,陈邦顺就越想找回小良,他跟妻子念叨:“小良要是知道,小国和小权都到北京去工作了,心里的压力会不会小一点?”马桂莲知道在老伴心中,大儿子的不辞而别,是他最深的痛、最难以企及的伤。陈邦顺决定主动去寻找儿子。起初,他想去小良的学校寻找,但当年的新闻报道,已经造成了他与小良人生最难堪的误会。如今,再贸然找他的同学,会不会再次揭开儿子心头的伤疤?陈邦顺怕再次触怒小良。他唯有拿着小良的照片,大海捞针地逢人便问。一年、两年、三年过去了,小良还是没有音讯。


思子心切,2005年,陈邦顺还是辗转找到一个小良的大学同学,但对方说离校后就和小良失去了联系。2006年春节,小良的两个高中同学回来过春节,陈邦顺又拜托他们到网络上帮他找小良,也是石沉大海。


等啊等,这样大海捞针般的寻找,既悲苦又心酸。渐渐地陈邦顺的背驮了,看东西慢慢模糊了……


也许是陈邦顺的执念震撼了上天,2007年春天,一个叫张新的女子,突然打电话到陈邦顺邻居家,说是看了报纸的“热心读者”,想表达对陈邦顺全家的问候和关心。


此后,逢年过节张新会打来电话。陈邦顺觉得张新有可能是小良的女友或者媳妇,不然怎么会无缘无故关心他们!通话中,陈邦顺还听到一个小男孩喊“妈妈”,他觉得那就自己的孙子。他几次提出,想通过张新转达与儿子见面的心愿,可张新坚称不认识小良。他追问张新在哪里。她说: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木兰街。陈邦顺记下地址,想立即去赤峰寻子。


就在此时,两年前从北京回到青海照顾双亲的小权病倒了。因婚姻不顺心情抑郁,小权患上了癫痫病。陈邦顺带着小权,到青海、陕西、河南等地求医问药,即便如此,他也不忘随身携带小良的照片,逢人就问。最终因为没钱继续治疗,小权被送到乐都县精神病院。一年多后,他的病情有所好转,陈邦顺才将他接回家。


而自从弄清“小良媳妇”的地址后,陈邦顺的关注点又被小良占据。这一切深深刺伤了凡事看在眼里藏在心里的小权。2009年下半年,饱受病痛折磨又治愈无望的小权,在打麦场服下剧毒农药,离开了人世。


亲眼目睹小儿子服毒自杀,陈邦顺一夜白头,小权是三个儿子中最贴心最懂事的,年幼辍学,在外打工尝尽辛苦。他虽然没说过埋怨父亲的话,但他以如此决绝的姿态离开这个世界,也是对陈邦顺多年来的忽略做出了最后的抗议。


陈邦顺枯坐在小儿子的坟头,内心充满绝望,他对着山谷痛苦哀嚎:“小权,爸爸对不起你……小良,为了你,我愧对小权一辈子啊!你最可怜的弟弟也走了,你不回来送送他吗?”回答他的只有山谷凄厉的风声。


老父亲最后的呼唤:只求再见你一面


小权走后,陈邦顺越发沉默。常年劳作和多年卖血经历,他比同龄人老一大截。多年的老寒腿也被确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腿部变形严重,行走艰难。


2009年底,陈邦顺93岁的母亲与世长辞,弥留之际她呼唤着小良的名字:“奶奶再也见不到你了……”老母亲临终牵挂孙子走得很不安详。接连打击袭来,陈邦顺痛不欲生,他辗转查到“小良媳妇”的号码打过去,一个小孩稚嫩的童音传来,他刚问了句:“你爸爸叫什么?”就有人拿走了电话,对方听到他的声音迟疑片刻挂断了。


几天后,陈邦顺再打,号码已经永远成了空号。之后,张新再没打来过电话。陈邦顺久久难以释怀:是小良吗?他是不是还没想好怎么面对老父亲呢?


春节过后,陈邦顺拖着变形的双腿,按照张新所说的地址,一瘸一拐踏上艰难的寻子路。这次他风餐露宿,却无功而返。接下来几年,陈邦顺的身体每况愈下,寻子路越发艰辛。


三年间,陈邦顺的大哥、大嫂相继离世,就连从小领着三兄弟玩耍的侄儿也英年早逝。每送走一个亲人,陈邦顺总会悲观地想:留给我的时间也不多了,有生之年,我还能见到大儿子吗!他甚至开始怀疑小良还在不在人世?


2014年9月,陈邦顺怀揣着两千块钱,再次踏上了寻子路。他决定最后去一趟赤峰市,不然他死不瞑目。为省钱,陈邦顺坐了16个小时硬座到了呼和浩特,又转长途车到赤峰。得知父亲独自去了内蒙古,小国非常担心。他打电话给父亲说:“60多岁的人了,还折腾什么?小良这些年都没消息,找着还有意思吗?”


陈邦顺心中一阵酸楚,小国这些年供养父母,早已成为家中的顶梁柱。尽管如此,可陈邦顺的心里,小良始终占有重要的位置。他知道是自己一手造成了这个家庭的失衡,小国的问题,他无法回答,找到了小良又能如何?他也在问自己,可他还是不愿放弃。陈邦顺黯然道:“爹老了,要是再找不到小良,估计这辈子都见不到他了!”父亲苍凉的回答,让小国再也说不出话来。


在赤峰期间,因坐太久的长途车,陈邦顺腰腿酸疼,小腿肿胀行走艰难。他用一根木棍做拐,硬撑着奔波在四个派出所之间,详细打听小良的消息。派出所的民警都被他感动,发动一切力量帮他寻找,遗憾的是依旧没找到有价值的线索。最后,钱花完了,陈邦顺坐在车水马龙的路边,满目苍凉。


2015年春节后,陈邦顺的腿部病变恶化,腿脚越发不好使,他觉得再也跑不动了。绝望之际,陈邦顺将寻找儿子最后的希望,寄予在了小良最爱看的杂志《知音》身上。陈邦顺联系本刊记者,讲述了他让人心酸的寻子故事。时过境迁多年,陈邦顺即悲苦又令人心酸的经历,依然震撼人心。这位世间最平凡的父亲,穷尽毕生可以付出的一切,只为找到失联的儿子,道一声歉,再见一面。希望当年的种种误会,儿子能够尽数放下,一家团聚。如此卑微的愿景,闻者落泪。


陈邦顺特别叮嘱记者,在文章的结尾一定附上他想对儿子说的话:“小良,如今家里的日子好过了,我和你妈妈都有了新农合,我们还存了些钱。想给你的孩子上学,今后也不要你的一针一线一件衣服。就是想知道你现在过得好不好,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找你,在等你!家里的亲人陆续都去世了,爸不知道还能等你多久,有生之年还能跟你见一面,了了心愿,小国和你妈也不怪你了……”(希望看到主人公更多内容与图片,与主人公互动,请关注知音公众号后回复“陈邦顺”。)  


—————————广 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