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纸上建筑
有趣的时事评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主编温静  ·  最新!一批家庭题材剧待播 ·  13 小时前  
新京报评论  ·  山寨网站碰瓷DeepSeek,散发着一股功利 ... ·  18 小时前  
人民日报评论  ·  从DeepSeek看中国创新丨人民锐见 ·  昨天  
求是网  ·  延续八闽文脉 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 ·  2 天前  
孙立平社会观察  ·  前车之鉴:慕尼黑协议是怎么回事?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纸上建筑

“30万玉镯事件”是炒作吗?

纸上建筑  · 公众号  · 时评  · 2017-07-01 19:55

正文

30 万玉镯事件”这几天是刷了屏了,最大赢家恐怕是玉石商家,各路文玩大 V 抓紧时机进行了一波全民科普,证明了几件事情的存在即合理:第一,玉就是这么贵,第二,玉就该这么贵,第三,这么贵的玉就该是像大白菜一样堆着卖……屌丝网友不得不咋舌闭嘴了,而土豪网友可能已经在心中默默种草,每一个略有求知欲的网友,都被准确投递进了这个坑里。

鉴于这惊人的广告效应,玉石商人们就是凑钱帮大妈把手镯给赔了也不亏啊。

然而事件的走向出乎意料,昨日涉事商家 “姐告玉城”通过公号喊话,称摔断玉镯的费女士不知所踪、电话失联,不正面出来解决事情,导致事情一拖再拖。

失联了? ——全网刷屏的女主角,会傻到以为自己能跑得掉吗?

双方已经过当地政府和警方调解,不可能不留下身份信息,既然调解不成直接起诉即可,人跑了也不影响你告,如今法院缺席都能审判,姐告玉城何必死盯着私下解决?

实际上法庭才最公正,网友还就怕你们私下勾兑,二天说 18 万握手言和,谁知道真的假的?正如上文所述,这一拨闹剧刷屏, 300 万都买不来这个传播效应。

当事人 “失联”已经足够惊奇,然而今日又现神转折,一条小视频在网络流传,疑似当事人费女士坐小船游山玩水、表情轻松、毫无压力,摄像人更嬉笑着旁白:“摔坏 30 万玉镯的费女士,协商不赔偿,现在偷渡跑路”……从发型、服装、配饰等多角度对照,确实与现场视频中的当事人高度相似,立即引发了“策划炒作”的质疑。(澎湃新闻)

这位女士是吓失常了吗?还是传说中的奥斯卡戏骨?难道这一次吃瓜群众又被套路了?都说新闻要等等看,没想到还等成连续剧了,还是谁也猜不到结尾的神剧?

姐告玉城方面则回应说已经看到小视频,但否认炒作,称此事已交给律师全权处理,网友的评论和质疑自己管不了。(云南网)

咦? ——好歹也配合一下表示个愤慨么,昨天还在长篇大论严辞谴责当事人跑路,今天看到跑路“证据”却如此淡然了?

至此我们不知道谁真谁假了,但是肯定有人被耍了,如果被耍的不是商家也不是大妈,那就只能是吃瓜群众,还有这几天来义务劳动科普玉器常识的古玩大 V 们,看到这一幕恐怕心中也默默骂了一个神兽吧。

正常人没这么玩的,如果当事人不是神经病,必然是戏精无疑。如果最终确认这是一场炒作,涉事各方会否迎来惩戒?

但凡炒作总有目的,要么是为了当网红,要么是为了做推广。而这位费女士虽然演技通关,但当网红还得看脸,怕是再晕几回也当不了网红。这几天来倒是 “姐告玉城”乃至“瑞丽玉石批发”等几个主题,知名度大大提高,从圈内走向圈外,实现了跨越式扬名……无论它们是不是幕后主使,都已经成为最大赢家。

如今无底线炒作越来越多,炮制出一次又一次假新闻,愈演愈烈,根本原因是代价太低,几乎成为无成本宣传的利器。两年前接连炮制 “用身体换旅行”和“挖掘机车震”等低俗假新闻炒作的某视频直播软件,至今还活得好好的。而不断通过奇葩炒作上位的快手,已经成为业内黑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