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38年9月30日,英国首相张伯伦从德国慕尼黑回到伦敦,在机场上,他挥舞着一纸协定,得意地宣称:“我带来了整整一代人的和平!”但是,不到两年,英国就遭到了德国飞机的猛烈轰炸。
慕尼黑协议,全称为《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是20世纪30年代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该协议于1938年9月29日至30日在德国慕尼黑签订,涉及英国、法国、纳粹德国和意大利四个国家。协议的核心内容是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这一决定深刻影响了二战前的欧洲政治格局。
背景与起因
在1930年代末,欧洲的政治局势日益紧张。德国在希特勒的领导下,积极扩军备战,并对周边国家表现出侵略意图。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苏台德地区居住着大量德意志族人,他们要求脱离捷克斯洛伐克,加入德国。希特勒利用这一民族情绪,向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并威胁使用武力解决。
面对德国的威胁,英国和法国采取了绥靖政策,希望通过妥协来避免战争。这种政策的核心是牺牲小国利益,以换取大国的和平与安全。在这种背景下,慕尼黑协议应运而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慕尼黑协议直接涉及的当事国之一,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却未能亲自参与谈判(谈判时,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团被迫在会议室门外等待结果)。
也就是说,慕尼黑协议是在捷克斯洛伐克这个当事国缺席的情况下签订的,是几个大国做成的一个交易。
协议内容
慕尼黑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割让苏台德地区: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地区(约2.8万平方公里)割让给德国,德军分阶段占领该地区及其他德意志族占多数的地区。这让捷克斯洛伐克失去约1/5的领土(包括关键工业区,使其丧失了70%的钢铁产能、66%的煤炭产量和40%的电力供应)和约300万人口。
2. 国际委员会管理:对于尚不能确定德意志族是否占多数的捷克斯洛伐克其他地区,由英、法、德、意、捷代表组成的国际委员会暂时管理,并计划于11月底前举行公民投票,以确定其归属。
3. 释放政治犯: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应在4周内释放正在服刑的苏台德政治犯。
4. 解决少数民族问题:有关政府须在3个月内解决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波兰和匈牙利少数民族问题,否则四国首脑将再次开会讨论。
5.保证新边界安全:英、法保证捷克斯洛伐克的新边界不受侵略;当捷境内少数民族问题得到解决时,德国也将对捷提供保证。
对于捷克斯洛伐克来说,慕尼黑协议是一次严重的国家利益牺牲。协议签订后,总统贝奈斯辞职流亡,国家陷入分裂;1939年3月,德国撕毁协议,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影响与后果
可以说,慕尼黑协议是绥靖主义的一个典型案例。这项协议的签订,对当时的国际局势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慕尼黑协议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国际关系学者汉斯・摩根索在《国家间的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一书中写道:“《慕尼黑协定》的签订,让各国看到了西方国家在面对侵略时的软弱和自私,这无疑破坏了国际秩序赖以维系的信任基础。”
比如,苏联原本是希望与英法等国合作,共同遏制德国的扩张的,但《慕尼黑协定》的签订,让苏联意识到,英法等国更关心的是自身的短期利益,而不是维护欧洲的和平与安全。这使得苏联对与英法的合作失去了信心,转而寻求与德国改善关系。1939年8月,苏德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更重要的是,本来,慕尼黑协议的目的是阻止战争的发生,但英法等国在慕尼黑会议上对德国的妥协,实际上是向希特勒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西方大国不愿以武力阻止其扩张。希特勒在1938年后的私人谈话中多次表示,慕尼黑证明英法“软弱且缺乏决心”,这让他相信后续侵略行动不会遭到实质性抵抗。
在占领苏台德地区几个月后,德国便全面入侵了捷克斯洛伐克,将其彻底吞并。这表明,《慕尼黑协定》中以领土换和平的设想,不过是一个虚幻的泡影。在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德国继续向波兰提出领土要求。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从《慕尼黑协定》到二战爆发,仅仅过去一年时间(根据网上资料整理)。
关联阅读:
孙立平:我教老胡炒股
孙立平:问题不在你需要什么,而是你是否被需要
不要让孩子鹦鹉学舌,人不是鹦鹉
孙立平:中国房地产,走的不是周期性波动,而是阶段性转折
孙立平:刚性泡沫的想象,误导了许多人,甚至可以说误导了整个房地产界
孙立平:清醒如郁亮者,约束也难避免这个最后的结局?
孙立平:近在眼前:这是美妙的前景,还是可怕的结局?
孙立平:观察2025年世界风云的四条脉络
挖茶俱乐部精品系列
普洱老茶,限时半价
云南省茶叶协会会长邹家驹先生出品
对饮茶品茗感兴趣的朋友
可以加上面的微信
由其拉入挖茶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