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Morketing
Morketing-全球移动营销第⼀媒体,源于Mobile Marketing,O包含Mobile、Global等。创办至今,从单⼀媒体发展为营销⼈的服务平台,内容报道为根本,拓展活动、魔客研究院、魔课等。Slogan:用营销连接商业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产宝  ·  专利 | ... ·  2 天前  
开平广播电视台  ·  以为是糖,结果放嘴里炸了……网友:真的很像! ·  昨天  
广东台今日关注  ·  突发!美国一飞机失联 ·  4 天前  
广东台今日关注  ·  送别99岁黄旭华院士!我此生没有虚度,无怨无悔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Morketing

爱丁顿何欣:消费品数字化下半场,“靠”量身定制 | 灵眸大赏2024

Morketing  · 公众号  ·  · 2024-12-19 10:32

正文


11月21日,第九届·灵眸大赏Morketing Summit于中国·上海举办。


第九届·灵眸大赏以「十年」为题,围绕「品牌—系统之美」、「全球化—Go Glocal」、「数智场—数智+AI」、「游戏应用场—新流量」以及「播客营销专场」五大方向,设一大宏观论坛与五大分论坛。Morketing邀请到了消费、品牌、电商、文娱、游戏、新科技、出海等不同行业,多领域领头羊齐聚,与营销人共同「回溯原点,探索奇点」。


整理 | Tinney


数字化的上半场带来了革命性的营销发展,那么下半场,数字化该怎么用?


这是所有品牌都该思考的事情。过去十年,数字化让无数品牌乘风而起,未来十年,数字化站在新的起点。在爱丁顿集团亚太及中国区首席数字官何欣看来, 数字化的下半场,应该是“回归原点”,用量身定制的数字化策略,与品牌本身紧密结合,与公司业务深度整合。


引用庄子的话:“道也,进乎技矣”。技术是推动变革的基础条件,而更深层次的是如何通过策略来挖掘和实现这一变革。


“数字化应被视为一个起点,是快速制胜的法宝。”何欣认为,不同成长阶段的品牌有不同的玩法,比如小而美的企业就可以用数据化找到目标、洞察兴趣、借短视频或直播引爆出圈后,借活动节点增加销量;而具有一定规模的品牌,可以BC一体化来寻求突破;高端奢侈品牌则可以从客户关系的角度出发,创造连接深抓客户。


所以一个量身定制的数字化营销方案,是帮助企业突破现阶段,迈向更高层次最有效的方式。


在第九届灵眸大赏Morketing Summit“品牌-系统之美分论坛现场”,爱丁顿集团亚太及中国区首席数字官何欣,以《消费品数字化进入下半场,量身定制是关键》为题进行了分享。



以下是演讲实录,Morketing编辑整理:


从“移动支付”到“短视频直播”

看过去十年数字化带来的4大营销变革


大家好!我是何欣,现在就职于爱丁顿,一直以来,我都在为品牌持续探索数字化工作。

回顾20年前,我踏入这个行业的第一份工作是担任飞利浦公司的财务职位。在那个时代,数字化的概念尚未普及,我们所使用的技术和系统仅限于ICP(内部控制程序)和报表等基础工具,与当今的技术相比显得原始且缺乏吸引力。但那时,飞利浦的电动牙刷、剃须刀却能够以数千元的价格出售,这在2000年初是非常高的品牌溢价,这种价值,正是源自于品牌本身。同时,这也为我在做数字化时带来很多的思考和启示。

随后,我去到阿迪达斯,主要负责将消费者的会员体系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在NIKE时,线上电商平台迅猛发展,积累了数以亿计的消费者资产并带来了消费的爆炸性增长;再后来,我加入了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品牌——卡骆驰(Crocs)洞洞鞋,我们抓住了电商和直播的红利,使得品牌在当年实现了触底反弹;当疫情进入中后期,我又回到了一个非常传统的以线下为驱动的食品饮料行业。

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数字化仍然存在巨大的发展机会,而这些机会不再仅仅局限于电商领域。

回顾过去十年,数字化进程在营销领域带来了四个主要的变革点。

第一,当年移动支付技术迅速普及 ,从线上扩展至线下的便利店、商超。以营销的角度看,那是第一次把数字化从线上孤岛与商业体系进一步融合,使数据来源变得更加多元化。

第二,电商经历了井喷式增长 ,这背后是一整套的分析、数据管理、洞察以及IP营销的方法论,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营销手段。

第三,2017年小程序的横空出世 ,最初以简单的跳一跳游戏形式出现,但很快被各品牌广泛采用,包括那些最固执的奢侈品行业,小程序的普及首次让公域和私域的概念得以形成,并在两者之间发挥了巨大的融合作用。

第四,疫情前短视频和直播的兴起带来了新的红利 ,通过直播活动和明星的线上互动,创造了大量话题,并提供了品效合一的机会。


这风起云涌的十年带来的变化,在今天仍影响着营销的工作,让每个营销人保持紧张状态。同时,跨境电商、社区团购、即时零售等新名词不断涌现,加之元宇宙、AI等新兴概念,也让人目不暇接。

我们深刻感受到,在经历了众多发展的高光时刻后,今天仍面临着众多挑战。数字化有很多光环,曾被视作拥有点石成金的能力,如今却似乎不再那么有效。环境变化的原因使消费者变得更加挑剔,消费观念更加成熟,同时平台和环境的竞争愈发“卷”,从品牌的角度也能感觉到在承受着非常多的压力。

在“卷”的同时,品牌也不断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包括新口味、新包装和新产品,但毛利、整体利润和增长却变得越来越难以挖掘。

在这样一个时间点,我们需要怎么样做?曾经,数字化应被视为一个起点,是快速制胜的法宝。经过十多年的变化,我们认识到数字化需要回归原点,与 品牌策略紧密结合,与公司业务深度整合,基于品牌的初心和最强势的方向,量身定制数字化策略。

让数字化要回归原点

新的十年,做量身定制的数字化策略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数字化对不同品牌的影响,我来举一个例子。通常,人们会将数字化等同于电商或会员体系的建立。然而,这种模式是否适用于所有品牌呢? 以会员体系为例,许多品牌采取积分、换购、送券等手段,这实际上是一种折扣策略,长期下来可能会影响品牌毛利和品牌溢价。

之前我做运动品时发现,在鞋履或服饰行业,消费者的购买频率是有限的,这与会员体系的运作存在天然的矛盾。与此相比,酒店和航空业的会员体系则完全不同,因为商旅人士可能每周都会飞行和住宿,这提供了更频繁的互动机会。所以对于运动品牌来说,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会员体系出发点。虽然运动品购买行为频率较低,但运动活动本身是高频的。因此,将品牌与消费者能参与的高频运动活动深度连接,才是运动品牌会员体系成功运作的关键。这也说明定制化策略很重要性。

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独特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策略,在我看来,不同成长阶段的品牌,也可以被大致归类为三种形式。

首先是小而美类型的品牌,其通过抓住新兴赛道的机会,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增长。

它们通常锁定一个赛道,运用数据化能力找到目标人群,洞察其兴趣点和热点话题,然后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等方式快速连接和引爆话题,达到迅速出圈。随后,它们会利用平台营销IP和大促节点,如超品日、会员日以及618、双11等,来快速增加销量——在中国市场上,这种模式已经帮助许多新赛道里的品牌快速取得了成功。

在如今中国市场的大环境下,如何从0-1,如何从比较小众的赛道快速成长为几十亿或者上百亿的品牌,市场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运作方式。但对于已经达到50亿到100亿体量的品牌来说,如何进一步扩大在线上的声量,则变得更加复杂。而我认为, 大品牌依靠数字化来服务增长,小品牌则用数字化去制造增长

这一观点基于马老师十年前的论断,即数字化将成为未来十年的第四种商业基础设施,与水、电、土地并列。如今,数字化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工具和手段,市场上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和系统供品牌快速采用。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一个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品牌,要怎么样做?

以可口可乐为例,当讨论到电商在业务中的发展潜力时,很多人问我,电商能够取得多大的发展?在几百亿的体量里,公司能占到多少销售份额?实际上,从数据看,在天猫的占比是1%。京东也差不多,美团、饿了么和京东到家的总和也未超过10%。尽管电商团队已经非常努力,但突破10%的天花板实在是有难度的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