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IONAL CENTR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
点击上方“
国家大剧院
” 一键关注微信公众号
9月22日至23日,
“梅尚程荀史依弘”
系列演出将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上海京剧院梅派大青衣,国家一级演员史依弘将会为大家带来《苏三起解》(9.22日)、《昭君出塞》(9.22日)《春闺梦》(9.23日)、《金玉奴》(9.23日) 四折戏的演出。这四部作品分别讲了什么故事呢?“梅尚程荀”四个流派又有怎样的特点呢?欢迎各位朋友与剧小院一起,走进我们今日的艺堂课。
梅派——《苏三起解》
尚派——《昭君出塞
》
程派——《春闺梦》
荀派——《金玉奴》
1、《苏三起解》的“起解”二字为何意?苏三为什么要“离了洪洞县”呢?梅派对于《苏三起解》的意义何在?
2、“唱死昭君,累死王龙,翻死马童”是什么意思呢?尚派有怎样的表演特色呢?
3、《春闺梦》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跟程派有怎样的联系呢?
4、荀派的《金玉奴》,随着时代的变化有怎样的改良呢?荀派与《金玉奴》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呢?
“起解”一词,即为押犯人上路,在古代指发配流放或者调到省州府县城受审。本剧的主人公苏三,就是到县城受审。其受审的原因,是被指控谋杀亲夫。
《苏三起解》,即为完整版《玉堂春》的一折。玉堂春所讲述的,正是苏三本人与王金龙的故事。其中牵扯到了四个人:苏三、王金龙、沈雁林、沈雁林原配。这四个人的四角关系如下:
于是,在这场倒买倒卖、恩怨情仇的风波过后,苏三被迫离开了自己心爱的人,还为误杀亲夫的沈林雁原配背了锅,走上了“法庭”。
而另一边,男主虽然破产,但毕竟是官二代,又是学霸,底子好,因此通过个人努力奋发图强,又考上了进士。之后外放山西巡按,之后苏三被押至太原受审,故事自然反转,苏三沉冤得雪,二人结局圆满。
梅派对于这出戏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梅兰芳是“四大名旦”改良这出戏的第一人;另一方面,他开创了独立演出《苏三起解》这一出戏的先例。
▲史依弘《苏三起解》剧照
《昭君出塞》这出戏,与尚小云有着不少的渊源,除此之外,还十分能体现尚派的特色,即为
文戏武唱,允文允武
。
过去的梨园有个说法,叫“唱死昭君,累死王龙,翻死马童”。这组词语的含义,大致如下:
“唱死昭君”:王昭君要边武边唱,在演唱中有大量的身段表演,唱功、做功繁琐;
“累死王龙”:御弟王龙是和亲使节,需要配合昭君做身段、翻牌;
“翻死马童”:马童就是给昭君牵马坠蹬的,不仅在演人更在演马,身段很多,主要是翻跟头。
这出戏的看点,在于尚小云先生创造的昭君,英气勃发中带着一丝柔美,以及一种远走异乡的惆怅。
▲史依弘《昭君出塞》剧照
《春闺梦》可以说是和《锁麟囊》齐名的,程砚秋先生最负盛名的原创剧目。
程派的唱腔低徊婉转、荡气回肠,非常擅长塑造悲剧角色。
而《春闺梦》正是一个这样的悲剧故事。
关于《春闺梦》的解读:
剧名来源: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题材:反战
张氏梦见了丈夫解甲归来,两个人共诉衷肠,闺房缠绵之乐;
梦中战鼓声催,王辉回到战场,张氏跟随,满眼都是兵燹之祸;
《春闺梦》这一剧目,最具特点的部分,便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唱段,感情完全不同,梦前段的倾诉衷肠,与梦后段“一霎时顿觉得身躯寒冷”的悲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史依弘《春闺梦》剧照
《金玉奴》这出戏的全名叫《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是“三言二拍”里的故事。主要的故事线索如下:
莫稽的上司林润要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莫稽欣然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