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掀起一股人工智能芯片创业热潮。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国内AI芯片产业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趋势,初创公司的涌现形成一股不容忽视的洪流。
对这些创业公司来说,如何避免成为AI浪潮中的炮灰将会是个很大的挑战。毕竟,只有真正落地应用,才能做到技术变现,实现商业化价值。
云天励飞研发副总裁李爱军
芯师爷带着AI芯片创业的路径、战略、技术、场景、竞争等相关问题的思考,来到AI芯片创业的领头羊之一的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对其研发副总裁李爱军进行采访。
为什么自己做AI芯片?
目前,国内参与的玩家有近十家,包括寒武纪、地平线、比特大陆、西井科技、深鉴科技、云天励飞等等。众所周知,芯片行业投入大、研发周期长、收益慢、风险高。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坚持自己做AI芯片呢?
在李爱军看来,芯片的算力作为推动AI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未来谁拥有更低功耗、更低成本、更高效的AI芯片,谁就有机会掌控未来AI战场的主导权。
一方面,随着场景越来越细化,通用芯片越来越不再适用,市场上短时间内很难找到合适的芯片。
另一方面,相比传统芯片而言,AI芯片算法更新迭代速度太快。自己做芯片能保证芯片跟上算法的迭代速度。“如果使用通用芯片,算法需要迁就现有的芯片的算力和带宽,就需要在算法性能和运行速度间进行折中和取舍,难以获得最佳效果。”
而在芯片架构的选择上,李爱军认为,CPU虽然非常通用,但不太适用人工智能算法,而GPU并行能力很强,但是成本和功耗难以克服。
在此情况下,云天励飞研究自主创新的ASIP深度学习处理器架构,第一代芯片架构利用FPGA来实现和验证。
第二代ASIP深度学习处理器架构在第一代架构基础上优化,并进行ASIC流片。该芯片的指令集针对CNN算法特点深度定制,灵活度高,且可以满足深度学习算法的快速演进要求。该芯片的性能比FPGA提升了一个数量级。
据了解,现在云天励飞的人工智能芯片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的显著特点。另外,云天励飞IPU芯片具备智能演进的功能,可以实现可编程,远程一键升级。
不过,李爱军表示,光掌握技术还不够,还要有应用场景。人工智能不应该只是实验室里的一项技术,只有在推动技术革新的同时结合产品落地,才能最大程度释放AI的能量。就拿前不久被收购的深鉴科技来说,只是纯粹提供技术而没有真正的应用场景的公司是走不长远的。
联手传统厂商掀起安防改造风潮
李爱军认为,安防其实是AI视觉公司切入市场最好的一个领域。
首先,整个安防市场非常庞大,有千亿的级别市场具备深耕的价值;其次,安防是目前比较刚需的一个场景。因为AI创业公司有传统厂商所没有的技术优势,而这些AI技术的加持确实可以帮助公安提高公安破案的效率和节省人力。
不过,“安防”是一个相对传统且生态链异常复杂的行业,没有深厚的技术和资源积累的玩家难以立足。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等传统安防巨头早已在安防这个多金市场上实现了垄断,他们在数据和生态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即使是BAT,也不敢贸然进入这个领域。然而,我们却看到,越来越多AI初创公司进来布局。他们如何立足竞争激烈的市场?
李爱军表示,和传统安防公司单纯提供终端硬件摄像头的定位不一样,云天励飞这种AI创业公司提供的是一整套系统和解决方案。
李爱军认为,云天励飞和海康、大华这样的安防巨头更多的是一种双赢的合作关系:传统安防公司在摄像头硬件研发上有优势,云天励飞这样的AI创业公司在算法、芯片和速度上有优势,双方可以互补。
更重要的是,AI技术对安防行业的驱动和颠覆力是远甚于先前的高清视频。伴随AI技术在安防领域的加速落地,AI将掀起新一轮智能安防改造热潮。
AI商业化的下个风口将是新零售?
除了安防领域,云天励飞也在寻找其他应用领域。而他们瞄准的下一个目标领域则是新零售。
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18个月,有上千亿的资金进入到新零售领域。
相关数据显示,全国零售行业在2010年-2012年,以每年14万亿的零售额年增速在18.5,到2017年36万亿,年增大概在10点多的平均水平,并且这一水平将持续。电商在其中的比例只占14%-15%。
换句话说,有近八成的流量在线下,新零售线上走到线下将会是趋势。
新零售的核心是提升用户购物体验的一种全新方式,而这恰好是AI所能赋予给商家的能力。一时间,“AI+新零售”成了下一个众多企业争相抢占的风口。
许多线上电商巨头也已经把AI技术应用到线下的无人商店中,无论是京东及阿里开设的无人超市,还是亚马逊的无人便利店Amazon Go,都应用了包括人像识别、商品识别在内的AI技术。另外,今年以来,新零售领域已披露的融资项目已经超过25个。
作为AI技术的加持者,云天励飞也正在加大对新零售的投入和布局。
李爱军认为,人工智能在线下零售成功落地主要有两部分。其一是AI视觉的落地,帮助商家更好的进行精准营销。其二是深度学习,把深度学习应用在业务中,比如库存管理。
基于此,云天励飞通过对算法和芯片的协同优化,推出了自主研发云端结合的智能商业整体解决方案。李爱军表示,该解决方案主要是利用人脸识别技术构建用户画像,帮助商家进行精准营销。
比如通过对消费者的衣着的识别可以进行精准的消费习惯的推送和预测;在刷脸支付、自动售卖商店、无人店等场景下,一系列的设备和新的营销模式和现象,为商家提供更加精准的物流和商品的选择,构建一个更加便利的用户体验。
不过,问及AI在新零售领域何时能真正实现大规模商业化时,李爱军表示,AI在2C方面还是需要一定的时日。
事实上,新零售也是其他众多AI公司所垂涎的市场。据芯师爷了解,云从、旷世、依图、深兰、Yi+等其他众多AI创业公司也都往这个领域扎堆,可想而知,未来的竞争一定是会更激烈的。
对此,李爱军并不担忧,“除了‘技术+服务’优势之外,我们在新零售方面的理解应该更加深刻,因为我们有做精准营销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曾是国外互联网巨头相关广告业务的负责人。”
总结
有别于传统芯片公司,云天励飞推出“芯片+服务”王牌,并准确找到刚需应用场景,并逐步向其他领域延伸。
从本质上来说,云天励飞不是一家芯片公司,更倾向于把自己定位为系统公司或者大数据服务公司。他们主要通过不断升级的云端服务去获取持续性的盈利。据李爱军透露,很多AI公司还处于投入阶段、无法实现收支平衡的时候,云天励飞在2016年已经开始实现盈利。
中国急需升级的传统产业给了AI核心技术公司极大的增长空间,而那些具有落地场景和数据服务能力的公司将无疑能走得更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