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国有成均,在浙之滨”。今天的浙江大学,正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学校将秉承求是创新精神,致力于创造与传播知识、弘扬与传承文明、服务与引领社会,积极推动国家繁荣、社会发展和人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浙江大学  ·  浙大推荐!这些年度好书,值得一看! ·  昨天  
武汉大学学生会  ·  什么是武大人必做的99件事?(第五期) ·  3 天前  
武汉大学  ·  春晚这句祝福,是送给他们的! ·  4 天前  
武汉大学  ·  谁家学校上春晚了?是我的武大! ·  6 天前  
浙江大学  ·  我在浙大的2024年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浙江大学

浙大推荐!这些年度好书,值得一看!

浙江大学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25-02-03 11:35

正文


“每个用心阅读的人,

都有一段可被阅读的人生。”

在书籍的字里行间

我们认识世界、学会思考

而后成就自己


经浙大出版社内部多轮票选

相关专家评审

万名大众读者线上投票

浙江大学出版社2024年度好书

准时与读者们相约


今天,小浙为大家重磅推荐

这些年度好书

让书香伴随我们

开启新一年的求知路


点击图片,看看和你最有缘的年度好书


《对内对外开放》

相关系列图书

任少波 总主编

黄先海、宋学印、方建春、叶建亮、盛世豪、王祖强等 编著


《对内对外开放》在梳理对内对外开放发展模式的历史脉络、理论逻辑、实现路径和未来走向的基础上,以义乌打造“国际小商品之都”为切入口和案例,对浙江如何统筹本地经济与外资经济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挖掘。《从市场大省迈向市场强省》阐述浙江省从市场大省向市场强省转型的主要路径,总结浙江省从市场大省向市场强省转型的理论含义和治理意义。《“八八战略”》阐述“八八战略”的主要内容、形成背景和丰富发展,以及“八八战略”与“两个先行”的内在联系、学理性关系。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实现了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从对内对外开放向深度融入全球、从总体小康向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跃迁。



《逐苍穹:沈荣骏访谈录》

徐有智、单泠、李平 撰写


该书是国内首部以中国航天测控关键技术发展历史为主线的纪实类作品,通过对我国航天测控技术主要奠基人沈荣骏院士的访谈,以作者亲身经历的第一手史料为依据,融宏大叙事与丰富史实为一体,生动刻画具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航天精神的科学家群像,真实再现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峥嵘岁月。这部访谈录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万人一杆枪”的奋斗史,更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自主创新、不屈不挠的时代缩影,将激励新时代广大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勇攀高峰。




《迈向共同富裕:理论、起点、

目标和路径》(三卷)

李实、何文炯、刘涛 等著


该书分别以“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现路径”“共同富裕的浙江实践”“共同富裕的国际经验”为主题,内容涵盖收入分配、财富分配、社会保障(包括养老、医疗、低保等)等领域,兼具理论与实践,将为新发展阶段提供有益的指导,助力推动我国建设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春山可望:

看见农村共同富裕的未来》

孔一 著

这部报告文学作品讲述了浙江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道路上,打造具备鲜明辨识度、经验可复制的共富村的故事。塘栖村的“水韵风情地,诗意古村落”、指南村的江南最美秋景、之江村的“17℃新安江”、芦茨村的宁静而悠远的诗意……无不令人神往,沉浸在美妙的春意中,期待看到农村共同富裕、美丽中国建设的未来。作者从微观的角度深入挖掘,用诗意、真诚的文字进行感性描写和理性思考,在探索农村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的过程中,展示当今时代的宏大主题,描绘美丽中国的多彩画卷。本书讴歌了农村、农民在伟大变革中的智慧与力量,证明我们正大步行进在共同富裕路的康庄大道、幸福之路上,以期为全国共同富裕建设实践提供示范和借鉴。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

(第一辑)

赵丰 总主编

王业宏、王淑娟、喻燕姣、白芳、李文瑛 主编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是继“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之后又一个具有国际视野、国家站位与浙江特色的重大学术项目。浙江大学和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全球80多家相关博物馆、考古所、收藏机构,计划全面系统地调查采集2万多件中国传统丝绸藏品信息,通过分析研究、定名著录、整理出版等工作,出版100卷精品图录,打造迄今为止资源收集最全面、学术研究最前沿、编纂体系最完备、图像呈现最精准、出版规模最宏大的中国丝绸艺术大系。“中国丝绸艺术大系”第一辑首批五卷《湖南博物院卷(战国至汉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卷》《中国丝绸博物馆卷(明清)》《故宫博物院卷(服饰)》《广东省博物馆卷》已在第二届良渚论坛发布。



“中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

策展笔记”(第二辑)

中国博物馆协会  编


“中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策展笔记”丛书由中国博物馆协会组织编写,汇集全国知名博物馆馆长、资深策展人,每年从万余个展览中选优质展览,涉及历史、文化、考古、科技、艺术、革命纪念等不同类型,旨在提炼、整理优质展览的创新思路、实践经验与示范意义,提高我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整体水平,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每册图书内容分为“引言”“导览”“策展”“观展”“结语”五个部分,突出“笔记”的写作风格,构建策展人与读者对话的情境。本丛书不仅是一套让读者了解我国不同类型博物馆优秀陈列展览的资料工具书,还是让文博从业者、研究者获得干货的实践参考书,更是让观众深入观察博物馆幕后工作、领略博物馆展陈之美的观展指南书。


“浙江现代文学名家年谱”

(第二辑)

赵顺宏、周春英 等著


该丛书是“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第二期的重大项目成果。第二辑包含15部年谱,聚焦于浙江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如艾青、柔石、丰子恺、夏衍等。这些年谱不仅记录了作家的生平事迹和文学创作,而且反映了他们在新文学时期的社会活动与文学实践。每部年谱均由全国范围内专门从事相关作家研究的专家学者领衔编纂,确保了年谱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李慈铭日记》

[清]李慈铭 著


该丛书为晚清名士李慈铭所撰,起清咸丰四年(1854),迄光绪二十年(1894),汇集清季咸丰、同治、光绪三朝近四十年间的朝野见闻、人物臧否和朋踪聚散,以及李慈铭积毕生心力所做的对史料的鉴定考证、对古籍的评介阐释等,被誉为“日记之大观,掌故之渊薮”,为今人研究晚清政治史、学术史等提供了大批珍贵史料。本次《李慈铭日记》的出版,系日记首次以点校整理本面貌呈现。全书共14册,500余万字,完整释读出日记原文,相较以往的影印版或节选的读书记等,提供了一个更为清晰、完整及便于阅读的点校整理本。


“数字社会科学丛书”

黄先海 主编


浙江大学响应新发展阶段背景下国家和区域的战略需求,制订了数字社会科学会聚研究计划(简称数字社科计划),旨在加快构建“大文科”的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新文科的全面发展,打造会聚型研究团队,搭建高峰学科平台。在此背景下,浙江大学数字学派成果涌现,汇聚为“数字社会科学丛书”。该丛书由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士吴朝晖担任总顾问,浙江大学副校长、经济学教授黄先海担任主编,已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经济学手册丛书”

[美] 本杰明·M.弗里德曼 等编,

匡贤明 等译


该丛书是爱思唯尔出版社推出的一系列经济学工具书,旨在对经济学各分支学科的最新进展和经得起考验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梳理,由经济学各研究领域一流学者的一流论文组成,在学界有着较大影响和较好口碑,学科意义和学术价值极高。系列图书汇集了各个领域的顶尖经济学家对相关课题的文献和最新研究的全面梳理和评述,全面、系统地展示了经济学的各个方面和前沿进展,为经济学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最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阳明年谱定本手稿》

束景南 著


长久以来对阳明生平、思想的研究,均以阳明门人钱德洪所著《阳明先生年谱》为基础文献。然因钱德洪未能广泛搜集资料并加以考辨甄别,故其《阳明先生年谱》存在失察失误失考等诸多严重缺点。束景南教授做此新谱,便积十余年辛勤搜辑之功,查阅数万种古籍,对阳明集中全部诗文重新系年,又搜罗到大量佚诗佚文与相关重要新材料,考辨真伪、考明史实,新考出二百余名阳明门人弟子,探明阳明与同时代士人、朝臣、文人、僧道之交游讨论,在阳明资料搜辑、阳明生平行事考述与阳明思想研究上均有大量新发现新论证,廓清了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留下的诸种迷雾,破除了六百年来关于阳明学流行之谬说,全面展现了阳明一生之思想发展演变历程。


《王陵秘色:钱镠墓越窑青瓷》

郑建华 主编,鲍伟华 副主编,杭州市临安区博物馆 编


“钱镠墓出土的秘色瓷,是迄今为止单批次所见数量最多的精品越窑青瓷。我们编辑出版这部图录,旨在将这批弥足珍贵的资料提供给学术界研究参考,同时也服务于社会各界的识见和鉴赏需求。本图录所收录的文物,均为案件侦破追缴所得。追回的钱镠墓各类文物中,以秘色瓷为大宗。在图录的编撰过程中,我们对这批珍贵文物有了初步的认识。钱镠墓越窑青瓷的特征,总体上延续了晚唐到吴越国前期的风格,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表现出了明显的过渡性,有些器形非常罕见甚至前所未见。我们希望,通过精心整理和编写图录,能揭示这批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特点和艺术价值,使广大读者对它们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施普林格出版史:诞生、逆境

与成熟(1842—1945)》

[德] 海因茨·萨尔科夫斯基 著,

何明星、何抒扬 译


该书属于“中华译学馆·出版史系列”。施普林格出版社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科技出版社之一。书中用生动文字和大量图片结合的方式讲述了施普林格出版社从诞生、发展到在逆境中绝处逢生的历程,完整地展示了施普林格从一个家族出版社成长为作为全球领先的知名科学出版社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展示了一百多年来德国医学、机械、工程、电气等科学发展的时代背景,其中交织着施普林格在一战、二战中不畏艰难险阻组织科学知识生产与知识传播的精彩故事,大量鲜为人知的出版历史第一次被介绍给中国读者。书中还展现了德国出版社、经销商、零售商的利益博弈以及德国图书价格的形成历史,是一部难得的国际出版史专著。


《西方设计史上的中国风》

袁宣萍 著


“17—18世纪,西方设计史上曾流行过一种特殊的装饰风格,称为‘中国风’(chinoiserie)。中国风是西方对东方的浪漫想象与异化表达,借鉴了同一时期中国外销艺术品风格。这种风格在18世纪后期衰退,但其余韵一直延续到今天,对西方装饰艺术产生过一定影响。该书对西方设计史上的中国风进行了专题讨论,包括其兴起的时代背景,设计的风格来源、时代变迁、地域特色、衰退与复兴等,梳理其脉络,分析其特征,并与时代的发展进程相联系,有助于读者了解历史上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对话,更好地了解中国与世界。”


《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研究》

潘云鹤 主编


新一代人工智能是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很强的溢出带动性。《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研究》主编为潘云鹤院士,编委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权威专家,代表了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顶尖水平。图书展示了我国重点布局的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前沿原创成果,旨在服务国家信息化重大发展战略,有效保障国家发展安全,具有战略性和指导性,能为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咨询参考。


《将“芯”比心:

“机”智过人了吗?》

周昌乐 著


AIphaGo、ChatGPT、AGI系统,各种惊人眼球的人工智能成就不断刷新着人类对机器的认知。这些认知也引发了人们一再思考这样一个尖锐问题,即人类制造的智能机器系统是否会全面超过人类的智慧?这部读物便是面对这样的灵魂考问,从机器之“芯”与人类之“心”比较的角度,来为普通读者给出一种回应。该书从视觉感知、语言理解、容错思维、意识能力、话语表达、美感体验等多个方面,运用风趣的事例、生动的语言、深邃的哲理,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全面阐述机器智能之所以难以超越人类智慧的根本原委。希望了解人工智能困境以及未来出路的读者,千万不要错过这一部汇通文理的智慧之作。


《树我邦国:求是创新浙大人》

杨达寿 著


该书是《启尔求真:核研试浙大人》的姊妹篇。作为一部文学传记,书中收入张浚生、谷超豪、汤永谦等24位在浙大学习或工作过的人物,以出生、求学、工作业绩、家庭情况和兴趣爱好等展开,注重彰显各人的专长与特点,每篇都编配多张传主的珍贵照片。传主包括学术专家、革命英雄、企业名家等,人物事迹充分彰显浙大求是风采,指引后学前进方向。


《竺可桢年谱长编》第一卷

(1890—1927)

李玉海、樊洪业、潘涛 著


《竺可桢年谱长编》集纳竺可桢相关原始文献,以编年体的形式,记载、汇编、收录竺可桢在其所处时代的主要思想、活动、事件,呈现其时代影响、人格魅力与学术轨迹,国内外各界人士与竺可桢的函电往来,提供《全集》未能涵盖的文献资料,以及选辑竺可桢本人拍摄、收藏的照片,为研究竺可桢的思想、事业、人格、精神等文化遗产奠定基础。第一卷起讫于1890年至1927年,涵盖竺可桢幼年、求学、执教经历。本卷所收相关资料文献,部分为首次发现公行于世,未收入《竺可桢全集》。


《宋画茶韵》

黄晨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宋茶之韵,更显茶文化一枝独秀的魅力。本书与一众研究从茶史研究宋茶不同,它另辟蹊径,以宋画中茶画作品为切入点,细细鉴赏,从中体味宋人如何以茶品道、以茶品诗、以茶品禅,并深入挖掘为今存茶史载籍失载的一些宋茶文化细节,从而解开前人未解的宋茶文化之谜团,向读者展示了宋画空间中的风雅生活、宋画中的茶事、宋画中的茶器、宋画中的茶俗、宋画中的茶艺、宋画中的茶道,完整地揭示了茶器之形与茶艺之心,将两者完美结合,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丰富多彩的宋画茶韵。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卢素芬


该书选介50件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绘画收藏,在时代跨度上,从唐代到清代,跨越千年。每个时代以对应的方式陈述,唐与五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分别对应为:人物与山水、写实与写意、诗画与书法、雄健与儒雅、传统与创新。虽然现有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藏品或许还不足以涵盖中国绘画史的全貌,不过本书选件堪称丰富。书中意欲尝试的是,通过这50件绘画作品,构建出中国绘画史的轮廓,因而收录在此书中的画作,在品类上力求兼顾。在文物分级上,既有耳熟能详的名品,也特意选介了部分尚未走红的重要文物,两两交织成较为全面的发展脉络。


“浙东运河文化研究丛书”

绍兴市社科联 主编


该丛书包含10册,共计450余万字,是浙东运河第一部以水环境、水历史、水文化为基础的百科全书,是18位横跨历史、文化、水利、地理等多学科的学者的多年研究成果的集大成。内容涵盖了运河史、文化遗存、运河生态廊道、通江达海交通衔接与文化传播、名人行迹、历代文学与诗歌、名城与名镇、民俗与民风、传统产业继承与发扬等诸方面,围绕浙东运河水利、水运历史发展变迁,与经济、文化、对外交流、人民生活的关系,阐述了相互之间内在的联系与发展,不仅是浙东运河第一部集成学术著作,更是帮助人们认识浙东运河的普及读本。


《敦煌吐鲁番丝绸研究》

赵丰 著


该书内容丰赡,图文并茂,全方位展示了对于敦煌、吐鲁番丝绸文物研究的国际前沿理论成果。内容包括四个主要方面:一、总体性论述与思考;二、敦煌丝绸文物研究;三、吐鲁番丝绸文物研究;四、书评。本书以敦煌、吐鲁番丝绸为切入点,讲好丝路故事。既包括了对于丝路之绸研究的框架性理论思考,又有对于敦煌吐鲁番丝绸艺术的个别专题性研究,如敦煌吐鲁番丝绸文物、纤维和染料、丝绸传统工艺、丝绸服饰等丝织品、文献古籍史料和丝绸纹样图像艺术等等。


《大转变:

二十世纪的经济理念和制度变迁》

[美] 马克·布莱思 著,

周浥莽 译


该书通过考察美国和瑞典从20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末的制度变迁,分析了20世纪的政治和经济变迁。全书的核心观点是当国内群体谋求以经济理念促生变化时,这些理念就成为强有力的政治工具,因为不论是谁,一旦能够定义经济范畴、诊断经济问题、指明经济道路,就掌握了巨大的政治资源。作者重点分析的时段是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发生在这两个时期的深刻的制度变迁已经成为20世纪的标志。作者认为,经济理念是制度变迁得以可能的关键;不确定性、理念、利益会围绕着制度变迁如何发生、在何种条件下发生而出现,他对三者相互之关系作了重新思考。


《麻醉:遗忘之礼和意识之谜》

[澳] 凯特·科尔-亚当斯 著,薄禄龙 译


人们对一无所知的事情最感到恐惧,我们对麻醉的理解甚至存在许多的误区。麻醉会不会影响人的智商,会不会让小孩子在学校成绩变差,我会不会在全身麻醉中醒过来?我感觉到疼痛了怎么办?麻醉是世俗与神秘的奇特混合体,是一个充满复杂而可解的密码、模糊而无法回答的问题领域。作者经由大量的采访和自身的经历,对麻醉之后的人体反应、心理状态都做了客观而准确的描述。这些故事都大大缓解了即将走进手术室的患者的心理焦虑。让读者能在这部作品中了解到麻醉学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并能从病人的角度理解麻醉到底是什么。


《女性史:革命与战争时期卷》

《女性史:古代卷》

[法] 乔治·杜比 总主编,

焦霖、陈向阳 等译


“该系列丛书由乔治·杜比领衔的七十余位有声望历史学家编撰,按照时序排列,分别分为以下五个时段:古希腊到中世纪、中世纪、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革命时期与世界大战、20世纪,从而将女性的历史从古至今做了全面的整理与论述。《女性史:革命与战争时期卷》在浩繁的史料研究的基础上,本卷的历史学家们认为,女性的自觉意识在男性社会的革命当中逐渐兴起,并随着社会动荡而不断提升其影响力。通过革命激情与民主热情的鼓动,女性对自己权利也开始了反思,并且进行了初步的争取。直到20世纪初的世界大战的毁灭性影响,才令这种热潮逐渐消退。然后女性开始对自己的身份与权利做进一步的探索。《女性史:古代卷》中,学者们通过大量史料与专业分析,探讨了女性从神话中的母性角色,如何转变为圣洁的代言人这个问题。书中认为,女性身份在古代的这种转变,奠定了日后女性角色的基础,也是女性身份变迁的第一个里程碑。”


《奥本海默传:深入核心》

[英] 瑞·蒙克 著,刘诗军 译


“J.R.奥本海默是20世纪最具争议性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担任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领导期间,负责了第一颗原子弹的制造,这项工程帮助盟国击败了纳粹。原子弹的诞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永久性的影响,奥本海默也被称作‘原子弹之父’。如同作者的《维特根斯坦传》和《罗素传》一样,这部奥本海默的传记同样无与伦比。《深入核心》具有极高的学术水平,作者为我们讲述了一段关于科学发现、隐藏秘密以及两难选择和空前毁灭的故事,这部传记也比以往的著作更为深刻地揭示了奥本海默的复杂性与精彩之处。”


《从消费社会到格差社会》

[日]上野千鹤子、三浦展 著,

任佳韫 译


该书是享誉世界的女性主义理论家上野千鹤子与日本消费行业研究第一人三浦展的对谈实录。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达到顶峰的大众消费社会开始,经过了泡沫经济崩溃和全球化,逐步进入格差社会。所谓格差社会,是指民众之间形成严密的社会阶层划分,不同阶层之间经济、教育、社会地位差距不断加大且阶层固化的现象。在本书中,两位学者以对谈的方式解读了日本从消费社会到格差社会的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少子化现象、败犬女、社会底层人等,深度剖析了问题背后的日本社会的意识形态的扭曲以及日本人价值观的变化。本书对于同样进入消费社会轨道的中国而言,具有很好的警示意义与借鉴价值。


《记者加缪:

从阿尔及利亚到巴黎》

[法] 玛丽亚·桑托斯-赛恩斯 著,

张冬锐 译


该书按时间顺序介绍了阿尔贝·加缪从阿尔及利亚的贫民区走向巴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享誉世界的一生,是第一本分析加缪的新闻作品的专著,加缪在评论分析时事时体现出的对弱者的关注和对公平的追求,对现如今的新闻报道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其中,着重讲述了加缪在《阿尔及利亚共和报》《巴黎晚报》《战斗报》这几家报纸工作的记者生涯。作者分析了加缪在这些报刊上发表的文字,指出加缪的记者经历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极深厚的养分。


《高中物理思想方法导引》

《初中数学思想与方法导引》

沈启正、李昌官 主编


《高中物理思想方法导引》上市三个月,畅销16万册。本书是一本为各年级高中生排忧解难的字典式物理思想方法工具书,瞄准主干知识,针对疑难问题,强调思想方法,传授解题技巧。书中内容按照高中物理知识顺序编排,逐步深化,覆盖课程标准规定的模块。每讲包含“思想方法导引”、“方法要点例析”和“小试身手”三部分,分别阐述方法的含义、应用策略,通过典型例题展示方法的灵活应用,并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本书汇集了70位物理教学专家的智慧,顺应了全国各地物理选考的命题趋势,并适当考虑了“强基计划”的招考要求。在内容选题上,注重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初中数学思想与方法导引》上市五个月,畅销25万册。本书是初中数学思想方法工具书,由浙江省11地市名校名师编写,精选初中数学中应用较广的60个数学思想方法,每一方法均由方法介绍(特点和作用)、典例示范、巩固练习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方法介绍言简意赅,主要阐明了所述方法的内涵、解题对象、适用范围和使用策略;典例示范是精选或自编了难度适中、简洁新颖的典型例题作示范讲解,力求体现上述方法的应用,范例包含思路、解答、反思三部分;巩固练习是所述方法的应用实践,也是典例示范题型分布的一个补充。


《更高更妙的高中数学思想与方法》

(第15版)

蔡小雄 著


畅销16年,杭州二中校长蔡小雄作品,本书以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为依据,根据高中生学习数学实际情况,高屋建瓴,归纳总结高中阶段数学的基本知识及拓展内容,在总结过程中,将数学竞赛知识与高考数学知识有机结合,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另收集整理了近五年的优秀高考 及竞赛数学原题,分类别进行详尽阐述分析,开拓学生的数学视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本书已经过14次再版,广受全国师生好评。本版增加了新教学大纲所强调的内容及最近几年数学高考的新动向,有利于学生充分领会高中数学学习的内涵和精髓。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书籍带领我们

用文字丈量世界

以文字丰富生活

趁着寒假让我们一起读起来


你最近在看什么书?

书中的哪句话让你印象深刻?

快来评论区和我们分享吧


截至2月10日中午12:00

小浙将为精选留言点赞数前30名读者

随机送上一本浙大出版社年度好书


特别鸣谢:浙江大学出版社
文案: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蔡申雪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蔡申雪
责任编辑:周亦颖 章舒帆


精彩推荐





课堂上的知识拿来迎财神,好用!

蛇年福签来了,解锁你的专属好运!

赏!小浙发布寻“年”启事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推荐文章
武汉大学学生会  ·  什么是武大人必做的99件事?(第五期)
3 天前
武汉大学  ·  春晚这句祝福,是送给他们的!
4 天前
武汉大学  ·  谁家学校上春晚了?是我的武大!
6 天前
浙江大学  ·  我在浙大的2024年
1 周前
水木文摘  ·  最美人间四月天
7 年前
禅茶一味  ·  愿时光能缓,愿故人不散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