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度的高温环境下,身穿严实的阻燃服,脚踩厚重的钢头皮鞋,一手拿着面罩,一手提着电焊枪,不断喷射出的火光,在空中如同烟花般四溅开来。这是船舶电焊工作中,最为常见的场景,也是
广船国际最年轻的“焊接高级技师”冯文虎
,最为熟悉的日常。
8年间,他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不断拓展专业技能,在千锤百炼中精益求精,对船舶电焊这个职业的热情从未消减。可谁又能想到,2004年刚到东莞打拼的他,还先后在塑料厂、玩具厂、制衣厂打着“游击战”,天天加班却领着不到1000元的工资。
忆起当年,冯文虎的话语里略带着些心酸,但也正是这段曲折的经历,让冯文虎在人生的岔路口上,做出了极为重要的决定:重新捡起曾学过的“烧焊”技能。2005年,冯文虎进入了一家主要承接香港路牌的钢结构厂,踏踏实实地掌握了二氧化碳实芯焊丝焊接法,成了师傅口中“把路牌边缘烧得最漂亮的徒弟”。
越努力,越幸运,这句话在冯文虎的身上得到了绝佳验证。技能在进步、经验在积累,2009年,冯文虎在层层考验中过关斩将,成了广船国际的一名船舶电焊工。电焊是门手艺活,新人进厂后,老一辈的师傅们会手把手地培训教导,而
广船国际的“首席技师”陈庆城
,就是冯文虎当时的老师之一。
陈庆城和广东卫视《技行天下》也有着深厚的缘分。2013年,陈庆城在《技行天下》举办的“船舶电焊工”决赛上,一举摘得“年度最佳船舶电焊工”桂冠,也让这一陌生的工种,渐渐为观众熟知。说起冯文虎这位学生,陈庆城赞赏有加:“他这个人虽然文静,但是非常好学,很出色,现在他已经开始自己带徒弟了。”
在部门2000多名员工中,只有6个人获得了“焊接高级技师”这一称号,冯文虎就是其中之一。从月薪不足千元的临时工,到如今出类拔萃的高级技师,耀眼荣誉,冯文虎当之无愧,可那些隐藏在火光与汗水中的故事,却更加触动人心。回想起第一次登上30米高的船梯,他说自己双腿都在发抖......
船体的所有位置,都需要通过电焊,将上万块钢板连成一体。仅是焊接一道缝,使用自动焊接设备,也要不停工作一个白班,若是手工焊接,那就远不止工作8小时。即使在焊接处留下一条极为细小的缝隙,也可能令到航行中的船只发生危险,毫厘间的缺陷,冯文虎都不会放过。
由于船体的不规则形状所致,电焊工也要采用不同的姿势进行作业,比如基本的平焊、立焊、仰焊等等,进而完成小合拢、中合拢、大合拢的拼装过程。从拼板焊接、分段组装,到搭载返修,冯文虎的工作,往往与难忍的高温、刺眼的弧光、呛鼻的烟尘相伴,不仅辛苦,而且具有危险性,一身多功能的保护装备必不可少。
“护体”阻燃服:
冯文虎身上穿着的这套棉质工服,名叫“阻燃服”,摸上去比一般的工作服要厚得多。烧焊时会溅出很多火星,高达1600℃的铁水也会滴在电焊工身上。平常就算被100℃的开水烫一下,那种疼痛感已经很难忍,皮肤上还会留疤,更别说是铁水。因此,阻燃服起到的第一个作用,就是防止皮肤被烫伤。
而它的第二个作用,就是隔挡烧焊时产生的紫外线、红外线、可视强光。如果没有阻燃服,皮肤就会暴露在这些光下,它们的强度和对皮肤的伤害,可比太阳要大好多倍,几分钟就能让皮肤脱层皮。
“护眼”面罩:
焊接作业中产生的光,危害的不仅是皮肤,还有眼睛。被强光刺激,眼睛会痛,也就是电焊工们常说的“打眼”。如果和红外线长时间接触,严重起来眼睛会得白内障,所以面罩也成了不可或缺的防护装备。这种面罩还有个小机关,那就是可以根据不同的电流调整隔光率,既保护了视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护脚”钢头皮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