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志轩
李志轩,笔名吕游,旅游法律法规研究与应用专家,主要研究实施“旅游+金融+互联网+旅游商品+新能源客车+导游”等跨界商业模式。对旅游企业的“营改增”、新三板挂牌、IPO以及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新疆特别是喀什的文化旅游经济交流有一定的研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出彩写作  ·  写材料列小标题搭框架常用共性词语2000个 ·  5 小时前  
出彩写作  ·  向《人民日报》学提纲框架拟写(2025年第7周) ·  5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李志轩

时评:“一带一路”文旅融合前景广阔

李志轩  · 公众号  ·  · 2018-04-16 06:37

正文

2018 4 15

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杨劲松

李志轩提示:

按照《文化部关于印发 < 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 的通知》 ( 文产发〔 2017 7 ) 的规划,文化产业分为 11 个行业,分别为: 1. 演艺业; 2. 娱乐业; 3. 动漫业; 4. 游戏业; 5. 创意设计业; 6. 网络文化业; 7. 文化旅游业; 8. 艺术品业; 9. 工艺美术业; 10. 文化会展业; 11. 文化装备制造业。旅游业特别是旅行社业如何与其深度融合,创新出新的商业模式,就需要旅游业、旅行社业的从业人员不断学习、不断研究文化产业。原来旅游与文化的融合称为跨界,现在文化与旅游是一家,如同闪婚后的新婚夫妻,想要孕育出健康、可爱、活泼的小宝宝,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文化 + 旅游深度融合,商机无限,前景无限。

以下为正文

无论对中国,还是对整个世界, 一带一路 区域的文化和旅游市场都极为重要。 一带一路 沿线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有着庞大的市场体量和与之对应的高速产业成长,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将为沿线旅游发展注入活力

博鳌亚洲论坛 2018 年年会日前举办。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重要主旨演讲时指出, 面向未来,我们要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加强双边和多边框架内文化、教育、旅游、青年、媒体、卫生、减贫等领域合作,推动文明互鉴,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纽带。

今年是 一带一路 倡议提出五周年。五年来, 一带一路 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重视。在遵循 共商、共建、共享 的原则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政治互信持续增强,人文交流不断加强,经贸合作日益活跃,文化与旅游合作的规模日趋扩大。当前 一带一路 辐射区域的国际旅游总量占全球旅游 70% 以上,仅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双向旅游交流规模就超过 2500 万人次。 十三五 期间,预计将吸引沿线国家 8500 万人次国际游客来华旅游,拉动旅游消费约 1100 亿美元。

可以说,无论对中国,还是对整个世界, 一带一路 区域的文化和旅游市场都极为重要。 一带一路 沿线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有着庞大的市场体量和与之对应的高速产业成长,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将为沿线旅游发展注入活力。

从需求角度看, 文化交流是促进民心相通的纽带和桥 梁,在提供良好氛围的同时又持续不断地增加民众相互了解的需求。 同样, 旅游发展也有助于沿线文明的互动,旅游的综合特性和亲善本质 更有利于弘扬中国文化 一带一路 的文化旅游实践更证实了这一点。从供给角度看,包括哲学思想、建筑工艺、民俗风情和文学艺术等多种形式的文化宝藏为相关产品开发提供了珍贵的 IP 资源。沿线各国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近 500 项,中国有 52 项。这些资源的组合、联动和业态匹配为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无限可能。

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为 一带一路 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组织保障。新时代 一带一路 的文旅融合及文旅产品开发需要有新突破和新作为。

首先, 需要有意识地引导文旅融合 文旅融合有助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事业,需要愿景形成、观念磨合和理念共振。 因此,在推动沿线文化交流、文化传播和文化贸易创新发展过程中,要同时考虑旅游因素的嵌入和支撑。这种支撑并不局限于产品和市场领域,在监管工作机制、投诉处理机制、旅游标准、从业资格互认、游客宣传引导机制、安全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处置、资源调配和授权获取等方面也应该有充分的考虑。同样,在拓展旅游市场、开发旅游产品、强化旅游外交的过程中,既要从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中吸取力量、获得灵感,更要考虑沿线国家的不同文化特色,从可接受性乃至文明互鉴互补的角度推动旅游交流和合作。

其次, 一带一路 文旅融合需要有突破口和立足点。 在机制层面上,需要逐步梳理文化和旅游领域已经初步系统化的长效合作机制。整合包括文化部长会议、旅游部长会议等高级别文化旅游磋商机制,推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包括非物质遗产在内的文化旅游资源交流与合作机制,形成文化遗产保护、世界遗产申报和全域旅游发展经验推广的联动和互补。需要全方位整合文旅资源,在上合峰会、 一带一路 国际高峰会议、世界旅游联盟大会、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欧领导人峰会、中国和中东欧经贸合作论坛、 G20 APEC 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中拉合作论坛等机制性多边国际和地区峰会议程之中打文旅组合拳,从议题设置和方案提供上发挥文化和旅游的整体优势。

在平台层面上,优先整合沿线中国文化中心和旅游办事处的建设和布局,补齐网络,共享资源,完善功能。 将综合性国际论坛、文化和旅游国际交易会、 一带一路 为主题的国际艺术节、博览会、艺术公园开发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整合进 旅游年 ”“ 文化年 等国际交流平台。整合文化旅游数据库,打造公共数字支撑平台。

在产业层面上,以 文化旅游 演艺娱乐、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数字文化为重点领域 ,提供沿线产业发展目录,重点是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文化旅游项目,初步构建沿线 IP 库和文旅项目库。 在征集发布、宣传推介、融资洽谈、对接落地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

再次, 需要有意识地推广文旅融合。《 一带一路 文化发展行动计划( 2016-2020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