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核集团
邀您观核新闻 帮您聚核热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核集团  ·  校园招聘🤗 ·  昨天  
中核集团  ·  开开开开开工! ·  昨天  
中核集团  ·  校园招聘🤩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核集团

主要领导谈数字化转型|核动力院:数字驱动创新变革 建设国际一流科研院所

中核集团  · 公众号  ·  · 2025-02-22 09:06

正文




“主要领导谈数字化转型”专栏

为准确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和新型工业化新形势、新要求,围绕企业主责主业,全速推进数字核工业建设,中核集团官微特开设“主要领导谈数字化转型”栏目,交流展示相关部门和单位主要领导围绕企业主责主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理解、实践和成效,进一步推进核工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为打造世界一流核工业集团提供坚实支撑。




数字驱动创新变革

建设国际一流科研院所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院长、党委副书记 唐传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创造历史机遇,要推动产业数字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数字对经济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当前,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方兴未艾,国企数字化转型全面展开,中核集团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速推动数字核工业建设。面对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提高站位、解放思想、主动变革,“三合一”统筹开展数字化反应堆研发、新时代质量体系建设及系统工程转型应用,将数字技术与核动力研发创新融合,推动研发模式、管理模式升级,驱动组织体系变革,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型研发高地,助力集团公司新时代“三位一体”奋斗目标实现。






顺应变革

深刻认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


数字化转型是推动核动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途径。 核动力研发涉及对象繁多、流程复杂、接口多样、学科交叉,是典型的复杂巨系统。以数字化手段打通研发设计链路,并集成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重塑核动力研发流程,端到端将人、流程、数据等安全有效链接,构建数字模型体系,可大幅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提升研发质量和效率,推动科技创新体系的转型升级和自立自强。


数字化转型是深化改革构建现代科研院所治理体系的关键举措。 建设现代科研院所治理体系,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系改革的必然要求。采用系统工程方法,融合卓越绩效模式,以数字技术重塑管理体系,贯通“战略目标谋划-设计规划路径-过程有效管控-匹配加载资源”,有利于推动科研院所从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变革。构建以流程为核心的一体化卓越管理体系,将质量、内控、保密等管理要素融入流程,在执行层协调一致并将最佳实践沉淀于流程,可从根源上破解“多张皮”,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实现战略、业务、流程、组织与IT的匹配贯通,系统提升现代科研院所治理效能。



数字化转型是打造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技术外因诱使内因的组织和业务变革,以数据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可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构建企业新型竞争优势。因此,数字化转型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实现战略和路径。以顶层架构谋划数字化转型,打造新型能力,围绕产品、过程、生态数字化,通过数字技术与业务融合,激发数据要素在赋能技术创新、智能决策、创新驱动的潜能,可持续提升院的核心竞争力,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助推高质量发展。





探索实践

统筹推进数字化转型成效初显


在当前的第四次创业过程中,核动力院坚定战略定力、积极主动求变,以集团新时代发展战略为指引,绘制数字化转型发展蓝图,将新时代质量体系建设、数字化反应堆及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转型应用统筹推进,以“三合一”模式落地数字化转型战略。数字化反应堆和系统工程转型应用聚焦核动力研发主价值链,新体系聚焦运营管理体系建设,共同以数字化建设支撑业务与管理变革落地,构建现代化核动力研发管理体系,支撑新时代战略目标实现。


强化系统工程转型应用提升总体研发设计能力。 核动力院通过集团部署的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转型试点,针对核反应堆全生命周期研发及多专业融合的特点,融入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方法、多目标优化算法和高精度计算软件,建立了以高精度数值模拟为特征的核动力MBNSE(Model Based Numerical System Engineering)正向敏捷研发体系,贯穿需求分析-总体设计-分系统设计-局部优化验证-耦合集成验证的核动力正向敏捷研发全流程,实现对项目全生命周期需求指标的闭环控制,助力实现总体最优,加速产品换代升级,并获得集团系统工程转型试点第一名。


以数字化反应堆研发落地研发设计体系转型升级。 随着基于模型的数字化设计手段的发展,以集成软件、流程、数据、算法为核心的数字化设计平台正成为提高产品设计能力的关键。核动力院通过研究更精准的理论模型、更精细的求解算法,研发大规模并行计算软件,构建多专业协同设计平台,形成压水堆先进数值计算软件包,实现了核能专业设计软件100%自主研发;构建数字化车间,成为集团首家通过工信部智能制造三级认证的单位;整合现有装置的系统、数据、网络等资源,自主研发智慧型核反应堆实验装置综控平台;研发“堆谷·瑶光”群堆运维管理信息系统,有力提升反应堆群堆运行效能。打造自主数字化共性支撑集成平台,集成反应堆设计、试验、制造、运维环节,实现反应堆研发流程、接口与信息贯通,有力提升研发效能。


以新时代质量体系建设推动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 通过新体系建设,核动力院将架构和流程管理引入院管理体系,首次以架构思维审视院业务范围和管理改进,及时推动组织变革匹配业务,初步形成覆盖核动力研发的业务架构,并开展IT架构设计和成熟业务的信息化建设,初步建立了基于架构管控的“统筹统建、共建共享”数字化统筹新模式,提升数字化建设的统筹效能。核动力院作为集团唯一试点通过新体系三级认证。





面向未来

全面谋划核动力数智化发展


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手段。中核集团坚决落实党和国家决策,瞄准2035年实现“基本建成智慧核工业”目标,加速推进数字核工业建设。核动力院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贯彻集团整体战略,以成为数字时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核动力智能化创新研究设计院为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数智化建设。



面对数字世界,核动力院将着重在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攻坚数据治理,解决数字化转型核心堵点。 核动力院坚持以数据架构为牵引、构建数据资产目标、加速数据标准建设,推动数据在系统间按需流动,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2024年,核动力院已建立14大主题域331张资产卡片,推动实现数据可见、可懂、可用,初步形成主题数据库及大数据平台。2025年,将解决多个不同类型系统间数据不一致、不完整等问题,基本完成全院数据资产梳理,形成真实唯一数据源,完成人力、财务、质量、项目等领域数据可视化应用。后续,核动力院还将持续推进以数据驱动业务发展,实现从依靠经验模糊决策向依靠数据科学决策转变,逐步成长为数据驱动型组织。


二是深化架构流程顶层设计,推动院所治理体系变革。 核动力院坚定以企业架构方法夯实企业管理根基,持续深化顶层架构建设和要素融合范围,构建基于流程的一体化卓越管理体系。2024年,在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启动业务架构深化项目,梳理出院全业务架构(共18个业务域),并深化提升研发域和采购域末级流程。2025年,将数字化所有业务域流程,清晰地描绘出业务的全景视图,并结合集团ERP项目推进以流程优化为主导的管理数字化的全面应用,实现数字化由支持业务向支持战略发展的转变,提高集中管控能力和协同精细化管理水平。后续,核动力院还将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字孪生、人工智能驱动等新技术,构建虚实交互的平行科研院所,并从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双重角度,利用新兴智能技术支撑科研院所的智能化变革。


三是推进新型数字技术应用,加速核动力研发变革。 大模型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和逐步应用,为激发核动力研发创新活力、变革研发范式,加速核动力技术发展提供了更多手段。核动力院正探索建立垂分领域的大模型,已研发并上线核动力大语言模型,从知识工程领域赋能核动力研发设计。后续,核动力院将推动先进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核反应堆研发设计能力提升,将AI融入设计工具和流程,与核动力专业软件、通用CAD/CAE软件等研发设计工具相结合,在设计边界、标准规范下开展智能化自动设计,赋能研发范式能级跃升。


数字化大潮滚滚向前,核工业数智化发展趋势不可阻挡。数智技术发展超乎想象,核动力院将充分利用最前沿的数智技术重塑核动力研发全生命周期过程,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为数字中国和数字核工业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推荐阅读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