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远见时评”加关注,谢谢!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R3GBr4kcLiaXpga8G20NxEWm6icfN2o7Pv8uJnDKKRGAuDsJsrLXJD3kPlbjCV25HFB6W8CUgEqpBAnwTpYDARIA/640?wx_fmt=jpeg)
今日(8月27日),各大门户网站转发新华日报文章《地铁建设停了又启,中央为什么如此决策?》。文章提到一年前的2017年8月,全国多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被叫停,国家发改委也暂停了相关审批工作。时隔一年,今年8月份,以吉林长春通过审议为标志,发改委重启轨道交通建设审批,多地重现建设热潮。
文章同时提及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同时有效保障在建项目资金需求。
至于这篇文章标题提到的“中央为何如此决策”,我认真看两遍,始终没有找到相关的内容。合理推测,这篇官方媒体文章,极可能跟我平时的写作一样,将涉嫌妄议的核心内容做了阉割。因此,才会变成现在这样文不对题。
其实,说来非常简单,因为最近半年来,除了原先经济增长的压力,又遭遇外部环境的突然变化,主要是中美贸易战开打,且有越打越大之势,使得经济增长雪上加霜。虽然舆论宣传上只能说美国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贸易战只会对美国企业和美国人民造成巨大伤害,相反,对中国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比如振奋了民族精神,提升了中国对掌握关键高科技产品和装备的重视程度,让全世界人民认识到了美帝的邪恶,更加积极、坚定地参与到中国倡议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中来,等等,但只要认真观察,影响还是随处可见。
的确,中美贸易摩擦至今尚未对中国经济造成重大冲击,一来是因为目前中美相互征税的规律相对于两国的经济总量并不大,二来是因为这些措施对经济的影响有3-6个月的滞后效应。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如果美国2000亿美元的征税计划如期实施,以及11月4日美国要求所有国家断绝与伊朗的贸易往来,必然引发中美两国更大规律的贸易报复与反报复措施。
美国威胁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税,以及11月4日前停止与伊朗的贸易往来,现在看来是玩真的,绝不是虚言恫吓,目前所有法律程序都在按部就班地推进。虽然一如既往地主要伤害的是美国企业和美国人民,但不可避免地会对中国经济带来那么一点点负面的影响,而且这个影响与前期相比,呈现几何级数的上涨。
许多人只看到汇率在贬、股市在跌,因为这两个数据比较直观,一般民众感受深刻,但汇率贬值、股市下跌对中国经济的伤害真的非常有限,而且风险完全可控;最要命的还是对实体经济和就业带来的影响。
关于汇率,还在贸易战开打之前,我就专门写了文章建议让人民币稳步大幅贬值,如果让人民币贬值15-20%,就能完全抵销美国征税带来的对出口的冲击。由于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中国有多种手段可以轻而易举地决定汇率在什么时候处于什么样的合理区间。这点无容置疑,否则特朗普也不会在人民币贬了10%之后就急得跳脚了。
至于股市,现在也跌得差不多了,就是我最近一两周说的,目前就是底部区域,可能还会挖一个坑,但破了沪指2638点,就可以大胆加仓。说不定,沪指2638点也不去了。其实,很多指标股最近都底部放量企稳,拒绝继续下跌了。原因是跌到这个程度,许多股票确实跌出了投资价值。除了股市自身运行规律,更重要的是,特朗普近来经常拿美国股市连创历史新高、中国股市跌跌不休来说事,弄得领导们很没面子。这就决定了股市难以再次大幅下跌——毕竟股市也是要讲大局,顾大体的,而且A股市场往往只需要不多的资金和政策刺激,就可以走出一波像样的行情来。
许多死抱教科书的人,一定会嘲讽我,汇率大幅贬值,哪来股市上涨的道理?!这样的质疑就是典型的不懂中国特色的汇市与股市。我也不好说得太直白,只说三个与此相关的主要事实:第一,人民币并非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汇率不由市场说了算;第二,外国政府不可以炒股,而中国国家队可公开救市,且国家提供无限量的资金支持(2015年政策救市的原话);第三,外国人没有中国人民爱国,或者跟中国人同样爱国的一些国家,不如中国人有钱。
难就难在拯救实体企业和稳定就业。让汇率贬值、股市上涨,除了威力巨大的行政措施,还可以通过货币放水来实现,而且立杆见影。可是,货币放水之后,大部分资金不是跑到了赚钱迅速极慢、技术和市场门槛较高的实体经济领域,往往是跑到了来钱容易的房地产、金融行业,包括进入股市。每次放水之后,都是房市、股市和高利贷市场欣欣向荣,而随着生产要素成本的快速上涨,实体经济更加困难。
治本之道,本应是大力推进精兵简政,国退民进,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最终带来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大幅提升全社会投入产出水平,可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些治本之道断然不会采用。这就是为什么优化经济结构喊了几十年,经济结构越来越恶化。
现在除了金融、房地产容易赚钱,房价早就涨到全世界第一,而且无论如何调控,房价还会继续上涨;另一个就是发挥集中力量干大事的优势,由政府主导“铁公鸡”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毕竟把钱变成钢筋、水泥,不但造就了一个个令国人无比自豪的形象工程,而且维持了实体经济的苟延残喘,减轻了全社会的就业压力。这才是重启地铁建设的根本原因。
那一年前为何叫停地铁建设呢,因为政府的这类投资,算经济账根本就是亏本买卖,而且除了少数特大型经济发达城市,一般城市的地铁项目就是财政上的无底黑洞。这样的无效投资越多,地方债务风险越大,到地方政府无法还本付息,且银行无力承担这个巨额亏损时,最终就危及到了国家金融体系的安全。一年前叫停地方地铁建设,正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
那现在过了一年时间,重启地铁项目建设,并且金融开始重新放水,是否地方债务有了明显改善呢?这个还真不是。只是由于特朗普狂搬石头砸脚,使得我们救实体经济、稳就业的压力,超过了防范金融风险的压力,两害相权取其轻,只好重启放水基础设施建设的老办法了。至于放水的效果,肯定是越来越差的了,毕竟稍微经济效益好点的项目都已经搞完了,再上马的只会是越来越垃圾的项目。
我的结论与建议是:国家为拯救实体经济,被迫通过金融放水来重启政府主导的基建项目,股市会迎来一波不错的行情,房价终究也压不住;本来就没钱的人要设法保住自己的温饱,有几个钱的人该思考如何避免财富大幅缩水。这个比每天上网扯淡重要得多!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