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简单心理
Hi,欢迎来到国内最大的心理服务平台——简单心理!这里有最实用的心理学涨姿势内容,还有数百位全国顶尖的心理咨询师为你服务。应用商店搜索“简单心理”下载APP,随时随地获取心理帮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壹心理  ·  金钱的匮乏来自于爱的匮乏 ·  3 天前  
壹心理  ·  普通人怎样才能入行心理咨询? ·  4 天前  
壹心理  ·  有奖征集|写给做过心理咨询的你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简单心理

如何帮助TA走出哀伤的泥沼?|哀伤治疗与创伤干预专题课

简单心理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4-12-16 20:58

正文



丧失(loss)是人生命中难以避免的部分,丧失挚爱的亲人更给当事人带来了无尽的伤痛。

图源/知乎

哀伤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术语,指因为失去所爱的人或事物而引起的反应。

广义的哀伤泛指任何一种丧失带来的哀伤,如亲友的死亡、离婚、截肢、堕胎、失业、高考落榜等等。

而狭义的哀伤专指因死亡事件而引起的哀伤反应。


大量的临床研究中也发现,在患有心理障碍的人群中,大约10%-15%的患者内心深处是没有处理好的哀伤。

因此,哀伤与丧失这个话题看似小众,但实则极为普遍。



01

过度哀伤引发心理疾病

一些严重的哀伤也许会变成一种心理疾病,有一种由亲近的人去世引发的病理性哀伤反应被称为延长哀伤障碍(prolonged grief disorder,简称PGD)

美国精神病协会对于PGD的诊断中,以下几点是重要的标准:

 持续悲痛 


在所爱的人去世的一年后,仍持续地感到悲痛和哀伤。并且,哀痛感受和行为超越了社会文化规范下正常的范围;

 过度怀念 


不能接受所爱之人离开的事实,会非常回避谈及丧失,对于逝者有持续的、大量的怀念;

 情感失调 


麻木、冷漠,情感反应减弱。对于任何事物、活动都丧失兴趣;或者对于丧失会产生爆发的愤怒,易激惹;

 严重自责 


偏执地认为所爱之人的离世是自己造成的,或者因为自己没能早发现一些迹象而导致;

 失去自我 


常有跟随逝者(通常是重要的他人)一起去了的想法,怀疑自己生活的意义。

罗伯特·A·内米耶尔(Robert A. Neimeyer)博士亲授

12月19日开课学习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立即学习👇




02

为何迟迟走不出哀伤?

面对重大丧失,人们一般会经历五个阶段:


否认 denial:认为发生的一切都不是真的。这种防御机制是人们遭遇突然丧失时的缓冲剂,防止被强烈的情绪淹没。

愤怒 anger:反击阶段,人们会对他人的死亡产生愤怒:“为什么要抛下我/离我而去?!”,然而又因为自己的指责感到内疚,进而更加愤怒,并将愤怒转化为攻击亲近的人、甚至陌生人。

讨价还价 bargaining:试图争取时日,例如在亲人离世之前祈祷“让他过完这个年/这个生日/这个冬天再走吧。”

沮丧 depression:放弃做任何挣扎,强烈的无助、沮丧、痛苦,对人的哀悼,压倒了一切希望、梦想和未来的计划。觉得失控,麻木。

接受 acceptance:最终承认这个人已经去世的事实,并且把爱人去世这个事件整合到自己的生命中,使之有意义。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依照顺序经历全部5个阶段,这只是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或他人处境的手段。

常人能在一段时间内达到最终接受的状态。而延长哀伤障碍患者往往在前四个阶段中来回反复,无法挣脱。

他们留恋丧失,“我必须不断悲伤,否则就会忘掉/背叛Ta,只要我不停地怀念,Ta就不会离去。”

推荐一部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它讲述了一个中年男士经历丧失后与自我和解的道路。


主人公Lee因为在家中烧壁炉时的一个疏忽,让自己的三个孩子葬于火海。


第二天在警察局录完口供,却发现自己连过失杀人的罪名也不用背,从审问室出来,Lee直接从警察腰里抢过一把手枪就企图自杀。


图/《海边的曼彻斯特》

妻子无法原谅他,并与他离婚了。失去了父亲和丈夫身份的Lee同时也失去了一切希望,从此行尸走肉般地活着。


他关闭了情感阀门,没有力气再愤怒,就算听到哥哥的离世信息,也还是一如既往的麻木、绝望。


图/《海边的曼彻斯特》

影片近末尾时,Lee对他的侄子说:“I can’t beat it.(我走不出来了)”


这种「走不出」的境遇,像一个沼泽,困住人们的大脑。


研究者认为延长哀伤障碍患者在怀念逝者时的脑部活动与常人不同,他们对过去的回忆只限于那些有逝者参与的,好像过往的生命中,一切与逝者无关的记忆都被清除掉了。


并且,他们在想象、计划未来时有很大困难,他们认为“将来不会有任何好转,Ta离开后,我的生命就没有意义了。” 


这也许能够解释,为何他们会一直陷于过去,无法继续生活。




03

如何帮助他们走出阴霾?

通常,来自亲朋好友的社会支持对于缓解哀伤是很重要的,但我们常常听到的这些话却也是很难起作用的:

  • “发生这种事情,大家都不想的。”
  • “振作点,Ta都去世这么久了,你要停止自怨自艾。”
  • “你不能再这么下去了,你的伴侣/父母/孩子需要你。”
  • ……

如果你身边有沉浸于痛苦无法自拔的人,不要试图强行把他们拉出悲痛。如果他们暂时无法接受帮助,那么耐心地等待和陪伴,适当的共情和支持,是对待他们最好的方式。

如果他们愿意寻求帮助,那么咨询是很好的选择。

逝去的人们已经无法回来,留下的人们仍要继续生活。

而这也正是简单心理Uni研发《哀伤与创伤干预专题课》的主要原因。

我们希望打造出一个了解、学习、应对丧失与哀伤的场域,当我们在工作/生活中遇见遭受丧失或哀伤困境的来访者、亲人朋友,或是自己深陷其中时,能够实施自助及助人的方式。

为此我们特别邀请,哀伤域中的领军人物罗伯特·A·内米耶尔(Robert A. Neimeyer)博士对课程进行研发和讲授。

罗伯特·A·内米耶尔(Robert A. Neimeyer)博士亲授

12月19日开课学习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立即学习👇




04

这门课学什么?

罗伯特·A·内米耶尔是谁?

在当代哀伤研究与干预领域,罗伯特·A·内米耶尔(Robert A. Neimeyer)博士是尤其令人瞩目的领军学者

其出版了30多本关于悲伤干预技术和悲伤与表达艺术的书籍。

作为孟菲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内米耶尔博士积极从事相关临床实践,他于2001年提出了后现代建构主义意义重建理论 (Meaning Reconstruction) 并成功地将其应用于哀伤干预中


罗伯特·A·内米耶尔(Robert A. Neimeyer)博士以建构主义心理学流派为基础,提出重新建构生命意义在应对哀伤障碍的重要意义


重新建构生命意义最常用的方式包括:理解建构 (Sense Making)、寻求益处 (Benefit Funding) 、身份认同改变(Identity Change)。

我们的课程正是与此相结合,分为三个模块:

  • 理解哀伤:哀伤的评估与干预;
  • 重建联结:重整依恋关系;
  • 重建意义:整合丧失、创伤干预。

确保学员学习完成后,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哀伤干预,能够帮助来访者,将丧失的现实融入他们正在进行的生活故事中,同时也重建他们与重要他人的持续联结。

👇上下滚动查看课程详情👇


内容全面且专业

探索和了解领先的丧失理论,认识丧失后适应的本质及过程,借鉴依恋、创伤、叙事、家庭系统和意义重建等取向,深入学习哀伤的核心干预技术。

本土化适配


结合东方文化背景,讲授在特定环境中技术的应用方式及注意事项。

专业临床观摩


结合观摩,了解众多工具的具体使用方法,能够在实践中掌握和灵活应用它们。

👇点击试听,进一步了解课程👇


 双认证学时,助你打通哀伤的未来之路 


 丰富的课程配套资源,为你的学习提供充分支持 

助教答疑+定制习题,保证你的学习效果
双语视频+中文文稿,支持你的学习进展

👇上下滚动查看更多👇


哀伤后如何产生创伤相关压力源
👇👇

《哀伤与创伤干预专题课》


罗伯特·A·内米耶尔(Robert A. Neimeyer)博士亲授

理论+实操+观摩

强专业+泛适用

从0到1顺利搭建理论体系与实操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