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豆瓣电影
发现好电影,分享看电影的乐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电独家  ·  MusicRadio电波音乐节:广播媒体在新 ... ·  2 天前  
桃桃淘电影  ·  成为导演之前,他们都在做什么?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豆瓣电影

曾拍过《鬼妈妈》的公司,又献上了这部高口碑的日本版《宝莲灯》

豆瓣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16-11-14 18:34

正文


本文来自豆瓣用户赫淮的信使 给《久保与二弦琴》的影评


  几年过去了,莱卡讲的还是同一个故事。


       当年的《鬼妈妈》凭惊艳(悚)的画风和耐嚼的主题帮莱卡工作室一炮打响,之后的两部作品也都愈发有型格。不想这个时候他们竟然回过头去,把第四部电影拍成了自己处女作的硬币背面。如果这不是尼尔盖曼的原著影响太大,就是主创团队的一些执念太深。


       反正我看的时候是惊异了。




       这是Travis Knight第一次接过导筒。这个豆瓣上资料和履历都近乎空白的导演,其实是莱卡的CEO。他也参与了工作室每一部作品的制片。都说人们会在自己的第一部片子里放进最多最想要表达的东西,所以不难想见,Travis导演是有多喜欢鬼妈妈里的那些想法,以至于制作完第一部电影都没能破了这些执念,等到自己拍片时非要再讲一遍不可。


       比如你看两个故事共有的五个关键词。




眼睛


       眼睛,或者说夺走眼睛,是这两部电影共有的关键意象。只不过鬼妈妈那种在眼睛上缝扣子的场景,想来更凶残一点。魔弦传说就温和不少,比如外公白内障似的眼睛,最多叫有眼无珠而已。姐妹组理论上也该和外公一样,只是藏在假面之后未予示人,这样一来就免了单调而诡魅感加分。连久保在海底遇到的摄魂怪物,居然也是一个个直径比人高的眼球。比卡洛琳命苦太多的久保,从出场就已经丢了一只眼,而整个童年都在担心外公和姨妈把另一只眼睛也夺去。


       要知道莱卡对“夺眼”这个概念有多着迷。举个例子,盖曼小说中的鬼妈妈并没有反复诱惑卡洛琳缝上纽扣眼睛,而三个幽灵小孩被夺走的也不是双眼而是心脏跟灵魂。甚至,第十四道门的纽扣钥匙的设计都是导演自己加的。相比电影里一言不合就要缝纽扣,小说显然没有这样强调眼睛的重要性。反倒是久保的外公,跟电影版鬼妈妈对正常视力的憎恨如出一辙。




       这些憎恨眼睛的反派,实际上恨的是情感和感受,也是害怕与人与世界的联系。毕竟眼睛是用来看这个世界并和他人交流感情的。阻断和外界(人间)与亲人(爱)的联系,在外公和鬼妈妈看来是一种优越,而在主角和大多人看来则是最可怕的境遇。说到底,不过是一种看待的角度而已,而坏人们的恨与怕或许也有自己的理由。




记忆


       鬼妈妈中的三个幽灵小孩说,我们忘了自己的名字,却还记得妈妈的样子。听来揪心。记忆是一种羁绊的力,尤其若是有了爱的名义,可以强大不朽。但换上了纽扣眼便是隔绝,于是自己是谁,外界是什么样,都会慢慢忘却,因此也虚弱得再难以逃脱。魔弦传说中,记忆则作为战胜反派的终极武器,逆向证明了同样的道理。久保向外公讲了大概这么一句话:我的父亲母亲都不在世上了,可他们在我的记忆里。这样,他脑海中的父母,还有所有村民心中未曾忘却的故人,到最后都在同他一起作战。


       记忆最强大,我喜欢这个说法。它比“爱最强大”更现实,一是因为事实的确如此,种在脑海和埋在心里的东西,在需要的时候会成为一种强大的生命力。二来,记忆有好坏之分,糟糕的回忆同样强大,以致这个说法的反面也是一种残酷的事实。




两对父母


       卡洛琳撞了鬼,魔鬼却告诉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对other parents,简直蛊惑人心。她的现实父母和魔境父母不仅容易分清,甚至每一个特点都是对照的。久保就没这种好运。他是在为自己父母双亡而伤心之后,才遇上了魔境父母。这对父母和他现实父母的关系就比较复杂。猴子准确来说只是他母亲的一部分。她继承了妈妈的心灵,和照顾久保的本能,性格中却没有那种浪漫和温柔——至少母亲清醒时还会妙趣横生的讲故事;她反倒始终机警而精神百倍,这对于各种危险倒不算坏事。甲虫将军则更不妙,直到找回自己的身份之后都没有找回做父亲的尊严。


       卡洛琳久保其实各有各的不幸。前者在现实父母那里感到缺爱,于是一开始觉得在魔境里简直感受到了人间温暖。可惜刚投入另一对父母的怀抱,爱与欢乐的假面就开始剥落,直让她从天堂掉入了恶的深渊。后者的现实父母一个不健,一个不在。后来死心作定孤儿的久保竟发现,一直陪在自己身边的两个奇葩居然是父母的分身。不过也只是分身而已。他的魔境父母既没有怀念中的母亲那么温暖,也没有理想中的父亲那样高大。好在,久保并不像我们凡人一样斤斤计较,一个泼猴一个逗比(误)的设定又有什么,只要爱,就够了。




危险的女性和无能的父亲


       在塑造男女角色的时候,主创近乎有点恶趣味的喜欢阴盛阳衰的设定。女性总体来说都是强悍的。首先不消说两个故事的结构核心都是母亲形象。原本母亲的身份就兼具母性本能的强大和吞没性的一面,深挖起来,卡洛琳的鬼妈妈其实可以是久保的好母亲发展到极端的一种情况,即“保护欲-占有欲-吞噬欲”这样从爱到伤害的病态转变。幸运的是久保的妈妈自始至终都作为一种善的力量和精神支柱而存在。然后就是姐妹角色的设定。两部电影里的姐妹组都有神秘诡谲的特质,前者的演员姐妹花虽说在魔域里邪恶了一阵,但现实中总体还是主人公的助力;后者的大小姨则全非善类,尤其是女性亲属的身份给主角更添了一份恐惧和绝望。


       至于父亲的角色,在这些强大女性的衬托下,显得越发的弱。卡洛琳的父母就基本属于干练女强人和不成器的丈夫的搭配,而另一对父母也是按照这个权力关系来的。父亲实际是一个傀儡,必须听命于母亲,一切由她安排好而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久保的生父作为一介名将,大概之前并不缺男子气概,但这个理想父亲终究没有出现在电影里,取而代之的是稀里糊涂而毫不威严的甲虫武士,武力值并不胜于猴子母亲,却成了喜剧担当,甚至最后的牺牲也缺少英勇姿态。尽管魔弦传说中还是有西方传统的寻父主题,但这里的形式很不典型。久保在大半部片中费尽心机寻找的三件宝物,虽然出于他对父亲精神上的认同和本能放不下的追寻,但是到了最后,宝物根本不是最重要的,他还是得自己成全自己。




成长


       成长,恐怕才是莱卡故事中最重要的母题。卡洛琳的成长在她开始接受并珍惜自己父母的真实的那一刻发生,久保则在感悟到如何从父母的爱中汲取力量时而变得勇敢坚强。至此,女孩整合了父母的好坏两面,而男孩完整了与父母的纽带。弦即纽带,即羁绊,亦是满弓一样的强劲力量。二弦即父母,正如久保的黑白双弦是自父母身上而来。但一切的关键,仍是他必须意识到自己便是那第三根弦,而当他以独立的自我去领悟父母的爱与精神的时候,琴才能奏响;当他自己的内心完整,才能御外敌。




       最后想说,片尾曲选的绝妙。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名字仿佛在讲久保的父母化作魔弦之后,隽永悠长的陪伴,以及留在世上的传说。


       于是矫情写作——


       吾琴两弦,泪落温柔。


- END -

感谢作者为豆瓣贡献优质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