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导演帮
中国导演第一社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京广播电视台  ·  销量暴涨3000%! ·  20 小时前  
湖南省广播电视局  ·  【悦读】2025春节档《哪吒2》领跑,票房口 ... ·  2 天前  
湖南省广播电视局  ·  【悦读】2025春节档《哪吒2》领跑,票房口 ... ·  2 天前  
成都日报  ·  破100亿!成都全国第三! ·  3 天前  
成都日报  ·  破100亿!成都全国第三! ·  3 天前  
平安鼎  ·  五破10亿,全球第一!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导演帮

可灵AI导演共创计划举行首映礼,9部AIGC电影短片被中国电影博物馆永久收藏

导演帮  · 公众号  · 电影  · 2024-12-10 14:12

正文


12月6日,中国首个AIGC导演共创计划在快手平台上线,并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行了首映礼。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指导,快手可灵AI联合李少红、贾樟柯、叶锦添、 薛晓路、俞白眉、董润年、张吃鱼、王子川、王卯卯等9位知名导演共同发起的“可灵AI导演共创计划”,短片题材涵盖奇幻、志怪、亲情、动画等多元类型。


作为中国首个AIGC导演共创计划的成果,9部AIGC电影短片也被中国电影博物馆永久收藏、放映展示。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冯胜勇,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级领导孟锐,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书记、馆长黄晓伟,快手科技副总裁、大模型团队负责人张迪与导演叶锦添、王子川等嘉宾一同出席首映礼,AI创作者、影视行业从业者以及现场观众共同见证了电影工业开启AI时代的里程碑时刻。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级领导孟锐在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等新质生产力正加速迭代,新技术、新工具为网络视听创作注入了更多的元素、能量与想象,持续推动着内容创作与科技创新的双向奔赴。鼓励 AIGC视听技术落地应用,正是期待能够以科技之能蕴化视听之美,以技术之光焕发视听之力。
孟锐指出,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将一如既往支持AIGC领域内容创新,依托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超高清视听扶持专项基金、网络视听业国际传播力奖励扶持专项基金等,对AIGC等科技创作新作品的制作、播出加大扶持力度,建强北京大视听精品创作生产服务的“聚能环”,加快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科技成果的运用,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大局中着力实现更多精品、更广传播和更佳体验。
首映礼现场,快手科技副总裁、大模型团队负责人张迪与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成员、副馆长汪祥荣共同签署了“可灵AI导演共创计划”9部电影短片的捐赠证书。
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成员、副馆长刘军在首映礼致辞中说:导演们奉献出来的九支精彩AIGC短片,丰富了中国电影博物馆的馆藏作品形式,也是中国电影博物馆记录下中国电影史上首次大规模运用AI视频大模型和导演共创新型艺术作品的重要时刻。
可灵AI导演共创计划AIGC电影短片在中国电影博物馆展出
6日现场展映的9部具有实验性质电影短片,全部使用可灵AI生成,电影导演完全依托视频生成大模型、群体深度参与电影级内容创作,这在中国尚属首次。
“AI让我们拥有了无穷的想象力,你要去哪里都可以。”参加首映礼现场的导演叶锦添直言。以叶锦添作品《快递员》为代表的科幻题材创作,也成为不少导演在试水AI作品的第一选择。
在作品《快递员》中,叶锦添描绘了一个新奇的太空世界,外星快递员Lili带着唤醒地球的任务开启了寻找银龙之旅。斑驳的地球表面、飞船快速着落腾起的灰尘,每一帧逼真的画面都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随着Lili的冒险,逐步揭示了地球的衰亡和潜在的复苏希望,体现了对于生命、存在和未来的深刻思考。“我觉得好好玩,有一个外星人在那里看,眨一下眼睛,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有一种人的味道态度,这让我感觉到很惊讶。”叶锦添说。
导演叶锦添、王子川在可灵AI导演共创计划首映礼上
导演俞白眉的作品《百鬼勿扰》讲述了钟馗在浓雾山林中与各种妖怪斗争的故事。短片通过钟馗的冒险,展示了他在面对妖怪时的勇气与智慧。同时,故事结合了现代科技和“勿扰模式”,暗示了在忙碌生活中保持宁静和专注的重要性。
《独行月球》的导演张吃鱼则从知名科幻小说作者天瑞说符的作品《保卫南山公园》中获得灵感,以重庆为故事背景创作了科幻电影短片《最后的防线》。
短片中,高维生物炽天使降临,撒下超过一千万个太阳的光辉,整个地球都笼罩在阴霾中,人们退居到亚洲内陆,重庆成为最后的防线,人们齐心协力打造出了名为红莲的巨型机甲与怪物对抗。不少现场观影者认为,主角在巨大的机器人头顶摆桌子吃火锅的宏大镜头,“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和突破, 以可灵AI为代表的视觉大模型及产品逐渐成为视觉行业的新基建和新工具,并 极大提升着制作效率。导演王子川介绍,他和AIGC创作者、剪辑师等,以非常精简的团队配置完成了AIGC电影短片《雏菊》。
《雏菊》围绕计算机、机器人等现代科技产物与人的关系展开,通过重复蒙太奇,时而紧张时而悠扬的音乐,用高速剪辑的炫彩特效镜头以及和谐空间的构图带给观影者强烈的视听冲击。“可灵AI可以尽可能地模拟出你想要的每一个动态和整体的叙事节奏,包括所有的冲突、画面内部的调度,都可以完成。”王子川说。
在与可灵AI的合作过程中,王子川导演深刻体会到了文生视频和图生视频技术对电影叙事方式的深远影响。在他看来,技术不仅仅是工具,它们是叙事艺术的新维度,为电影叙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语言,“AI可以把创作者想象快速变成一个可视化的内容呈现出来”。
导演王子川为现场观众介绍AIGC短片《雏菊》的创作理念
“在创作过程中,每一次描述,可灵AI都会产生很多不同的画面。”在导演董润年看来,AI产生的画面给他带来了很多灵感,实现了与AI共创。
在他的电影短片《新世界》中,为观众打开了异次元的平行空间。《新世界》中通过展现主人公小雅在不同世界的穿梭,来表现其内心的孤独与恐惧,最终在妈妈的呼喊声中找到了勇敢生活的力量。
借助可灵AI以充满张力的画面进行情绪表达的,还有王卯卯导演的AIGC动漫电影短片《再见兔子》。《再见兔子》的故事从男孩因试卷不及格而感到恐惧和绝望开始,巨大的怪兽、没有尽头的阶梯,都是内心压力的具象化。电影短片通过“找不到出口的世界”隐喻学业压力,呼吁大家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在王卯卯看来,“动画是最适合发挥想象的创作形式,AI的加入带来了更多表现手法。”让卯卯和创作团队尤为感到惊喜的是,动画创作过程中,可灵AI还扮演了重要的创意输出角色。比如主角小男孩缓缓“坠落”时楼梯融化的画面,是由AI在主创给出的提示词基础上“超常发挥”生成的。“此外,小男孩被蛇追着奔跑的闪转腾挪画面,在原本的镜头设计里没有,因为可灵发挥得太好了我们就做了保留,这些画面都和主创团队的故事构想形成呼应。”
对于创作者而言,从剧本创作到场景设计,从特效到后期制作,影视内容生产的多个环节都可以借助AI的力量,实现更加高效、精准的创作。
快手科技副总裁、大模型团队负责人张迪认为,“9部AIGC电影短片不仅展示了可灵AI在模拟物理世界、创造独特视觉效果方面的强大能力,也体现了导演们对新技术开放包容的态度以及勇于尝试的精神。”
快手科技副总裁、大模型团队负责人张迪在致辞中
李少红导演认为,AI拓宽了更多艺术创意的想象空间,特别是在虚实关系的表现方法上带来了很多灵感。一向关注女性成长的李少红,在其首部AIGC电影短片《花满渚》中,为观众再次展现了女性力量。
在导演薛晓路看来,AI对于一些虚拟环境的表达和建构,有其独特性优势。在制作短片《喵心归处》时,她和团队则希望测试一下AI对于现实环境的复原、指定角色形象的复原,看看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从现在完成的情况来看,我觉得AI还是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的,但是不得不说,里面还是有一些镜头觉得它再有提升的空间。所以也因此,让我对AI的未来会充满了期待。”
导演贾樟柯在AIGC短片《麦收》中描绘了人类未来生活的图景。贾樟柯介绍,他本人一直都在关注AI的发展,此次在作品《麦收》中首次尝试并探索了AI在电影创作中的可能性。整部AIGC电影短片采用了公路片的传统电影叙事手法、分镜方法等等,通过AI创造出了更多应用场景。在6分钟里,可灵AI能够实现多重空间的转换以及人物的贯穿始终,“是非常大的惊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