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第九交响曲
曾是很多作曲家的噩梦
也是他们的目标
因为
贝九太伟大
可事实并非如此……
勃拉姆斯曾说:“我永远写不出交响曲!你可能不知道,想写交响曲的作曲家仿佛不断听着身后一个巨大机器轰鸣着,这是什么感受!”所谓巨大的机器比喻的正是贝多芬9部交响曲尤其是第九带来的创作压力
。
贝九是音乐史上第一部带声乐的交响曲
,不但有文本上追求天下大同的理想主义,重要的是在音乐上
将个人的痛苦与远大的理想结合得如此宏伟
,超越了国家民族,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贝九“欢乐颂”
贝九的伟大不能替代其他交响曲的伟大,
贝多芬同时代的舒伯特就写出了《C大调第九交响曲“伟大”》,被舒曼赞为“有天堂般的长度”
。
其实,这首交响曲之所以被称为“伟大”,是为了和舒伯特另一首《
C大调第六交响曲
》区别而论。它的长度也不及贝九,可是演奏难度很高,当时的乐团难以掌握。
舒伯特《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1896年,距离20世纪还有近四年,布鲁克纳离开人世,留下了未完成的三个乐章的《
第九交响曲
》。笃信宗教的他像巴赫一样把这部作品题献给上帝。
时至今日,随着第四乐章的草稿逐渐被音乐家完善,完整的布鲁克纳《第九交响曲》演出场次越拉越多。
布鲁克纳《第九交响曲》仿佛器乐形式的众赞歌
,每次演奏都会像作曲家其他代表作一样形成一座声音的教堂,威严壮观。
布鲁克纳《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毫无疑问,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是最优美的第九交响曲
。这首诞生于美国的作品,才思泉涌,每个乐章都特点突出,情感透彻。它最大的特点是平易近人,每个热爱古典音乐的人们都会为它保留一席之地。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乐》第一乐章
马勒和勃拉姆斯一样心重
,他不但将实际上的《第九交响曲》写成《大地之歌》(
为了躲过逢九必死的迷信
),而且几乎完成了《第十交响曲》(按捺不住创作冲动)……
他的
《第九交响曲》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份音乐遗嘱
,演绎充满离愁别绪。随着《第十交响曲》四乐章完成版逐渐成为音乐厅的常客,《第九交响曲》也有了较为乐观的诠释,不过大多数指挥家还是会伤感地处理这部作品。
马勒《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肖斯塔科维奇一生完成了15首交响曲,他的《第九交响曲》完成于二战胜利时,被希望是一部媲美贝九、鼓舞人心的作品。但肖斯塔科维奇不知何故,中途改变了主意,将原有的已写成的宏大热烈的第一乐章弃之不用,最终交出了一部小型的幽默的纯器乐交响曲。
肖斯塔科维奇《第九交响曲》具有非常滑稽的音乐效果
,几乎可以当作青少年管弦乐指南。
肖斯塔科维奇《第九交响曲》第一乐章
如果你有兴趣聆听著名的第九交响曲
《他们的第九》9CD唱片很适合!
音乐史与音乐美学权威
《西方音乐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