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Tiktok打生打死的时候,我就琢磨着,咱们为什么不对特斯拉和苹果动手?
马斯克对中国还算友好,特斯拉对我们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鲶鱼效应,算是给我们有送技术的光辉业绩,不动。
干苹果呗。
苹果刚刚经历历史上最赚钱的一个季度,看起来强大,实则虚弱。
苹果2025财年Q1业绩公布
苹果2025财年Q1(2024年10月至12月)财务数据要点:
• 总营收:1243亿美元,增长4%。
• 每股收益:2.41美元,增长显著。
• 服务业务收入:263.4亿美元,增长14%。
• 产品业务收入:约980亿美元,增长2%。
• 运营利润率:34%,同比上升。
• 毛利率:46.9%,高于去年同期。
区域拆分:美国地区526.48亿美元,欧洲地区338.61亿美元,大中华区185.13亿美元(YOY-11%),日本89.87亿美元,其他亚太地区102.91亿美元,随着华为解决芯片问题重新回到高端机市场,以及小米的不断强品牌化,苹果未来的销售压力会持续扩大。
苹果的产品收益增速已经非常低了,几乎停滞,但是服务业收入增速很高,那么这个服务业收入到底是什么东西?
苹果应用商店的盈利来源包括应用销售、应用内购买、广告收入、订阅收入,其中应用销售为主要盈利来源:
1) 应用销售:不同于其他硬件厂商,苹果的用户只可在苹果应用商店中购买软件和服务,构成苹果应用商店的主要盈利来源;
2) 应用内购买:即用户在应用内部购买虚拟商品或服务,比如游戏中的道具、游戏币等;
3) 广告收入:开发者可以在应用中添加广告,当用户点击广告时,开发者就可获得收入;
4) 订阅收入:开发者可以在应用中设置需付费的订阅服务,用户通过订阅可获取一些特殊的功能或服务。
苹果收取佣金的初衷,不是为了赚钱,乔布斯是为了给客户绝妙的体验,但是后面发现这块超级赚钱,就开始盈利为目的了。按照苹果的说法,它创造了iOS生态,维护了生态安全和app质量,赚钱很合理。
这个我承认,确实可以收,应该收,但是收多少呢?
在一个发展中国家收全球最高的苹果税,有点过分了吧。
苹果服务收入的毛利率(约70%)远高于硬件产品(约35%),显著提升苹果整体盈利能力,是一个暴利的业务,近年来服务收入增速持续高于硬件销售,成为苹果增长的第二引擎。
苹果公司靠服务业赚钱从商业角度说没问题的,但是从法律角度说,确实有麻烦。
欧美就是用《数字市场法案》
收拾苹果的。
1.2024年3月4日:欧盟委宣布对苹果公司处以18.4亿欧元的罚款,理由是苹果在流媒体音乐业务中存在垄断行为,阻止流媒体音乐平台Spotify和其他服务向用户提供App Store以外的支付选项。
2.2024年6月24日:欧盟委员会根据DMA首次对苹果公司提出指控,认为其App Store政策涉嫌违反欧盟技术规则。
3.2024年11月5日:消息人士透露,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计划根据DMA对苹果公司处以罚款,金额可能高达18亿欧元,原因是苹果未能允许应用程序开发商引导用户在App Store之外购买更便宜的产品。
对苹果税动刀子,合理,合法,合情,欧美没话说,还能隔山打牛对纳斯达克指数造成伤害,和DeepSeek搞配合。
5日,彭博社报道称中国市场监管总局考虑对苹果应用商店的收费及支付模式进行调查,聚焦App收入抽成费用、第三方支付、第三方应用商店等问题,或涉嫌反垄断法。
说实话,中国其实对苹果非常友好,不愿意动手,想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奈何美帝持续作妖,不对等平衡一下,实在说不过去,苹果要怪就怪特不靠谱吧。
很多人说这点小伤害不算什么,苹果永远买都是好时间,真的吗?
做投资最重要的就是独立思考,不要老用别人的话当顺口溜。
以段永平投资腾讯为例:
腾讯一路上涨到600的时候。段永平:腾讯是港股最好的公司,A股我只买茅台,港股我只买腾讯。
当腾讯股价跌到500,段永平:我再买点腾讯。
当腾讯股价跌到400,段永平: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继续买。
当腾讯股价跌到300,段永平:腾讯我没有那么懂,只买了1%。
我虽然和大家经常分享投资,但是从来不认为我说的就一定是对的,重在交流。
1、马斯克已经逼得美国CIA和FBI特工上街抗疫了,这是人类历史上两个特务组织首次上街抗议。
确实是超级猛人,我很担心他会不会被刺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