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水库论坛
科学尚未普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同居不领证”了? ·  12 小时前  
三联生活周刊  ·  为了养成孩子的好习惯,我亲自设计了一套积分制度 ·  21 小时前  
三联生活周刊  ·  打工十年,月入三千真的很平常 ·  2 天前  
读者  ·  晚安一句话 ·  3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当AI成为“免费家教”,教育会变得更加平等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水库论坛

什么才是真正的财富 #1570

水库论坛  · 公众号  ·  · 2017-11-11 15:14

正文


什么才是真正的财富 #1570

各位朋友,大家好。

很高兴“人文经济学会”邀请我做这个讲座。感谢茅于轼老师,感谢张维迎老师。

今天我们的活动,受到了广告商的赞助。也感谢广告商宋洋先生。此处请放广告。

全款垫资购房,然后转银行抵押贷,既能砍价又能省税,二套抄底非满五唯一房源利器!

宋先生长期资助《人文经济学会》,目前专注于北京,上海市场。


学问之道,分为“体,用,术”。

《人文经济学会》有很多位经济学家,他们的水平,都是极高明的。

如果要讲经济学的原理,水平是非常非常高的。

但是,今天我们的话题,更多的偏向“用”。

讲一些更外围的东西。如何把经济学的原理,转化为赚钱和商机。

大师在前,我们就班门弄斧了。

一)财富是多维的

首先,我们来讲一个话题。

财富,什么是财富。

“你有多少钱”

这句话,你问一个知乎的 丝。他是很容易回答的。

1234.56元。

因为 丝把身体掏空,把上衣口袋,裤子口袋,屁股上的口袋。

纸币,硬币,交通卡,统统计算在内。

全部的总财产是,1234.56

丝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有一千二。

但是更复杂点的情况,我们找一个研究生。

研究生的身上,除了纸币,硬币,交通卡。

“哗”地一下,他还掏出了一张沙县小吃的储值卡。

  • 充1000,送1200.

  • 现在卡里还有600.

请问,研究生的净资产。该如何计算。

充值

实得

1000

1200

?

600

这个时候,就会有一点歧义。会有二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饭卡值500.

理由是,充一千,花了一半。

但是研究生不同意。他认为值600.

因为这张卡,的确可以在“沙县小吃”,买60碗酸辣粉。别人吃粉,都是实打实地付600元。

我们来做一个统计,认为值得500元的,就是方案一的,请举手。

好了,认为这张卡值600元的,请举手。

嗯,看来500元的占大多数。

那我们继续追问,假设“充1000,送200”这种活动,不是天天搞的。

象今天一样,11.11双十一,一年才有一次。

等很久的,大型促销。

或者这种活动,仅限前1000名。

或者促销活动,要你先积分。

京东购物,积分积到白金会员级别,他才给你打折。请问,这张卡值多少钱。

假设你突然反胃呕吐,看见沙县就想吐。再也不想吃。

请问这卡还值多少钱。转让能卖多少钱。

这一连串的问题,完全把你问糊涂了。里面积分,白金会员制度,Coupon返利制度,很多都是没有精确的数学解的。所以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充值

实得

1000

1200

500< 不知道 < 600

600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不知道”。

不管你回答500,还是600

你都在试图用一个 精确的估值 ,把这张卡 数字化

但其实这“三观”是不对的。 财富在各种视角下,数额不同

财富不是“一维”的。是“二维”的。

前二天我去看了一场电影。今年泰国最火的电影。

在座的很多位,可能也看过:《天才枪手》。

电影拍得很好,但是“豆瓣”上的影评,兴趣集中在八卦。

8G这四个年轻人的家庭净资产,能有多少,A7A8A9。

譬如女主角小琳。电影一开场,她就说,跟着爸爸的校车去上学,不用付交通费。

吃爸爸学校里的食堂,餐费很便宜。

她爸爸是老师,学费也便宜。

这个状态,就有点类似于我们包吃包住的国营企业。

你看似工资低,生活水平其实不低的。

然后小琳成绩很好,免了很多补课费。

优等生毕业,未来工资很高。

她家里人都很健康,省了很多医药费。和爸爸之间感情也很好,这是万金不换的。

你要是生一个“笨小孩”,天天补课。

补课费,药费,完全都可以折算成金钱的。

生个天才宝宝,比一般的中产阶级,过到还要滋润。还要快乐。

别看你外企上班工资高。

孩子寄托在携程幼儿园。可能还不如琳呢。

我们举了这好几个例子。其实想说明的是一件事。

财富是多维的。

传统意义上,人们总以为财富是一维的。可以用一个数字衡量。

丈母娘总喜欢打听,这个人有多少钱啊。张三好,还是李四好。

但其实,财富是多维的。就象一块水晶,在不同的灯光下,会有不同的反光。

需要通盘考虑。

最简单例子。二个年轻人。

A有500W存款

B有三套房子1500W,合计1000W贷款。

这二个年轻人的真实实力,命运岔路,差很多的。

奥地利学派认为,“效用”是一件很主观的事。

除了现金之外,其他任何东西, 都不能做加法

二)财富的估算

人类是很无聊的。

你跟他说,马云和王健林,是根本不同的二类人。

财富是多维的。有很多种主观唯心的方法,根本没法估算。首富没法排名。

但是人类是很愚蠢的,他们总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他们总喜欢问一个问题;

“马云和王健林谁更有钱”。

这个问题,真心无聊。

因为我们前面说了,“除了现金,财富并不能简单地比大小”。

越是穷的人,资产流动性越好。

丝手里,几乎全是现金,类现金。因为他要准备着,随时付下个月的生活费。

丝很容易用现金计身价。误差不大。

可是越是有钱的人,他的资产中,现金部分就越少。就越是难以比较真实的财力大小。

十年磨一剑,有的创业者,根本看不到回报。

譬如说,马云的主要财产,是剁手巴巴。

王健林主要财产,是万达集团,四大板块。

Google的主要财产,是搜索引擎,未来科技。

你要说Google的“未来科技”值多少钱,这事是没法估算的。

有些黑科技,是为了下一个时代研发的。Bell实验室研发了多少东西。

很多科技,完全是烧钱阶段,根本没有产出的。

可你说这些钱花得值得么,值得。

必需么,必需。

这时候,有一个聪明绝顶的人站出来了。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好办法。

马云和王健林怎么比呢,比儿子数量!

目前二位是1:1平,二个人打成平手。

哦,不好意思,拿错演讲稿了。

有一个聪明绝顶的人站出来了,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好办法。

“证券化”。

马云的阿里巴巴集团,“证券化”把它切碎了。每股180美金。卖25亿股。最近总市值,在4600亿美金左右。

“证券化”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天才般的发明。

从学术上讲,他相当于“降维”。

财富的本质是多维的,难以估算的。顶级大富豪之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排名。

但是“证券化”之后,就把复杂的公司估值,简化成了一个维度:

“股价”。

现在,财富又变成“一维”的了。公司值多少钱,你今天又赚了多少钱。

只需要简单地用“股价*股数”算一算,就明白了。

证券化算出了财富数值

是不是这个道理。台下赞同“降维估值”的,请举右手。

不赞成的,请把手放在嘴巴上。

让我们统计一下。

好,恭喜大家。

这一套理论, 是错误的。

三)偷换概念

证券化是对的,市场的有效性也是对的。

整个事件中,它偷换了一个概念。

  • 买1股是183美金

  • 买10000000股也是183美金

学理工科的人,概念是极其严谨的。差一个字都不行。

市面上流行的“马云身家3000亿,马化腾身家2000亿”,诸如此类的说法,其实都是偷换概念。

熵是二维的,

不能降噪为一维。

财富还是多维的。你并不能简化信息。

错误默认在于,把“买1股”偷换成了买100000000股。

我们来看这个例子。

这一位是李河君。“汉能薄膜发电”的主席,港股编号0566.

李河君现在不怎么出现了。不过二年之前,他可是绝对的风云人物。

当时,“汉能薄膜”在香港上市,经过了四年的不懈拉升,一口气从0.15元/股,拉高到9元一股,涨了60多倍。纳入恒指成分股。

在此期间,公司的市值,暴涨到了3500多亿。个人财富超过3000亿元。几乎逼近李嘉诚。

你如果按照“股价*股数”的公式,来推算他的财富,李河君绝对是庞然大物,千亿富豪。

可是在2015.05.20,公司发生了雪崩。

这一天,短短的20分钟之内,汉能薄膜的股价,下跌了47%,市值蒸发1300亿。李河君本人财富损失1000亿。

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抛盘一共只有10亿港币。

如果一个人刚刚接触财经,刚刚接触财富的本质。

他对这件事是没法理解的。

为什么小小的10亿,就可以损伤1000亿的财富。

你是一个千亿富翁,你把这10亿抛盘,接下来不就得了。

前二天香港Mount Nicholson开盘,全球最贵的分层豪宅。

一套房子,价值就要11亿港币。

这种房子,就是专针对李河君这样的人,目标买家的。

为什么,为什么短短的10亿抛盘,就使得股市的“账面”财富,损失了1000亿。

其实,你奥派经济学学得好。这事是很容易理解的。

“财富”并没有损失掉。

是文科生小编,理解财富的方法有问题。

是你的叙事方法有问题,不是财富有问题。

我们取“汉能薄膜”腾飞前的股价,每股0.15港元。这几年里面,公司的营业额,净利润,也没有革命性的增长。

因此“汉能薄膜”他合理的估值,翻60倍之前的,可能就40 ~ 50亿港元。

几十亿的港元。他就是一家几十亿市值的公司。李河君就是一个几十亿身家的商人。

是文科生小编,使用“股价*股数”的方法,来计算他的身家。所以犯了错误。所以才会看不懂。

而事实情况是,他是一支老庄股。随着庄家的出货,股票的价格,下跌是非常快的。

等他把80%的股权卖光,净到手也就几十亿。

凡事,你不要看“面子”。

你要看“里子”。

从根本上,李河君就是一个几十亿级别的富豪。

四)有钱人为什么有钱

在知乎上,有一个非常热的帖子《富人依靠什么可以挣那么多钱?》 [1]

我们知道,知乎是一个大学生 丝,中低收入人群聚集的地方。没什么水平。

下面跟了差不多1500个回帖,可全部都没有讲到点子上。

“富人靠什么赚那么多钱”,

靠的是经济学上一个Bug.

中国人从农耕时代走来,我们离“十三亿农民”时代记忆,相隔不到40年。

这导致在中国人的习气上,还有非常浓的“农耕民族”习气。

和现在的商业化,信息化时代,是格格不入的。

身体进城了,脑子还停留在农耕时代。

农民信息匮乏。特别容易听风就是雨。特别好骗,容易上当。

缺乏“信息大爆炸”时代的, 信息辨别能力

前阵子微博上有个段子,麦当劳(金拱门)的汉堡,加了无数无数的防腐剂。放了七年,汉堡都没有腐烂。

你说这汉堡能吃么,这不是黑人商人么。

别人来问哥哥,哥哥从Marketing的角度。哭晕在地板。

“金拱门是做快餐的,七秒钟就吃掉。快餐的配方里面,加防腐剂干什么”。

“防腐剂很贵的好么。哪个产品经理,会浪费不必要的成本”。

产品经理都哭晕了,哭倒在地上爬。{爬的动作}

这种事,也只有中国农民才会相信。

他们完全没有分辨信息的能力。

说回金融市场,什么钱最好赚:智商税。

在“汉能薄膜”这个例子。李河君的实际 财富 ,是非常 难以估算 的。

因为新能源前途未卜,谁也不知道,科技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样的。

“证券化”之后,证券市场给出了一个值。

买1股,是港币$9.

好了,现在我问你,买100股,1000股,10000股,1亿股呢。

很多农村出来的人,他们很“实心眼”。

他们没见过高度商业化的社会,也没有见过商业中的骗局。

他们过来一看,9元一股,有价有市。每天成交六七千万港币呢。

他们就相信,1亿股,卖9亿。

他们不知道Scalable,不知道蚂蚁,不可以简单扩大为大象的。

不知道1股,2股的交易,是可以做假的。

不知道一项交易的价格,是可以虚高几十倍的。

有钱人为什么有钱。

有钱人真正暴富的办法,是赚 股东 的钱,而不是消费者的钱。

靠的是高市盈率 卖股票 ,而不是 卖商品

信息是二维的,随着股票出货,股价会迅速降低。

下跌的速度,表示为一条曲线。


你天真以为“一维”。一维数字描述市值,于是你就中计。

这就是“财商”教育。一般的学校是不教的。

汉能薄膜,最多的一年,也只赚了2亿,还很大水分。

但是李河君,只要抛掉股票,就可以赚1000亿。相当于他500年的收入。

请大家记住一句话;

赚钱靠bug,无八哥,不暴富

五)面子和里子

我们轻松一下,讲点段子。

80年代末期,正好是SONY如日中天的时候。日本有四大“经营之王”。

有一天,某好事之徒去问索尼的创始人,盛田昭夫。

他说,在Forbes500强排行榜上,索尼排名XXX,巴拉巴拉。

按照营业额排名,SONY排在第几位,还需要努力。

按照市值排名,SONY排在第几位。今年上升几位,下降几位。

盛田昭夫目无表情听他唠叨完,最后说:“Forbes是什么东西,不就是一本杂志么”

“你这么介意杂志的看法,去把杂志社买下来好了”。

我们常常讲“富人思维”和“穷人思维”。

其实我觉得吧,富人思维和穷人思维,有一条非常明显的分水岭。那就是“面子和里子”。

王家卫拍的《一代宗师》是一部非常伟大的电影。里面有一句经典台词。

一个门派里面,有人做面子,就有人做里子 ”。

“名义价格”是很容易刷的。但是真正的大佬,不屑与此。

譬如说,李姓富豪中,李嘉诚实力比李河君强得多把。

李嘉诚手下那么多上市公司,随便逮一个出来,投几十亿炒作。

股票也能拼命地翻跟斗。翻出几千亿市值来。

从账面上,李超人又可以吹嘘“电讯盈科”。又可以吹嘘投资之神。

但这种事,李嘉诚很少做,人家甚至故意低调点。

恨不得富豪榜,排名多降几位。

因为“炒作”这种事,是虚的。仅仅虚名好看。

对于散户有意义,对于大佬无意义的。几百亿,找不到对手盘,根本出不了货。

你布一个局,拉一个老庄股,也就赚几个亿,反而把名气搞臭了。

得不偿失。

曾经有人问,中国最快的计算机,是“太湖之星”。运算速度达到万亿亿级别。

你这么快的计算机,为什么不去“挖”比特币。

用国家级的算力,来钱不是很快么。

因为没有意义。BTC只不过一只老庄股。有一些游资在里面炒作。

你去挖矿,连续抽钱,过几个月整个市场就崩溃了。

等你能注重“里子”了。注重实际利益;

而不是注重“面子”。傻乎乎地计算账面市值。

这时候,可以算一道“穷人”与“富人”之间的分水岭。

例如这张图。能进去的,都是业界大佬,手下至少几千个员工。

这是真正的力量。

你说你有100W枚比特币,你是不会被邀请的。

六)资产质量

言归正传。

和“有钱人为什么暴富”相对应的,是“穷人如何保护自己的财产”。

怎么样迅速变穷。 你LP双十一买东西,不会变穷的。应该予以支持。


  • 11.11时,你LP是谨慎的。买股票时,你是不谨慎的。

  • 11.11时,减免25元优惠券,可以考虑半小时。买股票时,25W眼也不眨。

“变穷”主要也是怨证券市场。

花几十倍价钱,接别人的老庄股。 买卖资产 ,才是变穷的最快办法。


在这里,我要讲一个“ 资产质量 ”的问题。

你觉得你有100万,可能你并没有100W。

你觉得你有1亿,可能你并没有1亿。

我讲个段子,你想拥有一亿。最快的方法,是门口的小吃店老板娘。她塞给你一张储值卡。

“梁朝伟哥哥,卡里面有余额1亿。你每天可以来店里买螺蛳粉,只能堂吃,不能打包,不许浪费”。

这种“资产”,就是没价值的。

我们的手里,有各种各样的资产。

纸币,硬币,交通卡,家乐福购物卡,网上商城储值卡,存款,外币,垃圾股,蓝筹股,基金,理财产品,p2p,私人债款,原始股,滴滴的股份,美团的股份,ofo的股份,房产,红玉石,古董,甚至还有比特币,ICO,马勒戈币

这所有的资产,都有他们的“面值”。部分还有交易所,可以随时交易。

你每天晚上,黑灯瞎火,披头散发,坐在地板上。

数着硬币,数着产证,算算自己现有多少身家。感到心满意足很快乐。

但其实,在你的各项资产之间,“含金量”是很不相同的。

同样的100万元,如果你是买GE的股票,那么蓝筹股。价值很稳定。

如果你买“汉能薄膜”,心里就要打个问号,分分钟腰斩。

如果你100万元,是20枚比特币。那恐怕问题就更大了。ZMN也不会承认。

我们今天的讲座,叫做《什么才是真正的财富》。

我们希望告诉各位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追逐真正有质量的财富。

而不要用金子换沙子,把优质的资产,兑换成劣质资产。

水库论坛,以前有过《价格三篇》,他们的编号是: #550 #560 #570

在《价格卷》里面,我们提出了一个赚钱的手法:

  • 优质资产    ----> 3倍的劣质资产

  • 3倍劣质资产 ----> 3倍优质资产

  • 循环往复

譬如说,现金是一种非常好的“优质资产”。风险几乎为零,流动性为无穷大。

你让我用现金购买“比特币”。

这么吃亏的生意。黄金换黄沙,我是无论如何也不肯做的。

但是你和我说,“BTC”目前大约¥50000元/枚。

我给你打折,5000元/枚。五万元买十枚。

作为交换条件,你一次性买NN亿。又或者是买入后“锁定”六个月,六个月不许抛。

那我权衡一下,这笔“1优换N劣”的生意,值不值得做。根据风险来权衡。

优质资产换劣质资产,一定要求加倍。

你看Bill Gates的股票,全部都是1美金时候买回来的。现在市价100美金,他就不会去购买自家股票。

水库多军买房子,一律要求“笋盘”。或者要求贷款。正常市场价,1000W现金换1000W房子。这种事水库也不肯做的。

  • 穷人的富人的区别,是穷人 用“市场价”去买垃圾资产 。买A股,买比特币,买珠宝玉石。用优质现金,换劣质资产。

  • 而富人买劣质资产,一定要求加倍。1:1是不肯换的。

七)纸币

币圈 << 垃圾股 < 珠宝 < 蓝筹股 现金 < 矿产 < 劳动 = 物价 < 房产 < ?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表格。刚才我们说到了“资产质量”。

尽量的左换右。

右换左,是不干的。

在这个表格里面,比较令人诧异,值得单独拉出来谈一谈的,是这一段公式:


现金 < 劳动

“回避垃圾资产,不要投机”,这个道理,绝大多数人都是懂的。

可是他们不知道,普通人的生命中,接触的最大型的“高危资产”是什么。

  • 高危是现金

  • 现金大概被高估了4倍。

中国目前的居民本外币存款余额,大约是60万亿人民币。

M2数字是160万亿。金融业总资产250万亿。(2016年GDP75万亿)

单单看存款数据,大概全体中国人,可以吃一年。

所有人一起躺着,什么事也不做。物资吃一年。

如果算M2,可以吃二年。算“金融业总资产”,可以吃三年。

而事实情况呢,我们社会上的物资,够不够吃三年呢。

不够,连一年都不够。

这个就是东亚国家的“货币”之谜。最典型的是日本,其次是中国。

  • M2/GDP=200%

  • 金融业总资产/GDP=330%

M2/GDP这个比率,在美国大约是70%,也就是说,中国多了三倍的货币。

这个现象怎么理解呢,我们举个例子。

今天大家来清华科技园听讲座,就在马路口,街边,有个戴狗皮帽子卖红薯的。

你上去和他搭讪。

“大叔啊,您在这卖红薯,一天可以赚多少钱啊”。

“不挣钱,这不在家里闲不住,出来开滴滴么”。

“您还开滴滴啊”。

“对啊,弄堂后面,就是我的宾利。家里拆迁,分了七套公寓,八套学区房”。

“那您这么有钱了,为什么不好好享福,还要出来卖红薯啊”。

“在家里挨老婆骂啊。别人都说你游手好闲,不是劳动人民”。

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除了东亚文化圈。这种事情,都是不可想象的。

你就别说拉美,巴西,非洲那种地方了。

非洲人的规矩,星期一从来不上班的。

因为他们星期六发工资,发了工资,就全部都去买酒喝。喝得醉醺醺,桑巴桑巴。

把一个星期的工资都花光,花到没钱了。再来打几天工。

你换到北非,中东,或者东欧这种地方。你问他们,你有了3W美金,5W美金,10W美金,要多少钱,你就不愿意工作了。痛痛快快出去玩二年。钱花光了再回来。

我告诉你,在这些国家,这个金额都不高。撑死了也不会超过 50000的。

只有在中国,中国是一个神奇的国度。一个人拆迁分了八套房子,5000W净资产。三辈子也花不完。

第二天上班,你看见他拿着6000元的工资,老老实实又坐在那里了。

有些老太太,家里存了二三百万定期。可是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一件衣服缝缝补补好几年。一个月生活费2000元都不到。

这样的国民性,导致怎样的结果。

“中央银行可以大规模地增加货币,而不会引发通胀”。

你永远都在劳动,劳动,劳动。

你永远都在储蓄,储蓄,储蓄。

你有了100W,你还在劳动,还在储蓄,一点都不懂得享受生活。

你有了500W,你还在劳动,还在储蓄,一点都不懂得享受生活。

你有了5000W,你还在劳动,还在储蓄,一点都不懂得享受生活。

在中国,因为一个“国民性”的问题。

不劳动是可耻的,吃利息是可耻的,是被人看不起的。

所以,无论你有多少钱,你永远都在劳动。

这就在“劳动---消费”的价格之间,产生了一个 错配

劳动的价格被压低。你的工资被压低。 [4]


“消费”的利益,被拉高。你可以享受到廉价的商品。

换句话说, “完全不工作,拼命地花钱”才是对你人生最有利的博弈方法。

举个例子,在目前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找一个钟点工阿姨,上门帮你打扫卫生,大概是35元/小时。

其中许多阿姨,生活并不窘迫。家里可能也有三套房子,几百万的身家。

她们出来做钟点工阿姨,纯粹是“基因”驱动。不劳动就不舒服。

在这个情况下, “请阿姨”是极明智的举动。

出门去当清洁工阿姨,才是愚不可及的行为。

如果你妈想出去当清洁工,你一定要千万阻止她。家里几百万。

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是极其诡异的一种状态。

人类文明,千百年来,难得一见的状态。

中国的“储蓄率”长期在60%以上,这么吃苦耐劳, 有了几百万还出去当清洁工 的民族,举世难找。

而我们今天想讲的话题呢,是“现金购买力的不可持续性”。

我们今天每个家庭都有600万,但是老阿姨们只舍得拿2000元出来消费。

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拿微薄的利息。

物价才可以锁死在这么低廉的价格上。

请个打扫卫生,才只要35元。

但是人口趋势的变迁,是会摧毁这一切的。

中国今年80后37岁,90后27岁。

00后,最大的已经17岁。

再过不到十年,“21CN”世代,一定会踏上主流社会。未来的世界,是00后,10后的世界。

而“21CN”世代,他们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很富裕。很多还是独生子女,泡在蜜糖里的。

对于“21CN”世代来说,“家里面放着600W不用,还要弯下身去赚35元/小时”这种事是不可想象的。

00后,10后,会做什么事。

用大腿想也知道, 拿钱出来花啊!

最多再过一代人的时间,中国的人口结构,就会巨变。

中国目前的M2/GDP是220%,是正常水平的三倍。

中国的物价能维持这么低,人工成本能降到35元/小时。是因为有老一辈任劳任怨,在辛勤地工作。

如果中国降到“世界平均”水准,哪怕只要不是这么变态的水准。

如果中国人变成巴西人,中东人,法国人,印度人的素质;

中国的物价马上飞涨。

我们只需要看香港。HK是一个相对老龄化,相对富裕的城市。

目前香港的“建筑工地”劳动,大约是5000港币/天。

15万港币,一个月薪水。

香港房子光“土建”费用,就要40000元人民币/平米。

而且香港人交楼,基本上都是毛坯房。室内只涂了清漆。

如果你要把装修都带上的话,还要20000/平米。

也就是不算土地,建筑成本6W/m。

八)杠杆式交易

币圈 << 垃圾股 < 珠宝 < 蓝筹股 现金 < 矿产 < 劳动 = 物价 < 房产 < ?

怎样才能赚很多很多钱。

有二种模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