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30岁就是有钱版的20岁” ·  20 小时前  
三联生活周刊  ·  刚毕业的我,找了一份“帮别人洗澡”的工作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时间越久越好喝?细说铁观音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30岁就是有钱版的20岁”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4-10-14 12:00

正文

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文 | 读者:倪特

朋友小纪陪我一起度过29岁生日,许完愿吹完蜡烛,我说:“明年我就可以去参加浪姐了。”

小纪笑了起来。

我们两个是高中同班,大学同校,毕业后又都留在这个城市里工作。她的工作性质出差多到处飞,我们半线上半线下的友谊一直延续至今。这次她刚好在生日前一天出差回来,两个人能够罕见地凑到一起。

值得纪念的是,十年前,我的19岁生日也是她陪我过的。

从“一字头”的尾巴到“二字头”的尾巴,总让人有点感慨,忍不住回头看看。

01

19岁的我什么样呢?

拥有大把大把的青春,生活中能令我发愁的事无非是绩点和同学关系。当繁忙的考试月来临时,我会在备忘录上记下每一科的时间安排,一头扎进书堆里复习,每完成一门考试,就会划掉一行,当最后一门考试结束时,我就能够清晰地意识到,待办事项清零,假期来了,终于可以无忧无虑地做我想做还没做的事情了。

《七月与安生》剧照

学习和假期的界限如此泾渭分明,让我深信不疑:人生就好像固定的游戏任务,爆肝达成了某些目标成就,就会百分之百掉落完全没有烦心事的假期,来作为奖励。

而当19岁逐渐远离我,毕业的压力临近,这种界限变得越来越弱——哪怕在假期,我仍然有一项又一项的新技能要学,我需要不停地实习、投出一份份简历,挑选和被挑选,比较、修正自己。需要学习的具体课程越来越少,待人接物、行业经验这些无法量化的课程默默写进我的待学事项里。当我终于成功通过论文答辩,戴上学士帽捧着花束拍照时,我明白我校园时代的青春在此处告一段落,但并没有松一口气的感觉,反而清晰地感觉到,我再也没有明确的假期了,而学习却是要持续终生的。

毕业之后,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和大城市寸土寸金的生存成本,每一天好像都是紧绷的,总是忍不住想躺平,但总是有一股现实的洪流在推着人卷起来、动起来,迷迷糊糊地、不知不觉地,就在早晨惊醒的闹钟声中、不断修改的PPT之间、不加班时沙发躺着刷手机的间隙,七年噌地一下滑走了,我没有“走上人生巅峰”,而是成为了高档写字楼之间不起眼的一只小蚂蚁。念书时最盼望的通勤衣服搭配变得最懒得费心思,白领人手一杯的咖啡是我领券花9.9淘的。

《凪的新生活》剧照

大城市没有把我变成“华尔街之狼”,我适应了这里快节奏的生活,总觉得先往前冲一冲再说,工作生活都是“顾好眼前”,享受、交际、任何看起来无意义的爱好,都变成了“以后再说”,我总觉得时间还很长,未来很远——我用心做了很多旅游攻略,可是我工作后省外游的次数屈指可数,要么没时间,要么嫌麻烦懒得去;存了很多想看的电视剧电影清单,蒙尘的养马场里堆积如山,从未被我光顾;买了很多高分评价的实体书,它们在我寸土寸金的小房间里堆满了一个小柜子,可惜“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到现在,绝大多数都好好躺在塑封里,拆都没拆过;我想要学编织、想要做手账、想要学画画……可惜好像总是腾不出大块时间来满足我的爱好。

一转眼29岁了,抠抠搜搜地花了不少钱,存款有一些但不多,日复一日地工作,某天早上对着镜子看到眼角有了微微的细纹,不知不觉,现在我的化妆镜旁边摆的都是抗初老甚至抗衰的各种水乳精华。而堂姐给我讲解护肤品时对我说的“你现在还小,用不着这些太有营养的抗老种类”言犹在耳,近得如同昨天。

我不再是十几岁青春无敌的少女,经过多年打工人生涯的“风刀霜剑”,我原本满满胶原蛋白的脸颊变得凹陷瘦削,熬一次夜也不能像学生时代那样,第二天仍有昂扬的精神头,当社畜当得一身班味儿,生活上变得有点得过且过,像一块充不满的电池。

过完生日的第二天晚上,因为工作上需要一份我入职不久时跟的项目数据,我翻箱倒柜找出很久之前的硬盘来。那是我上大学时买的,里面的文件最近都是六年前,我复制好要用的数据,眼神无意中一扫,看见一个名叫“旅游”的文件夹。

名字起得笼统,我却不禁一愣,一下子想起了这是哪一次。

02

十年前的暑假,我和小纪两个内陆孩子第一次脱离父母的陪同,带上那时候不算便宜的新款数码相机,结伴去海边穷游。年轻没经验,什么攻略都没做,每到一个景点就在手机上现查,走了不少冤枉路,也踩了不少雷。虽然狼狈的时候不少,但是因为年轻,看什么都是新鲜的明艳的,回想起来倒更深刻,觉得此次旅行珍贵得独一无二。旅行归家之后,疏于防晒的我们都黑了两度,经常去对方家里蹭饭,把想看的剧、想读的小说看了个遍,最后实在无事可做,天天在家研究菜谱,未来出外谋生的必备技能由此奠定基础。

《欢乐颂》剧照

那时候还尚未流行用vlog来记录自己的生活,我没被剪辑过的19岁记忆全都留存在这个2T大硬盘里。大半夜的,我心血来潮点开了几个视频,里面有我们两个在海边捡贝壳追海浪,也有互相揭短拍摄对方学做饭翻车。

又有点感动又有点好笑,于是截取了一段我拍的小纪发给了她。

小纪很快发来语音,听起来在下班路上,咯咯直笑:“那时候我们怎么那么傻啊?但是还挺可爱的!我要发朋友圈。”

晚上洗漱时,我刷着手机,看到她的更新,点了个赞,想到很久没有进她的主页看看了。

她的朋友圈背景换得勤,这一次是一张文字图:

“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生活看似马上就要开始了——真正的生活。但是总有一些阻碍阻拦着,有些事得先解决,有些工作待完成,时间貌似够用,还有一笔债务要去付清,然后生活就会开始。

最后我终于明白,这些障碍,正是我的生活。”

《去有风的地方》剧照

很难形容我这一刻的感觉,29岁刚过,猛地看见被海浪打湿的19岁的自己,意识到这十年匆匆过去,我忙忙碌碌的,好像每一天都没白活,又好像每一天都在复制粘贴,说不清做了什么太有意义或是太让自己开心的事。

我突然发现,“先忙完这阵儿”是最大的谎言,工作项目一个完成紧跟着另一个,生活琐事衣食住行更是需要处处操心,这十年我其实一直在给自己画大饼——总有一天我会变得很从容、很有钱,到了那个时候,我要尽情地享受生活。

可是那一天在哪里呢?“那个时候”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标杆呢?我要升到哪个职级、每年赚到多少钱,或者心态修炼到什么地步,才能说“那个时候”到来了呢?如果我刨根问底地问问自己,我就发现,我其实并没有对它做出一个量化的目标,我只是一直不肯细想,只是机械地觉得:“以后就好了”,一切的享受、一切喜欢的爱好、一切与至亲好友的约定,都留到一个完美的、心无杂念的时机去完成。

所以我玩也玩不好,休也休不安心,因为我的精神全都留给了“以后”。

但小纪是和我人生态度完全不同的人。

她精力旺盛,每天六点起床锻炼吃饭雷打不动,白天开整天的会,晚上也能在演唱会跟唱四小时,出差哪怕只有半天的空闲,也要下楼在陌生的城市转转走走,更别提每逢三天或七天的小长假,她能把假期研究出花儿来,我几次大的旅行都是和她一起,体验感超好,她像个永远闪光的能量球棒,和她待在一起就会不自觉地快乐起来。

《二十不惑》剧照

这种个性使得她广结好友,人人艳羡她的生活态度,但我明白看上去的轻松多金需要付出良多:她薪水高的代价是工作压榨了生活,娱乐活动都是忙里偷闲,多少次半夜的电话里听见她疲惫的声音,多少次忙碌季连续三小时的睡眠,她坚持锻炼是为了用好的身体来顶住巨大的繁忙和重压,她珍惜所有碎片时间是因为她的空闲远远少于他人。

小纪的朋友圈缤纷多彩,她过得并不比我容易,只是她有想做什么立刻去做的决心和动力。

我看看日历备忘,难得这个周末我们两个都没事,于是给小纪发去消息:“这周我们去山上露营吧。”

过会儿她回:“你终于想通了,大姐?”

03

大城市里快节奏的生活反而让打工人的各个人生阶段拉长,三十岁仍然孑然一身的青年人不再是人群中的少数,而是成了社会中的一股洪流。好像正因为如此,我的圈子周围都是和我境况相似的朋友,我没有太在意时间在我身上的流逝,前阵子和同事聊天,提到网上的一句话:“30岁就是有钱版的20岁”,我们都重重点头,内心有点得意。

这样的优点是大家各活各的,不在意他人眼光,可是副作用也很明显——工作之余我混日子混得心安理得,床上一躺玩玩手机周末就过去了。小纪之前第一次邀请我时,我懒洋洋地婉拒:“哎呀,去露营要准备那么多东西,还要穿厚,我又不会搭帐篷。”

“东西我都买了啊,你带点吃的就行,搭帐篷我找了教程,挺容易的,我们俩一起学。”

我翻个身:“我先不去了,等我再多学点露营知识再说吧,搭帐篷不简单的。”

小纪恨铁不成钢,在我腰间掐了一把:“你非要把什么都准备得整整齐齐才去做事吗?”

《82年生的金智英》剧照

那次她赌气自己去了,帐篷被她扎得很漂亮。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经常找时间露营,两年时间,从生瓜蛋子变成了能在网上发保姆教程的老手,几个不同型号的帐篷以及其他器材整整齐齐,堆满家里一个角落。每次我去她家,她都会邀请我一起露营,而我要么因为工作走不开,要么休息日想家里蹲不愿意动,一次也没和她去过。

其实我并不是不爱露营,我喜欢和大自然接触,喜欢爬山喜欢下海,只是总是“以后再说”,一次推一次,一年又一年。

这一次我不想等了,我要去。

周末一大早我就带好装备来到小纪家,心情像小学春游,兴奋又新奇和她一样样地整理好,下楼码进车里。

小纪开着车,后备箱里的露营材料随着地势起伏有轻微的颠簸声响。她打开车载音响,放起了歌。

“最心痛是/爱得太迟/有些心意不可等某个日子/盲目地发奋忙忙忙其实自私/梦中也习惯有压力要我得志。”

我忍不住点点头,小纪笑着看我一眼。

到了营地,我们忙着搭帐篷摆东西,花了近一个小时搞完,我把咖啡壶递给她,累得一屁股坐下来歇着。

“可惜这个营地不让生火”,小纪往壶里装咖啡粉,“不然让你见识一下,我生火可厉害啦。”

“没事啊,下次吧,今天这样已经很舒服了。”

“下次我们去这里。”她在手机上搜索了一会儿,给我看地图上的露营地点。

《东京女子会》剧照

她说的“下次”一定是下次,我用力点头,想象着不久以后,我们并肩烤火的场景——坐在火堆前面聊聊天,或者干脆发发呆,什么都不想,放松又惬意,像电视剧里一样。

很多影视作品都爱把“29岁”作为主角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大龄剩女会在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中遇到真命天子、步入婚姻的已婚族会在这一年遇到情感危机、蒸蒸日上的管理层会遇到事业上的起伏,从此开启人生中的第二次机遇。就像超市为了显示减价力度,会把商品价格设置为99、999,人们好像觉得30岁就算中年,29的青年正好迈在中年的门口,所以这个时段理所应当发生一些影响后半生的故事。

我曾经嗤之以鼻,觉得29岁哪有那么传奇,而现在,29岁的我坐在露营椅上,刚搭完帐篷,后腰胳膊都有些泛酸,喝着咖啡听着鸟鸣,心里想:原来搭帐篷真的没有那么难。

如果我的人生是一部电视剧,那么开场第一句话一定是:“我29岁了,我要从现在开始认认真真地生活。”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布雷克 / 审核:小风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 

征稿要求



本刊对投稿的真实性有严格要求,个人故事必须为本人亲身经历,真实可靠,保证作品中不存在任何虚构内容。对于文章内容,作者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图片、视频均可),且愿意接受核实(如职场类话题中将被核实本人真实职业信息、行业、公司等)。稿件需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逻辑严密,文笔流畅,以第一人称叙事,字数不低于5000字。

征稿长期有效,投稿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将投稿与【作者投稿原创承诺书】一同上传至附件,并在邮件主题标注【标题+字数】

详细征稿要求请点击👉【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长期征稿


稿件示例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