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玛'因病离世,享年55岁。它是全国亚洲雄象中的'猛男',为南宁动物园大象种群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阿玛'遭遇大象健康的克星'蹄病',尽管园方全力抢救,仍未能挽救其生命。初步诊断的死因为年老体衰合并肢蹄化脓性感染等器官衰竭。
亚洲象目前在中国分布仅限于云南省西部、西南部的少数几个地方,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并被认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024年快讯
2月3日(大年初六),南宁动物园的
亚洲象“阿玛”因病离世。
2月7日,
南宁动物园在官方微信号上为“阿玛”发布了讣告↓
我们怀着悲痛的心情宣告,亚洲象“阿玛”(1970—2025)于2025年2月3日15:
22在大象馆因病离世,享年55岁。
(左:阿玛 右:土素)
“阿玛”出生于1970年,自1979年8月来到我园生活,身体一直很健康,体格健硕,是全国亚洲雄象中的“猛男”,很少患过疾病,采食量每天超过500斤。它与母象“土素”“宁宁”成功哺育了6只亚洲象宝宝,为南宁动物园大象种群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020年以来,我们发现“阿玛”变老了,虽然它每天采食大量食物,却开始日渐消瘦。为了给步入老年期的“阿玛”进行调养,我们调整了饮食方案,增加了苹果、玉米、梨、包菜、红皮花生、红豆、黑豆等瓜果蔬菜以及钙粉,更好地为它补充营养。2023年11月,我们又发现“阿玛”的左前脚出现脚趾皮下化脓,这意味着它遭遇了大象健康的克星“蹄病”。我们开始积极为“阿玛”进行治疗,并邀请相关领域资深专家共同会商研究制定诊疗方案,期待它能战胜病魔。在反复的泡脚、修蹄、输液等训练治疗下,伤口组织仍未见好转。2024年12月开始,“阿玛”的“蹄病”出现了恶化加重的趋势,经过我们医疗团队全力抢救,仍未能挽救其生命。2025年2月3日15:22,“阿玛”在饲养员、兽医师等工作人员的陪伴下停止了呼吸和心跳。经初步诊断,“阿玛”死因为年老体衰合并肢蹄化脓性感染、大叶性化脓性肺炎等器官衰竭。
对于“阿玛”的离开,我们深感痛惜。痛定思痛,我们将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建设更大更宜居的大象馆舍,努力照顾好“阿玛”的孩子们。怀念与它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希望它在大象星球上能更加幸福。(完)
相关阅读
亚洲象是长鼻目象科亚洲象属哺乳动物,亚洲大陆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
亚
洲象
外形独特,具有壮硕的身体、巨大坚实的脑袋、鼻部显著延长且十分灵活;全身深灰色或棕色,体表几乎无毛;四肢粗壮,足为圆形;长有一条长尾,尾尖有黑色的长毛;雌象体形稍小;幼象通常皮肤颜色更深,体表具有更多的刚毛;雄象长有象牙,雌象象牙较短,一般不能直接观察到;亚洲象耳朵较大,有丰富的血管以便散热。
野生亚洲象的寿命约为70-80年,人工养殖的亚洲象寿命也可达80岁以上,最长记录为100岁以上。
亚洲象性情温驯,容易驯养,在东南亚被视为“活的起重机”,亚洲象因为整体生存环境在不断恶化而数量日趋下降。1997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认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境内野生象仅存300余头。
目前所知,距今3000年以前,亚洲象曾分布于黄河以北的河北阳原一带。之后,随着气候变冷,亚洲象逐渐向南退缩。隋唐时期,亚洲象在广东、广西、福建、浙江等长江流域还很常见。由于人口增多,12~13世纪,亚洲象在闽南一带绝迹,17世纪亚洲象在岭南、广西绝迹。18世纪以来,在中国大陆的绝大部分地区已经找不到亚洲象的踪迹。目前,亚洲象在中国的分布仅限于云南省西部、西南部的少数几个地方。
2024年快讯
|内容来源:南宁动物园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公众号联络:18878871800、mich7164(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