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08分09秒 |
这是一段令人触动至深的演讲,盲人
蔡聪
的故事。
希望这简短而动人的演讲,能给充满智慧的你带来一丝对“看待生命和爱自己”的别样启发😊
因意外而失明后,所有人都由衷地惋惜:“这小子完蛋了。唉。”
当时作为一个10岁的少年
一听说周围都说:你完蛋了你完蛋了
我内心十分地恐慌
长大后,原本成绩优异的他,因为“盲人”的特殊身份,只能考限定的盲人学校。
在那里,他被老师告知:盲人只能从事三个行业 ——
乞讨、卖艺、算命。
进入现代社会后,盲人又多出了一个行业:按摩。
老师不断叮咛蔡聪:
千万不要有其它的
不切实际的想法
在采访毕业于哈佛大学的聋盲人
Harben Girma时,蔡聪问:“你听不见又看不见,这么艰难,这些年都是这么过来的?你父母有没有想过......不抚养你?”
Harben懵了,她从来没思考过这个问题:“我和我其他的兄弟姐妹一样,都是我父母生命里最珍贵的礼物,为什么他们要弃养我呢?”
在她刚生下来的时候,医生说,这孩子的状况是治不好的。但是没有关系,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去生活。
接着,她就被送到了独立生活训练中心。
在那里,她学会了盲文、手指语、定向行走。随着她年龄的增长,她自己的兴趣所至,Harben又学了做饭、舞蹈。
她一直在普通的学校上学,并念到哈佛。
不同于这个采访中讲述的美丽故事,现实中,大多数国人依然习惯于贴标签,用“刻板印象”来给别人的一生下定义。
盲人只能推拿,民工无需读书,妓女毫无尊严,吃软饭是孬种,理工科搞文学是不务正业,聋哑人就该在家或养老院孤独终老……
因此,我们误失去了多少荷马、郑渊洁、赛金花、李安、刘慈欣、海伦·凯勒……
多年以后,蔡聪成为杂志主编、残障资助官员、残障意识培训师、非视觉摄影培训师。
我想,当那位“盲人老师”从屏幕上看到,所有导师都为蔡聪举起“通过牌”时,他会为自己当初的无知和武断而感到愧天怍人。
蔡聪的演讲全程,娓娓道来、轻松自在。甚至说到自己如何失明时,亦拿捏得举重若轻。
没有恶俗的煽情,没有说教。
他告诉傲慢的人们:虽然失去了普通人拥有的某些特征,但造物主已经替他们安排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没有权利替他人定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