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一下数据,上半年,GDP5%,但二季度4.7%,而我们的目标是5%,要完成年度的目标,下半年得玩命干吧?
从官方的口径来看,二季度的下季,是因为客观因素,比如洪水、干旱各种自然灾害,所以少了。
但灾害年年有,年年都很大。
我们提到的是稳中向好,一路向上的经济目标,背后是高质量,而现在又是经济的换挡期且内忧外患。
远的不说,就说房地产吧,仍然没有起来,作为旧动能的万业之母,现在定位变化之后,显然非常的萧条。
房子又是占了家庭近70%的资产,很多人说家里有很多的资产,大多数都是房子。近几年资产在缩水,自然就没有信心,去消费降级,低价好物,国货平替就火起来了。
话说每个周期都有赚钱的生意,主要是得赌对周期方向。
最近也在思考,如果是在15年前,PDD会像现在成功吗?
再说对外的,16年开搞MY战,我们的出口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近两年来看这个限制是更大了,之前碰面聊得的双方高层并没有什么实质的进展。
大会在这样的环境下召开,那就是要解决很重要的问题,去审视一下,过去5年甚至10年的政策有没有问题?再向前看未来的5年,10年要怎么搞经济。
要确定路线选择,且要定调意识形态。
走高质量的路,中国式现代化
大白话,就是权威的体制+市场经济
我们要有一个很强大体制,能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实时的纠偏,要做到实时的纠偏就得有一个很强的自查机制。
这个机制就是加强
的领导,
领导一切,这个是核心且是根基。
过去在三湾改编的时候,确立了枪杠子里出政权,同时确立了
领导枪杠子
。
同时确定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用收益驱使资本的走向。
基本原则
加强党
的全面领导/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核心地位的确立标准是什么?
不允许别人分享这个QL体系,实行统一认知且执行这个标准。
要加强舆论引导,大白就是不能瞎说,胡说,乱指点,不能乱监督。所有的问题,有我
自己的纠错体制就可以。
这是中国特色。
这个特色的体制,已经在
的智慧下已经形成了纲领,
总书记亲自任起草组长,可见重视程度,回看历史上,三中全会基本是总理当组长,自十八届以来,都是总书记亲自当组长,可见这个纲领之重要水平
说下题外话: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副组长是谁,他是过去二十多年来最深层次的影子,也是国内最大的笔杆子了。好多重要文件思想,都是这位主笔总结提炼而出。基本上主导了近二三十年的理论创新。
纲领也指出了,现在经济的问题信心不足,需求不足,因此后面要怎么解决。
那么纲领后面意味着制度,这些机制要怎么落地,要怎么和各个主体拉齐并实施,这是核心。
18年三去一降一补,改变了生产关系,疫情之后,这个关系也发生了改变,最终回应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当前新的生产关系的确定,就是新质生产力,就是技术含量高的产业。
推行这些产业政策,那么就会有相应的资金、人才、政策的支持。
同时提到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要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要多头监管,反向监管。同时又要避免监管真空,被制度套利。
当然,这里面有非常重要的点:
健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体制
这里面信息含量很大,很多人去解读这几个行业的发展,但我们想说一些这些目标的背后逻辑。
未来我们做好了要全面白白的准备,注意是全面白白,而且这个周期是5-10年, 和当年造火箭和原子弹一样。
自己做,走自己的路,
我们看一下,之前MY 战的时候,关税这一层面,在不断的增加,且未来看,懂王上台之后, 这个关税是越来越高的。
另外,就是技术禁运,芯片不用说了,光刻机不出口给我们了,台积电生产线为了防冲突,搬到了日本。
而我们新三样中的汽车,对这个是高度依赖的。没有这个技术或者工具,我们的创新是很受限制的。
这些被卡住脖子的地方,是无法参与全球的竞争,这是连机会都不给了。
有机构统计了一下,美国的货架上,中国的商品占比从18年的22%降到了去年17%左右,下降了5%,这个降幅是巨大的。
从美国来看,这个白白决心是比较大的,虽然拜登不承认,但实际上确实是在脱勾。
从这个决定里也可以看出来,我们也接受了这个现实,也在想办法突围,在未来的5年来应对,且在29年也是新中国80周年的时候,有阶段性的成果。
要提升产业安全度和产业链的韧劲。
在美国卡脖子了,不给的东西,就搞自主研发,自己建造,脱勾之后就会有我们自己的体系,自成一套逻辑。
看看华为就知道了。
再看评估体系:现在看有哪些被卡得紧的,要加快研究突破,哪些被卡得松的,要抓紧学习。去评估风险之后,再商量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