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迭纪IgA肾病药物产品D23在临床研究中获得积极结果。该药物在回肠靶向递送和释放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有效确保布地奈德作用于关键免疫反应区域,从疾病源头干预IgA肾病。
D23基于3D微结构肠道靶向平台开发,影像学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平台的精准递送能力。在实现回肠靶向递送效果后,D23将进入下一阶段临床试验,重点评估其靶向递送后在IgA肾病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
1月10日,南京三迭纪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迭纪”)宣布,其3D打印药物产品D23在临床研究中取得了积极结果。D23是三迭纪自主研发的口服布地奈德迟释片,是一款针对IgA肾病的改良型药物,于2024年3月29日获得国家药监局(NMPA)新药临床试验(IND)批准。本次临床结果不仅验证了三迭纪3D微结构肠道靶向平台(3D Microstructure for Intestine Targeting, 3DμS®-IT)的精准递送能力,也为IgA肾病这一复杂疾病的对因治疗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
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也是导致慢性肾脏病(CKD)和终末期肾病(ESRD)的重要病因,其发病机制与回肠黏膜免疫密切相关。黏膜相关淋巴组织(GALT)是肠道免疫的核心,其中回肠末端的派尔集合淋巴结是 IgA 类别转换的重要来源。在IgA肾病患者中,黏膜源性的IgA1分子进入血液后被识别为外源抗原,机体会产生针对这些外源抗原的抗体,从而形成免疫复合物。这些免疫复合物最终经过血液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引发下游的免疫反应,导致肾小球损伤。因此,调节回肠黏膜免疫功能,减少致病性Gd-IgA1的产生,可从源头控制病情。D23采用三迭纪全球首创的熔融挤出沉积(Melt Extrusion Deposition, MED®)工艺,并基于3D微结构肠道靶向平台开发。有别于传统技术采用的复杂的制剂工艺路线,3D微结构肠道靶向平台由延迟层和含药片芯组成,通过简洁的MED® 3D打印工艺和3D微结构的设计,调控药物在体内的释放行为,满足多样化的临床应用需求。通过延迟层材料的研究和厚度的调整,可以精准控制药物起始释放的部位和时间,通过含药片芯的处方开发,可以调控药物在目标位置或者目标时间的释放行为,如:速释、缓控释、脉冲释放等等。D23由含药片芯和具备特殊功能的延迟层组成,延迟层具备精准的延迟效果,并在体内长时间保护通过无定形固体分散体增溶的布地奈德分子,防止提前析晶。经口服后,药芯被精准递送至回肠的派尔淋巴结处,其中的含药片芯持续释放布地奈德,高浓度覆盖整个靶区域。通过作用于回肠的派尔淋巴结,降低缺乏乳糖酸化的IgA1(Gd-IgA1)的产生,从而从源头上治疗IgA肾病。三迭纪D23剂型结构设计
D23的临床研究(D23CN1)招募了12名健康受试者,采用随机、开放、单剂量、两序列、四周期、完全重复交叉试验设计,旨在通过X-Ray成像系统探究D23(规格:4mg)在胃肠道的转运情况,同时结合PK结果分析药物释放行为。结果显示,D23在回肠靶向递送及释放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影像学结果表明,D23能够精准递送至回肠,有效确保布地奈德作用于关键免疫反应区域,从疾病源头干预IgA肾病。一位受试者的影像结果
此外,D23的药代动力学(PK)曲线与影像学结果匹配良好,展现了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数据显示,D23药物个体差异较小,不同患者使用时药物释放更加稳定,有助于减少因药物释放差异导致的疗效波动。Tlag(滞后时间)是指从给药开始至血液中开始出现药物的时间间隔,即药物进入体内并开始发挥作用的时间点。D23的Tlag时间分布在2小时到4小时之间,且不同受试者给药后的Tlag和Tmax表现出更低的差异性。从显影结果来看,大部分受试者在服药后3个小时左右药片进入到回肠段,2-4小时为比较合适的延迟时间。在获得积极的递送到回肠的效果后,该产品的开发将进入下一阶段,即精准递送至回肠后的有效性评价临床试验。3D打印药物不仅在精准递送上优势显著,还在用药便利性和生产工艺上表现良好。D23通过3D打印技术解决了该复杂制剂产品难溶药增溶和缓释需求,与原料药微粉化和微丸3层包衣的技术相比,载药率更大,药片尺寸更小,生产工艺更加精简。
有别于传统的复杂制剂工艺路线,三迭纪商业规模MED® 3D打印生产线采用了全方位的过程分析技术(PAT)和质控策略,实现了从原辅料到成品的端到端连续化生产工艺,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药物产品。
D23的临床结果充分展现了三迭纪肠道靶向递送技术的精准性,有益于IgA肾病的对因治疗。此外,对于一款复杂制剂产品,三迭纪技术具有显著的质量和生产成本优势,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用药选择。
三迭纪将继续推进D23在IgA肾病患者中的临床研究,评估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同时,公司将充分利用3D微结构肠道靶向平台的通用API递送技术,拓展其在炎症性肠病(IBD)、局部免疫性疾病等疾病领域中的应用潜力,将药物分子精准递送至回肠、空肠和结肠等不同肠道部位,解决更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一审| 黄佳
二审| 李芳晨
三审| 李静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