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春山花落,浙江杭州人。浙江大学研究生在读。花草树木爱好者。2017年以“十二花神”为主题撰写植物随笔。
学习室里养了一盆碰碰香。
每周用水壶为她浇水时,水珠洒落在对生的肉质叶上,微微泛着光亮,怡人而醒神的清香总是令人心醉。
植物永远会带给人惊喜。
今年一月,《十二花神|寒香落》推送后,我闻见了梅花的香气。
香甜而带着桃李芬芳的梅花香,恍若自古画中杳杳飘来。
四月,在紫金港校区的他处,发现了散落的桃树,看见了枝上初成的毛桃。
而六月,我遇见了十二花神中的七月花神——玉簪。
玉簪既是种名,也是属名。而确切地说,我见到的,是玉簪属植物,
紫萼
Hosta ventricosa
。顾名思义,
紫萼花呈紫红色,花期6-7月
。
紫萼,花葶高60-100厘米,具10-30朵花;苞片矩圆状披针形,白色,膜质;花单生,盛开时从花被管向上骤然作近
漏斗状
扩大;雄蕊伸出花被之外,完全离生。——《中国植物志》
紫萼是一种乡土植物,春天常常可以见到她们那精致的小苗。杭州园林绿化中有种植,但却不记得看到过野生的紫萼开花。
紫萼
之所以叫
紫萼
,是因为还有一种“白萼”与其对应。白萼,即
玉簪
。
紫萼
与
玉簪
Hosta plantaginea
的区别,一是花色花型,二是花香,三是花期。
↑玉簪
紫萼花冠相对“内敛”,植物志称“漏斗状”,而玉簪盛开后,花朵绽放呈喇叭型;玉簪花初开时带些许紫色,盛开后为纯白色,芳香;玉簪花果期8-10月,比紫萼稍晚,园林中,也可见玉簪的使用。
↑玉簪
玉簪的得名,有两个传说。
相传,汉武帝时,西王母临幸汉武帝的宫阙,赠汉武帝仙桃数枚。其归去时,一位仙子头上的玉簪掉落人间,簪子落地生根,便成了玉簪花。
北宋时,黄庭坚、王安石,俱以此为题作诗一首。
宴罢瑶池阿母家,嫩琼飞上紫云车。
玉簪堕地无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
——黄庭坚
瑶池仙子宴流霞,醉里遗簪幻作花。
万斛浓香山麝馥,随风吹落到君家。
——王安石
另一个传说同样与汉武帝有关。
汉武帝宠幸李夫人,以贵重的白玉簪子为李夫人搔头,引得后宫众人纷纷效仿,称之“玉搔头”。
玉簪花形如白玉簪,借此古事,得了“玉搔头”的别称。
传说时代悠远,细节之处千变万化,难以考据,但玉簪花未开时,形如头簪,却是共识。
中国国家博物馆有一件藏品,明代玉云螭纹发簪,古朴典雅,与含苞的玉簪有神似之处。
↑紫萼花蕾
而在翻阅《花镜》时,我还注意到这样一段描述:
玉簪花,一名“白萼”。二月生苗成丛,叶大如小团扇,七月初抽茎。茎有细叶十余,每叶出花一朵。花未开时,其形如玉搔头簪,洁白如玉。开时微绽,四出,中吐黄蕊,七须环列,一须独长,香甜袭人,朝开暮卷。…… 其花瓣入少糖霜煎食,香美可口。又法,取将开玉簪,装铅粉在内,以线缚其口令其干,妇人用以敷面,经宿尚香。根不可入口,最能烂牙齿。
这与《中国植物志》中
“全草供药用。花清咽、利尿、通经,亦可供蔬食或作甜菜,但须去掉雄蕊。根、叶有小毒,外用治乳腺炎、中耳炎、疮痈肿毒、溃疡等”
的描述何等相似,令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
也不知《花镜》的作者是否尝过以糖霜煎食的玉簪,也不知这样的甜菜,是怎样的口感。
但只是稍稍想想,就无限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