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巴赫爱喝胡辣汤
情绪管理文章by巴赫爱喝胡辣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陈忻儿童心理  ·  《从心理解孩子》在线课程2025春季班招生开 ... ·  8 小时前  
A项亮  ·  项亮文字的核心思想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  2 天前  
A项亮  ·  项亮文字的核心思想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  2 天前  
武志红  ·  一个人值不值得深交,看这1点就够了 ·  3 天前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  我爱的那些男人,原来都是我的药渣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巴赫爱喝胡辣汤

压力很大怎么办?

巴赫爱喝胡辣汤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8-06-12 23:59

正文


真正困住你的,并不是目标本身,而是你对恐惧的想象。


大脑很喜欢放大恐惧,别被你的大脑骗了。


——巴赫爱和胡辣汤



想象一个人,他在一个黑漆漆,空荡荡的孤岛上跑10000米。


他不知道自己跑了多少步,也不知道还要跑多久。


每跑50米,100米,1000米,都没有人告诉他,你跑到哪里了,还剩多少米。


没有进度条,没有反馈,没有交流,没有陪伴,他就这样在这暗无天日的永夜中,不停的奔跑,奔跑,奔跑,奔向一个永远不会达成的目标……


这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再想象一个人,他在一个充满阳光的跑道上跑10000米,跑道上有刻度,他的身边有裁判,有家人,有好朋友陪伴着他。


他每跑完50米,裁判就会告诉他:“你已经跑了50米了,你离目标又近了一点”,


他每跑完100米,他的家人和朋会友对他说:“你已经跑了100米了,很不错哎,你的努力我们都看到啦,加油!”


他心里有数了,步伐更坚定了。继续跑,继续跑,又跑了200米,又跑了300米……


就这样,每跑一段距离,得到一次反馈;每跑一段距离,得到一次反馈……


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其实,这两个人所做的事情都一样,都是跑10000米,但是,他们的心理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所谓的“压力”,其实就是这么来的。


当你背着一个极其宏大的目标上路,并且努力了很久很久,都得不到一次正面反馈的时候,压力就会像乌云一样,一点一点遮住你的心灵,压垮你的意志。


真正困住你的,并不是目标本身,而是你对恐惧的想象。


大脑很喜欢放大恐惧,别被你的大脑骗了。


所以,要想给自己减压,最根本的,就是抓住两个点:


1【拆分】——把大目标拆分成小目标。


2【反馈】——给自己建立正面反馈机制,每走一步,就得到一次正面反馈,这样才能吸引自己坚持下去。




这个方法,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而是真的有人把它实践出来了,这个人,就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10000长跑冠军邢慧娜。


邢慧娜在获得长跑金牌后,记者采访她,问她是用怎样的毅力坚持跑完一万米的?


她说: “我不知道,我什么都没想,我就想着跑一步,再跑一步,然后就这样一步,一步,一步,不知不觉就跑完了。”


甚至,在她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刹那,她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拿金牌了,她仍然沉浸在脚下的节奏中,闷头又往前跑了一小段,被裁判多次示意后才停下。


看到电视里的这一幕,妈妈说:“原来她是这样想的啊, 不去想10000米这个大目标,只想着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走一步,再走一步,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就把大目标完成了。


这个理论对我的影响非常深刻,在我后来的人生中,每遇到目标繁重,压力大到崩溃的事情时,妈妈就会对我说: “想想邢慧娜”


这几年,我自己压力最大的一段时间,发生在2016年上半年。


那半年,我首先要看完60多斤印尼语文献,和总时长50多小时的视频音频资料,并从中提炼出有用的部分,经过分析和研究,最终写成30000多字的硕士毕业论文(我的研究对象是苏门答腊岛米南加保族的某种乐器);


其次,根据投资方的要求,我要在半年时间内,完成《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百家姓》这四套国学歌曲的作曲工作,并完成编曲录音和演唱;


同时,2016年正是我在知乎写情绪管理文章的上升期,当时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周至少写一篇;


与此同时,我工作室还有三个项目的谈判在交替进行,预计自己要在西南地区采风创作两个月,中间挤时间学昆曲和岔曲共24课时。


哦,对了,我当时还带了三个钢琴学生和两个编曲学生。


这是我2016年上半年要完成的工作量。


到了某一个点,我突然断片了,真的什么都干不动了,只想躺在床上打仙剑打到死。


我跟妈妈说,我觉得我快抑郁了,我感觉自己真的很失败,很没有行动力,没有自控力,简直啥都干不成,我要废了。


妈妈说:“别急别急,想想邢慧娜。”


对,邢慧娜,走一步,再走一步!


好,我还用这个方法,我不去想10000米,我只想着脚下的每一步。


我不去想论文有多庞大,外文资料有多厚, 我什么都不想,我直接开始做。我一个字,一个字,做。


我翻开外文资料的第一张,唉,这捆资料是我两年前从苏门答腊岛背回来的,放了两年,积了厚厚一层灰。


不过没关系,我把灰擦干净,我把自己归零,我一无所有,我从零开始做。


先从文献的第一句开始看,完蛋,一句话10个单词,只认识5个。好吧,没关系,我一个单词一个单词查。


我先查第一个,再查第二个,再查第三个……


查完以后,我把整句话拼起来,把中文意思写在笔记本上。


嗯,我很不错,我翻译完了第一句话,我还有力量,我自己给自己一个正面反馈!


然后,再写第二句话,第二句话有三个词不认识,再查,查完写在笔记本上。


不错,我翻译完了第二句话,我的力量还在,我给自己一个正面反馈!


然后翻译第三句。


……


就这样,一上午过去了,我翻译了5页。


一周时间过去了,我翻译了100页。


三个月时间过去了,我竟然把最厚的那本文献翻译完了!


我什么都不想,我只想着手中的每一个字,写一个字,再写一个字,就这样,不知不觉,竟然把一本厚厚的外文资料翻译完了。


邢慧娜原理,果然很无敌!


就用这种方法,一点一点哄着自己,把论文弄完了。


而且我的论文答辩还获得了专业第一名的好成绩(93分)!


同样也是用这种方法,一个音符一个音符,把那套国学歌曲也写完了。


而且这套歌曲一经发布,便广受好评,甚至后来偶尔路过一些学校和幼儿园,还能听到里面传来“昔孟母~择邻处”——是我写的旋律!


半年时间过去,我当初的目标,竟然一个一个都达成了。


哦,对了,我居然每天还能挤时间去楼下青年湖公园跑两圈。


没想到,一个人,在半年时间内,竟然可以做这么多事情!


只要你沉住气,凝神归元,把力量集中在当下所做的那件事情上。


你很微观,你只在乎当下,你的手在写一个字,你的心就在这个字上。


别去想那个终极目标,别让宏大的目标把你压垮了。


真正困住你的,并不是目标本身,而是你对恐惧的想象。


大脑很喜欢放大恐惧,别被你的大脑骗了。


前天晚上,有一个小姑娘在我公众号后台留言,她说:“巴赫姐,我明知道自己要申请国外的学校了,可就是行动不起来,我不想去查那些外国网站,不想填申请表,感觉自己丧失行动力了,怎么办?”


我说:“ 当你看到这条信息的时候, 你帮我做件事——直接打开你想申请的学校的网页,从网页上down下来一张申请表,发给我。


三分钟后,我收到了她发来的申请表。


她告诉我说: “巴赫姐,你知道吗?我原本以为去外网查申请表是一件困难很困难的事,可是当我真正去做的时候,才发现,原来竟然这么简单!”


是啊,你看,就这么简单。


打开那个网页,找到申请表那一栏,点击鼠标右键。


真正困住你的,并不是目标本身,而是你对恐惧的想象。


大脑很喜欢放大恐惧,别被你的大脑骗了。


当你背负着巨大压力的时候 ,别着急,别害怕,想想邢慧娜。


不要让自己陷入一种在黑暗中绝望奔跑的状态,试着把自己拉回到阳光下,自己给自己建立一个进度条,自己给自己建立一个正面反馈机制。


比如,你可以跟你非常信任的人,爸爸,妈妈,老师,朋友,爱人,都可以,和你信任的人,结成“正面反馈联盟”。


告诉他: “亲爱的妈妈(爸爸,老师,朋友,老公,老婆),我现在压力很大,我需要你的帮助。我希望我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每完成一个小小的目标时,你都能对我说一句鼓励的话,给我一句正面反馈。”


接下来,就一步一步去做吧,打开作业本,打开参考文献,打开Word,写下,或敲下你的第一行字。


哪怕你一上午只写了五行字,你也已经成功了!


因为,你战胜了脑海里的恐惧,你从烂摊子上勇敢的站起来了!


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你信任的人,对他说, “亲爱的,我上午写了五行字,请给我一个正面反馈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