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上演“院士很忙”的背后,是地方政府寄希望于利用院士资源实现产业弯道超车。
素有创新之城美誉的深圳,也在产业发展初期借助院士力量。1999年,深圳引进了第一位院士——牛憨笨(2016年7月4日因病去世)。有人评价说,“牛院士带给深大一个光电学科,推动了深圳一个光电产业。”
在如今院士争夺激烈的背景下,如何进行选择以及如何将院士资源转化成地方经济发展动力和效益,也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智慧。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一般有两种路径:一种是布局未来产业,实现在某一高精尖领域从无到有的突破。
安徽量子信息产业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借助中科大潘建伟院士团队在量子信息领域的技术突破,安徽诞生了国盾量子等一些进行技术转化的公司。同时,量子信息也被安徽列为科技创新的“一号工程”。
事实上,对于一些研究还处于初期的技术和项目、暂时还无法进行产业化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政策、资金和人才的扶持,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一些项目渡过“死亡之谷”。
地方的另一种路径是选择强势产业,以进一步巩固该产业在全国的领先优势。例如,航空航天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四的成都,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将航空航天产业培育成千亿级产业集群。2016年,成都市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在成都科学城建立一座“北航创新研究院”,并将一次性引入6位院士落户。
秦尊文表示,对于本省产业基础和科教资源丰富的地方,院士及其团队的加入,会进一步放大其价值,形成鲶鱼效应,激活当地产业能级的快速提升。
在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喻新安看来,“院士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想要做好这个事并不容易。首先地方政府要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和科技人才基础,对院士所在的相关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引进;同时,院士及其团队在融入地方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包括地方政府软硬环境的打造、城市的便利程度等。
(编辑 吴红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