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人民网舆情监测中心(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供包括《网络舆情》内参、舆情监测、声誉管理、舆情培训、智库咨询、大数据平台建设、新媒体研究和融媒体技术应用等在内的综合服务,是国内最早、产业链最长、业务最全的舆情服务机构和信息增值服务机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云南昆明一学校食堂肉品散发异味、教育局介入调 ... ·  3 天前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  刘强东章泽天夫妇报警有用吗? ·  3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应急管理部派工作组赴山东寿光一企业中毒事故现 ... ·  6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东北雨姐”带货红薯粉条涉虚假宣传 ... ·  1 周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在北京举行、我国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领导让拖的!” 张掖交警拖走正规停放车辆何以引发舆论屡番质疑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公众号  · 舆情  · 2024-10-17 15:57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 可以订阅哦!




近日,有甘肃张掖市民向媒体反映称,其停放在正规停车位上的私家车被当地交警拖走了。正规停放车辆为何会被交警拖走?事件情节与公众认知的矛盾引发公众对相关话题的高度关注,质疑警方“违规执法”等声音在舆论场蔓延。当地交警随后回应称“领导让拖的”更是引发公众对于权力滥用的猜测,甚至关联讨论至“制度落实”与“权力执行”的位次问题。


对此,10月9日,张掖市公安局甘州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交警大队接到群众反映该车长时间占用停车位的举报后,将该车拖走。警方与当事人已进行沟通,且当事人表示认可。通报还表示,警方将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执法执勤能力水平。

通报全文


整体来看,官方在媒体发布报道的次日即公开回应,及时有效地回应了舆论关切,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不实言论和舆论极端情绪的发酵空间。

通过进一步复盘舆情发酵过程发现,事件经媒体曝光后,迅速形成了“权力滥用”“违规执法”等热议话题。公众在讨论中不仅质疑拖车行为的合法性,还将问题扩展到对政府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度执行的漏洞。后续,交警部门在回应中提到“领导让拖的”言论,更使得公众的质疑进一步升级,从质疑拖车行为本身上升为对执法透明度和制度约束力的反思。

部分网民评论

因此,甘肃张掖市民车辆被拖走事件表面上是一桩普通的交通执法事件,然而其复杂性在于其凸显了公众对执法公正性、透明性的高度期待与事件处理过程中权力运用的不透明的冲突矛盾。


基于舆论场各方关切,观照此次官方通报内容,回应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01

核心问题的模糊化处理


尽管警方做出了解释,但通报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清晰回应。比如,“公共停车位是否可长时间占用”这一争议焦点,通报并未对停车位使用的具体规定进行说明。公众仍然对所谓的“长时间占用”如何定义存在困惑。

02

对“领导让拖的”解释不足


交警部门虽然回应了拖车缘由为“接群众举报”,但对“领导让拖的”具体指令来源、合法性依据未作任何解释。模糊不清的表达,反而给公众留下了权力干预执法的想象空间,关于“选择性执法”或“滥用权力”的质疑未能得到有效澄清。

03

执法细节缺乏透明度


尽管通报提及“当事人表示认可”,但对于认可缘由、执法过程的细节等均未着墨,尤其是执法人员如何认定车辆“长时间占用停车位”、拖车行为是否合规、和当事人沟通处置的最终结果等,在通报中都没有公布。这种信息不透明的处理方式导致公众仍然对整个执法、处置的过程充满疑虑。

以上回应纰漏均导致舆论在发酵过程中,逐渐延伸至对制度执行的反思。公众认为在交通管理领域,制度是否得到严格执行,以及是否存在“选择性执法”或“定向干预”都直接关系到政府公信力和社会公平正义。


因此,具体到城市治理和基层执法的实际操作层面,存在多重制度性问题需要反思和改进:

首先,停车管理作为城市治理的重要一环,若规范性不足很容易引发社会民生矛盾。如现行的公共停车位管理制度是否对“长时间占用”进行了明确规定?交警部门如何界定“占用时间过长”?这类问题的模糊性,容易引发执法者与公众之间的理解冲突。没有清晰标准,执法过程中就会产生争议,而公众也无法判断执法是否合规、合理。这种缺乏统一性的管理方式,不仅会使市民感到无所适从,也容易暴露地方在城市治理和基层执法中的短板。统一、清晰的停车管理规定是提升执法公信力的关键,也是减少民生冲突的必要前提。

其次,执法权力运用的透明度不足关系到政府权力滥用质疑,极具舆情敏感性。此次事件中“领导让拖的”言论,引发了舆论对权力干预执法的质疑。公众对这一回应的反应如此强烈,主要源自对执法权力运作的透明性不足以及对可能发生的权力滥用的敏感。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的权力行使应该严格基于合法程序,且执法依据需要足够清晰明确。如果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受到质疑,那么无论事实如何,政府部门的公信力都会受到严重损害。


具体观照本次拖车风波,一方面,暴露出内部监督机制可能存在缺陷,未能及时防止“领导指令”对执法行为的影响。另一方面,执法权力的外部监督主要依赖于媒体和公众的舆论监督,此事发酵恰恰反映出公众和媒体对于权力运用的监督需求越来越高。由此,建立更为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比如邀请公众代表、第三方机构参与执法评估和监督,将是增强权力透明度的重要措施。

最后,执法人员的职业素养与制度落实的匹配性尚存差距,暴露出应对能力不足。执法行为的规范性不仅取决于制度本身,也与执法人员的职业素养密切相关。“领导让拖的”表述折射出部分基层执法人员在面对公众质询时的应对能力不足。职业素养的缺失直接影响到制度的执行效果,并引发舆情危机。因此,提升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和沟通能力,妥善应对公众的质询,显得尤为重要。



总而言之,此次甘肃张掖交警拖车事件不仅暴露了执法过程中权力透明度和制度执行上的短板,也凸显了基层执法应对舆情能力的不足。公众对于权力行使的监督意识正在加强,政府和执法部门只有通过健全的制度规范、透明的执法过程以及有效的内部和外部监督,才能够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期待。此次事件也为地方治理敲响了警钟,执法公正性与透明度应成为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关键抓手。同时,基层执法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应对能力亦亟待加强,以更好地应对社会公众的质疑和关切。



作者:武汉人民在线主任舆情分析师 刘衍


编辑:李娅琦 | 责编:朱明刚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