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内蒙古95后研究员被暂停聘任、卫健局回应网传 ... ·  5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在北京举行、我国 ... ·  3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2024最后一期!人民网网络舆情分析师(高级 ... ·  6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重庆醉酒女子殴打外卖员:如何读懂隐忍背后的骑 ... ·  1 周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东北雨姐”售卖红薯粉条涉嫌虚假标注、重庆一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刘强东章泽天夫妇报警有用吗?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 公众号  · 舆情  · 2024-10-17 11:24

正文

我们生产网络舆情和危机管理专业有用的观点

燕博士

大家好!文章谈了这两天的一个热点,分为四个部分,敬请阅读!

一、阴谋论本质是底层抗争的武器

二、章泽天引发阴谋论,社会根源是什么?

三、当下或正处于阴谋论的高发时期

四、刘强东章泽天夫妇报警预计作用不大




据“京东发言人”微博消息,近日,有关章泽天女士加入“光明会”、恶意造谣抹黑刘强东章泽天夫妇家庭及私人生活等不实信息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刘强东章泽天夫妇已向公安机关报案,警方已受理该案且正在侦办中。

事情源于,章泽天在出席清华大学校友艺术展时所佩戴的胸针,因为看起来像个大眼睛的设计,和被称为“光明之眼”的光明会组织的会标高度相似,由此网络开始出现“章泽天加入光明会”的传言。

所谓的"光明会",其实是一个充满争议和神秘色彩的组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成了各种阴谋论的中心。然而,这些传言至今没有任何权威媒体,包括国外主流媒体的确认。


一、阴谋论本质是底层抗争的武器

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阴谋论?

一般而言,阴谋论如同谣言、流言一样,是人们对于某种社会现象的一种解释,只不过在另外一个群体看来,是错误的,是把一个简单的事情说成了一个阴谋。这就是阴谋论概念的由来。比如在美国疫情期间,不少美国人就认为新冠病毒是比尔盖茨制造的,为了卖他研发的药物,那么在比尔盖茨和他的支持者看来,这无疑就是一种阴谋论。

由此能看出来,当有人把某种说法看做是阴谋论的时候,本身就是充满了歧视,充满了道德或者知识的优越感。这也表明,很多阴谋论,是知识阶层、社会高阶阶层对于中低收入阶层观点的一种污名化概括。

更多的时候,很多被称为阴谋论的观点,是爆发于中下阶层的。由于这些观点往往是低收入群体对于高不可攀、高深难测的中高阶层乃至特权阶层的一种窥伺、一种想象,比如对于权力运作、利益分配、日常生活的臆想,又由于权威信息掌握不多,解释更多会和阴谋联系到一起,很显然会被高阶阶层视为阴谋论。再加上后者常常掌握新闻的话语权和真相的定义权,当然会将前者的看法斥为阴谋论。

而且,我们会发现,很多阴谋论之所以被称为阴谋论,在于低收入群体的看法里,常常充满了对于高阶层的负面的解释、声誉形象的攻击、对于资本贪婪的嘲讽、对于权力运作不透明的揭露等,甚至很多阴谋论就是谣言。因此,阴谋论是低收入群体的抗争的武器,是底层对于上层的在思想观念领域的反抗。不过由于他们接触不到权威的信息,也缺乏科学知识和理性分析能力,这种解释常常是错误的、偏离真相的。

所以,阴谋论常常是群体对立的产物。更多时候是高阶层对于中低收入群体的一种思想的镇压,一种污名化武器。就是说,底层用阴谋的想法来向上攻击,而高阶层用“阴谋论”作为标签,来对底层进行污名化。

当然,也有一些少数来自底层的观点,其对社会现象的解释力非常低下,也显著地低于社会常识水平,因此会被多数人认定为阴谋论。这样的阴谋论只会流行于小范围、小圈子,很难爆发为大规模传播的阴谋论。

二、章泽天引发阴谋论,社会根源是什么?

由于神秘组织“光明会”的一些说法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由来已久又查无实据的传闻,又常常和赫赫有名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联系在一起,这三个组织由于低调神秘,经常和阴谋论纠缠在一起。

从世界范围看,阴谋论更多出现于中低收入群体,也被他们深信不疑,成为群体观念和意识形态。这对于国内一些自媒体大V、尤其粉丝群体以中低收入群体为主的自媒体来说,阴谋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武库,是写作灵感的源头。

一旦和犹太人、“盎格鲁-撒克逊”集团联系在一起,更会和当下热点无缝衔接在一起,一下子产生燃爆的效果。阴谋论会一举引爆多数粉丝的敏感情绪,第一时间达到10+,是屡试不爽的流量法宝。事实上,正是一些自媒体将一些阴谋论引进了中国网络,再加上近年来国际舆论斗争激烈,阴谋论很容易成为众多网民睁眼看世界、解释国际关系的理想视角。

阴谋论和谣言的相似之处在于,各种信息总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地混在一起,让普通网民难辨真假,但是各种信息又具有选择性,都指向一个结论,不由得你不信。这也是两者杀伤力巨大的根源。如同一个头发稀疏的人,只要把少数头发和各种假发编织在一起,也会成为一个粗大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辫子。

章泽天被牵扯进这个阴谋论,一方面在于她戴的胸针和光明会的会标高度相似,但是更因为她是京东的老板娘,和资本产生了关联,已经成为网民心目中高阶层的代表。

近年来,网民对于资本的看法已经发生逆转,各大网络平台及其创始人成为资本代言人,低收入群体倾向于将资本看做是导致贫富悬殊的罪魁祸首。这使得人们看待章泽天的眼光,就不再是看“白富美”那么单纯了,而是带着资本色彩的人物了。尤其在当下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中低收入群体很容易通过阴谋论来解释社会现象,并发泄群体的不满情绪。

当她的一枚胸针引发关注的时候,就会被认为她的光明会的特征暴露了,也验证了网民的猜想,由此阴谋论加身,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当下可能正处于阴谋论的高发时期

就在此前不久,国内刚刚爆发过一个阴谋论,就是涉及到苹果公司的iPhone会爆炸的传闻。Phone16 pro的电池由于罕见地使用了钢壳电池,很快就出现了网络传言,认为苹果公司“包藏祸心”,可能会在中美激烈对立的形势下,在关键时刻像黎巴嫩电子产品爆炸那样,随时引爆手机,从而给中国用户带来巨大杀伤。

我的看法是,中国可能正在进入一个阴谋论高发的时期。这是由一些特定的时代因素和技术因素决定的。

这些因素可以概括为,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迁,一个社会现在越来越显著地影响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那就是底层社会正在历史性地崛起。中低收入群体通过新媒体平台,在今天的社交软件时代和算法推送时代,在中国社会和舆论场上大规模地崛起了,他们不再是沉默的群体,而是经常爆发出群体的声音和群体的力量。

这里有一个标志性的现象,那就是歌手刀郎在国内各地的持续火爆。百姓需要娱乐,更欢迎刀郎这样朴实无华、唱出了百姓酸楚和悲情的歌手。但是我们需要看到,他在当下的火爆现象,背后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整体性的热捧,是群体娱乐需求和网民舆论现象的一个体现。

而且,他们正在掌握网络话语权。由于人多势众,他们在网络上对某个热点舆情事件的看法,常常成为影响巨大的网络舆论,并推动网络舆情变得更为火爆,可能偏离真相,并发展蔓延为现实的线下社会危机。

他们还带着不满,认为社会发展和资本引进导致了贫富悬殊,共同致富的理想在资本的攫利之下变得更难实现了。面对一些令人不满的社会现象,他们需要解释,而且这种解释需要浅显易懂,不需要深奥的理论和专业术语。再加上他们知识水平普遍不高,这导致阴谋论成为这个群体流行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一个阴谋论出现之后,常常风行于这个群体。因为阴谋论常常简单粗暴地解释了某个社会不公现象。人类的大脑如果没有外来力量的影响,是倾向于优先接受简单易懂的解释的,这如同人类天生喜欢糖果的甜味,即便理性的知识告诉我们,糖一旦过量就是有害的。

事实上,上面的这些现象,不过是中国数十年来网络舆情发展的历史和可能走向的阶段性总结。它对社会的影响如何,有待观察,也更多受制于舆论引导、社会发展等外在变量的影响。就是说,上面这些社会现象依然有向好的方面转化发展的可能性。

上面的各种因素,在当下又叠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景气的意外因素。从群体心理上,他们对内,对贫富悬殊和分配不公表示不满;对外,对来自美国、日本等国际对手的行为强烈不满。他们对于各种社会现象和国际力量消长需要易于消化的解释。

这种巨大的群体需求,会被各种自媒体和意见领袖,以及各种博流量的网红看到,他们就会引进和生产各种阴谋论,来满足这种市场需求。再加上舆论引导的乏力,相关部门治理的分身乏术,各种阴谋论因此就会频频出现。

四、刘强东章泽天夫妇报警预计作用不大

此次阴谋论事件因为章泽天而起,夫妇联袂报警会导致事件影响扩大化,再考虑到刘强东作为京东的创始人,以及网络上留下了个人的灰色记忆,可能会引发网络的再次炒作,并对京东品牌不利。实际上,就网络舆论影响来说,章泽天应该个人报警,而不应该夫妇一起报警。而且由京东发言人客户端进行发声,也是值得商榷的做法。

虽然此次夫妇二人报了警,但是预计作用不会太大。

阴谋论具有自我强化的特点。其一旦成型,就会通过人际传播、民间潜舆论、群体社群日常交流获得深入传播,潜移默化地成为某个群体认知的一部分,而任何辟谣、大众媒体和官方媒体包括所涉及对手的反驳,都将被视为是对手的攻击行为,这会进一步导致内部的整合,从而强化阴谋论本身。

就是说,即便报警了,但是也会被阴谋论的生产者和信众认为是对手的反击,反倒间接证明了阴谋论直击到了对手的痛点,这实现了网络传播和传播心理的借力打力,有利于捍卫群体内部的共识。

报警之后,预计那些阴谋论的生产者、传播者和利用者会受到一定的制裁,但是不影响阴谋论本身的持续传播。阴谋论一旦出现,如同蒲公英扩散,生产者已经无关紧要,人们只记住了核心的观点,以及由此带来的解释力和信服力,并自动进行传播。

这是近年来光明会和国内公众人物产生最新关联的一次阴谋论,网络会出现一个明显的标签,那些与此相关的高阶层的人群,或许某个契机,也会陷入这个阴谋论的陷阱。所以,但愿此次报警能够解决问题,取得较好的效果。

阴谋论出现之后,网民获得了满足,自媒体获得了流量,堪称皆大欢喜。但是对于社会的发展,会构成各种伤害。

就以苹果手机可能爆炸的阴谋论来说,对于中国社会来说,它的出现是一个不祥信号,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反向指标。它起码意味着,一直以来潜滋暗长的反智主义,终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结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果实。


作者简介:
  1. 燕志华 博士(yandaxia66)  

  2. 资深媒体人/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员/舆情管理顾问


  3. 往期精选:

  4. 看法律“和稀泥”恶果:社会道德出现混乱

  5. 复盘钟山停车费舆情:一个被“带偏了”的事件

  6. 内蒙古这起土地舆情,是一种典型的新型舆情

  7. 社会“犬儒主义”,决定了王某某不会是最后一个

  8. 关于罐车煤油食用油混用事件的几个观点

  9. 极端言论为何频发?源于网络治理导致的“意外后果”

  10. 关于近日国企舆情的一个重要教训

  11. 草根郭有才爆红背后:算法在重构中国社会

  12. 耶伦老太斜挎着包就下了飞机!难破的美国“阳谋”

  13. 央视意外引爆的这个舆情,或将产生三个后果

  14. 短短时间,两场大型网络闹剧就偃旗息鼓了

  15. 空洞无物的《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为何刷屏?

  16. 对圣诞节的舆情分析和三点建议

  17. 农夫山泉危机:大众传播的成功导致了“双刃剑”效应

  18. 马云的动向和社会风险研判

  19. 如何评价“阿里献血事件”的媒体通报?

  20. 周口特聘教授楼顶抛撒公开信事件:消失的真相!

  21. 如何看待眼下的各种社会“退守现象”?

  22. 如何看待河南村民抢东西:“两个河南”现象

  23. 对于近日两起新闻事件的舆情分析

  24. 最近两起事件的发声通报都严重不合格

  25. 解读“北极鲶鱼”的舆情通报:一份打70­­­­­分的结果

  26. 南阳迷笛音乐节“失窃”舆情的分析和应对建议

  27. 西安交大“不便透露”背后的舆情风险

  28. 如何看待刀郎《罗刹海市》和中国当下的社会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