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
欢迎关注“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我们将为您提供最新、最热的学科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园  ·  主治医师资格考试合格标准更新! ·  2 天前  
医脉通临床指南  ·  2025 ECMM念珠菌病指南发布!来看诊断建议 ·  3 天前  
蒲公英Ouryao  ·  系列文章:FDA警告信回顾与案例解读丨相约2025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

发病隐匿,诊断烟雾病离不开影像检查

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9-18 21:06

正文


一例由MRI平扫初诊为烟雾病的经验分享。


作者|水如烟

来源|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近年来烟雾病的发病率正在上升,近日,我院诊治了一例烟雾病患者,值得一提的是通过MRI平扫就把患者初诊为烟雾病,后经MRA检查得到证实。下面就把自己的一些诊断心得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患者入院情况

患者,女性,32岁,因“头痛、头晕伴言语笨拙、记忆力减退12天”前来就诊。


患者于12天前出现头痛、头晕,表现为全脑胀痛,伴有言语笨拙、记忆力减退,头痛症状明显时间断口服“偏头痛药物(具体不详)”,并伴有肢体无力。


患者入院前16天足月产,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及其密切接触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1

检查及诊断过程


患者入院后行CT平扫检查,未见异常(图1)。


图1


经临床讨论,完善颅脑MRI检查。MRI 示T2 FLAIR双侧大脑半球脑沟内见多发条状稍高信号,余序列未见明显异常(图2),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反复观察每个序列的过程中,发现颅内血管存在问题。


图2


T2WI示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血管纤细,双侧大脑中动脉M1段、大脑前动脉A1段未见明确显示,双侧大脑中动脉远端分支减少,颅底可见异常增多血管网(图3)。初步诊断为烟雾病,建议MRA检查。


图3


进一步完善MRA 检查,MRA示右侧颈内动脉较细,末端为著,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纤细,双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及大脑中动脉M1段未见显示,周围见少许纤细血管影;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及双侧大脑后动脉较粗大,双侧大脑后动脉分支较发达(图4)。


最终确诊为烟雾病。


图4


经临床医生反馈,在得知患者确诊为烟雾病后,患者的双胞胎妹妹经过检查也确诊为烟雾病,可见烟雾病与家族遗传有关,与文献报道一致。


2

讨论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少见的具有特异性表征的脑血管病, 主要表现为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内膜渐进性增厚,管腔日益缩窄,进而表现为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颅底穿通动脉形成似烟雾状的侧支循环以代偿供血。 迄今为止起病原因仍未探明。烟雾病常隐匿发病,病情发展缓慢渐进,当发现时往往已经发展成为了严重的、可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脑血管病。


3

影像检查方法


1. CT 常规 的头部CT无法准确显示血管情况,但可表现出烟雾病的继发性脑损伤,脑出血、脑缺血及脑萎缩等脑实质病变的诊断,因此MMD的CT平扫表现具有间接提示作用。


2. MRI/MRA 磁共振常规 平扫因其无创、无辐射,可以更好的显示脑内继发改变,如梗死、软化、血肿等,得到广泛应用。脑实质内异常血管流空影,以T1WI观察较好,表现为位于两侧基底节区,呈点状或迂曲条状的流空低信号。而颅底血管异常,则以T2WI观察较佳,表现为颅底大血管流空影纤细或消失,代之以细小迂曲的流空血管,或颅底大血管扩张伴分支增多,多见于鞍上池、外侧裂池、前纵裂池及环池。很多专家发现,软脑膜高信号影(“Ivy sign”)可以再烟雾病患者的 FLAIR 序列上展现出来,文献报道如上征象产生的概率大约为70%。因此MRI常规平扫可以提示烟雾病的可能性。


MRA成像可以显示侧支循环的形成及其与代偿血管间的吻合情况。MRA诊断烟雾病主要依据:

①颈内动脉末端狭窄或闭塞,或者MCA、ACA起始处狭窄甚至闭塞;

②颅底形成异常血管网,有血液供应至异常血管网;


双侧均可见上述改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