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格上财富
中国专业的高端财富管理机构,专注于高净值客户服务和大类资产配置。百万精英人士都在关注,多次入选全国自媒体20强榜单。每日精选7篇文章与您分享,涵盖政经、投资、历史和生活,让您畅享思想与财富的盛宴。公司网址:www.licai.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  【中金固收·信用】1月房地产债券月报:销售同 ... ·  昨天  
格上财富  ·  上海为什么要新建这么多高铁站 ·  2 天前  
拾榴询财  ·  1.6万字的回乡见闻,今年有一些新变化 ·  3 天前  
格上财富  ·  苏州,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的最大赢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格上财富

他是明朝第一奇人,被称为黑衣宰相,助一代雄主成就旷世大业,却只想当和尚,这才是真正的高人!

格上财富  · 公众号  · 理财  · 2017-03-28 21:00

正文


作者:耕农

来源: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


如果说起明朝最牛的和尚,那绝对非朱元璋莫属。 可要问你第二牛的和尚,估计你就答不出来了。 如果要问明朝第一奇人,很多人会回答刘伯温, 因为他“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 可那大都是被民间传说神话出的故事。 本文的主人公, 才能被真正称得上是明朝276年历史中的第一奇人。


与明太祖一样,他同为和尚出身,改变了明朝的历史轨迹。功成名就以后,以“第一功臣”的身份, 却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选择了半臣半隐的生活,在多疑嗜杀的皇帝手下,以八十四岁高龄善终。此外,规划北京城、主编百科全书那也是不在话下。此人就是: 姚广孝。


姚广孝


一、 弃医皈佛 蹉跎半生


公元1335年, 姚广孝出生于今苏州一乡下郎中家里。他祖父、父亲均为医者,生活虽清苦,可广行善事,深受乡亲喜爱。看似姚广孝接过父亲的衣钵已是顺理成章之事。但在他十四岁时,他告诉父亲: “我不想学医,我愿意读书,将来挣得一官半职,好干一番光宗耀祖的大事。”


要知道,在元朝,汉人想入朝为官, 尤其对于无权无势的姚家而言,想求得一官半职无异于登天。可姚广孝的伯父却说: 为学有成则仕于朝,荣显父母,不则就学佛,为方外之乐。 听从伯父的建议, 于是父亲将姚广孝送到了附近的妙智庵剃度出家, 取法名道衍。


虽说做了和尚,可姚广孝的入仕之心并未改变。 平时他除了勤研佛法, 并且自学兵法韬略甚至是儒家思想, 后来还跑去向道士席应真学习阴阳术数。


有一次,姚广孝云游到嵩山寺碰巧遇上了术士袁珙, 袁珙说他是“异僧”,“形如病虎,性必嗜杀”, 和刘秉忠是一类人。 (刘秉忠是帮助忽必烈建立元朝的重要谋臣。)


电视剧《郑和下西洋》中杜雨露饰演的姚广孝


此时天下正是军阀混战、烽火连天的岁月, 年已而立的姚广孝渴望着能在这历史舞台里留下自己的名字, 可直到同为和尚出身的朱元璋一统江山, 姚广孝也没等到属于自己的机会。


明洪武八年,姚广孝被礼部召至京师考试, 可又不幸名落孙山,后又被分配至苏州西山海云院,以“无过客则终日危坐澄想”的状态,一待就是几年。终于,在七年后, 改变姚广孝一生命运的机会来了。



二、主动自荐 随主北上


这一年,大脚马皇后去世, 朱元璋决定选拔有道高僧侍奉诸子, 姚广孝的好友, 时任僧录寺左善司的宗泐借机推荐了他前往京师。


▲ 朱棣


48岁的姚广孝在诵经时见燕王朱棣 相貌堂堂,气宇轩昂,心想, “这个机遇一旦错过,恐怕此生再难求了”, 于是上前主动自荐。朱棣只见这位和尚,年近半百,其貌不扬,体态臃肿,唯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一双三角眼,反倒没把他当回事,不愿收他。



姚广孝见情况于此,把心一横, 凑到朱棣耳边轻声说道: “贫僧若能为殿下所用,定能为您奉上白帽子。” 王字头上加个白,那不就是“皇”吗?这种话说出来,那可是大逆不道的行径。朱棣听后,双目凌厉地瞪着眼前这个和尚,一言不发。 这几秒可能是姚广孝生命中最难熬的一瞬。


而后,朱棣示意和尚借一步说话。 姚广孝长舒一口气,他知道他这次赌对了。 两人找处僻静的地方促膝畅聊,言谈颇为投机, 双方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回去后,朱棣立刻向朱元璋提出,要了这位道衍和尚。


到了北平后的姚广孝虽住持庆寿寺, 却常常 “出入府中,迹甚密,时时屏人语”。 这里的府,就是朱棣的王府。可见此时两人关系已经非常密切了。


朱元璋


三、鼓动起兵 秘密谋划


1398年,朱元璋病逝。 年仅21岁的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 建文帝登基后, 在亲信的鼓动下,开始着手削藩, 姚广孝知道,留给朱棣的时间不多了。 因为建文帝瞄准的下一个目标, 很可能就是藩王中战力最强的燕王。


姚广孝力荐朱棣举兵, 可一向果断刚毅的燕王此时却犹豫了, “叔叔讨伐侄子,似乎不得民心啊,而且现在民意都倾向于朝廷。” 姚广孝却说: “臣只知道天道如此,不管民心。” 他还把自己好友袁珙叫来给朱棣相面,当听到“走路如龙似虎,前额高耸,是位太平天子”的评价后,朱棣终于下定决心,拉拢军队、招兵买马。


而姚广孝则承担起了后勤司令的工作, 在王府的后院训练军队。没有兵器怎么办? “没事,我们自己造。” 打造兵器的动静太大,被人告发怎么办? “没事,我来想办法。” 姚广孝命人建造了一座很大的地下室,并用实心石块做墙体,再附以粘土将墙面弄得坑洼不平,外围树上围墙,围墙外面养上鸭、鹅等家禽,这样地下室里叮叮当当干得热火朝天,可是外面的人一点也听不见。这个隔音设施,比国外早了500多年。


在姚广孝的建议下, 朱棣在世人面前装疯卖傻, 跑到市民家里抢饭吃, 大夏天在屋里穿着棉袄烤火炉, 为的就是麻痹朝廷派来监视他的人。 原本,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可一个意外, 打乱了他们的计划,迫使朱棣提前起兵。



四、运筹帷幄  夺了天下


建文元年六月, 燕王府的一位百户告发朱棣秘密谋划造反。与其坐等朝廷派兵来抓,不如先下手为强,此时的朱棣不反也得反了。起兵的当夜,正值暴风雨临近,忽然一阵邪风刮来,将王府的檐瓦吹落。由于在当时风吹落瓦被视为不祥之兆,朱棣等人脸色不禁一变。姚广孝却说: “这是祥兆!飞龙在天,一定有风雨跟随。青瓦片掉下了,那是要改用皇帝那黄色的瓦了。”


这才稳定军心。 前期战役非常不顺, 虽然朱棣所率军队骁勇善战, 但是由于兵力薄弱, 随着朝廷军队逐渐增兵,战事陷入了胶着的状态。 十月,在朱棣率大军袭击大宁的时候, 朝廷主帅李景隆趁机围攻北平。 姚广孝指挥苦战坚守, 白天甚至连城里的女人和儿童也扔石块抵抗朝廷军攻击。 晚上姚广孝派壮士潜下城墙偷袭敌军, 终于坚持到援军归来,里应外合,获得大胜。



虽说姚广孝一直奉命留守北平,并未随军出征, 但朱棣起兵过程中,“每有不决之时或兵锋不利之当均以书问广孝,广孝条达之。”朱棣围困铁铉防守的济南城长达三月之久仍不克。姚广孝写信劝说 :“部队疲劳了,请班师回北平吧。” 在东昌之战时燕军大败, 朱棣打算稍微休整之时,姚广孝则坚持招募勇士积极备战,终于攻其不备,击败盛庸且破房昭的西水寨。然后,姚广孝建议朱棣绕开大中城市,直扑后防虚弱的南京。原因是朱棣与朱允的帝位之争,与普通百姓、甚至众大臣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关键是对京师南京的争夺。因此,只要拿下南京,就大功告成了。 朱棣听从了他的意见,并接连在淝水、灵璧击败朝廷军,并渡过长江进入京师。



五、位极文官  时人难容


起兵三年,姚广孝从未临战指挥过。 但朱棣认为, “战守机事皆决于道衍”,“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 按说,此时的姚广孝要何封赏都不为过。 可朱棣让姚广孝蓄发还俗,他不答应; 奖给他两位宫女,他看也不看; 赏给他豪宅院,他去也不去; 赐给他高官显职,他严词拒绝, 只接受了一个僧录司左善世的从六品小官。


在朝堂上的永乐皇帝面前有一个奇特的景象, 这位老和尚,上朝着官服,下朝则换僧衣回寺院。 朱棣心里很对不住他的第一谋士, 又授予他资善大夫、太子少师的正二品显职, 令姚广孝位极文官,并从不直呼其姓名,而是尊称为 “少师”。


永乐二年六月,姚广孝终于等来了衣锦还乡的机会。 朱棣下旨姚广孝以钦差身份前往苏湖赈济。 阔别故乡二十余载,父母没有见到他的功成名就, 他们的灵位被姚广孝请进了少时出家的妙智庵。



在故乡长洲, 姚广孝将皇帝奖赏的金银全部分发给自己的宗族乡人。要去见姐姐时,姐姐却关上无门,不愿见他。去见老友,老友只是托人传话, “和尚误矣,和尚误矣。” 心有不甘的姚广孝又去找姐姐, 却被姐姐痛骂一番,他不禁惘然。 难道鼓动并辅佐燕王起兵, 在百姓眼里就是犯上作乱、篡权谋位吗? 三年战争,死伤数十万, 但是换来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就要罪当入地狱,永世莫赎吗? 我姚广孝在天下人眼里就是助纣为虐之人吗?


六、何为奇才  广孝是也


朱棣即位不久,为威慑蒙古人,决定迁都北平。 规划京城的任务落在了姚广孝头上。现在北京城的中轴线,紫禁城的三大殿,北京城的九门格局,箭楼、瓮城的修建,城墙的走向和建筑规范就是姚广孝规划的。规划过程中,姚广孝从他修行的潭柘寺的建筑和布局中汲取了不少灵感,所以现在人们常说: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